第一三二三节 他们不是咱厂的吧(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nbsp;  这一次,几家一起进来。

    他们进来的时候,白昊正在那里写报告。

    “坐,我写的这个呢,大伙也看一看。”

    白昊写一页,就传过去一页。

    白昊写的急,有些字比较潦草,薛琳琳负责解读:“我们厂长的意思,以前也有许多人来印加国投资,但大多都失败了。所以厂长总结了一些想法与意见,大家参考一下。”

    “我们厂长认为,最重要的原因,其实是邻里关系。你在一个地方投资,就要让当地人相信,你们来到这里是为了大家好,互惠互利的,是共同富起来的方式。这里许多地方,还存在以物易物的原始状态。”

    “还有,这里更多的地方,是四不通的,就是,没有水、电、路、电话。九厂在这里的第一个投资项目,是一处水电站。虽然距离建成还需要点时间,可当地居民,极度贫困的人减少了一半,附近的人喝上自来水,有了自行车,还有几家有了摩托车,甚至买了电视机。”

    薛琳琳讲解着白昊写的草稿。

    同时说道:“这一份,我们会整理,然后作为厂长的报告交上去,回头可以供大家讨论相互的发展经验。”

    等!

    不用了。

    来的人也不急着汇报,先抄一份再说。

    白昊在外投资,有成功的方案,无论如何先学着肯定没错。

    虽然他们比起九厂在这里的投资而言,很小,却也是几个省的大厂子第一次走出国门,开始对外投资,他们没有足够的经验,是需要引路人的。

    之前,一直和九厂这边的工作人员交流。

    白昊讲的这一套,他们之前也了解过,也在尝试着去作。

    今天,白昊系统性的写了一份报告,在白昊没有反对的情况下,先抄一份肯定是没错的,回去也可以相互讨论、分享。

    白昊继续在写,薛琳琳继续给解读:“还有一个问题,我们厂长曾经在漂亮国科学会上提及过,环保。所以,我们不能象以前的投资者那样,去毁了这里的美丽,先解决排污问题,再上项目,这是一个非常值得认真对待的问题。”

    “这不是为了圆我们厂长在科学会上的态度,而是一个能够被这里当地人,还有被这片土地所能接纳的原则……

    一个晚上,加次日半个白天的各种汇报、会议。

    九厂的工作效率再一次刷新了李仙璞的认知。

    同时,李仙璞有了一种感觉。之前,她以为自己作为白昊身边的人,算是已经靠近核心。此时,她才明白,她连门在那里都没有摸到呢。

    她了解的,仅仅是与运河国有关的事情。

    也仅此。

    白昊的九厂,李仙璞所知道的,这是一个工厂,最初开始生产四轴机床的厂子。

    但,这个厂,真正的经营范围是什么?

    李仙璞已经完全搞不明白。

    就是猜,她也没一个去猜测的方向。

    在白昊这一晚上,加半天的各种会议中,她看到的却是,没有什么,白昊不管的,只有白昊不想管的,不愿意管的,没有白昊不能管的。

    李仙璞坚定的认为,自己绝对还在门外面,连门在那里都没找到呢。

    更不用说,之前还自以为,自己已经属于接近核心圈的人。>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