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8、爵位改制,宗室外迁(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下就不考虑怎么向列祖列宗交代?

    “爵位改制一事,这些天陛下曾与我在信中聊过。”

    “不仅仅是要降等袭爵,陛下还说……要迁出去。”

    张执象平静的话语落在顾璘耳中,仿佛炸雷一样,他愣了好一会,才确定自己没听错,犹自问道:“迁出去?是……迁到海外?”

    “没错。”

    张执象点点头,说道:“如今宗室人口大约刚刚一万出头,男女老少有都,过去在国内,因为女子也有爵位,最高为大长公主,最低为乡君。”

    “可改制后爵位没有俸禄,这些名头还要降等袭爵,女子就不能单独列了。”

    “以家户为计,大约也就两千户的样子。”

    “不仅仅是现在,从此以后,宗室皆不留在大明,皆要外迁教化番邦,以文化使的名义出使各国定居,并帮助各国提升知识、技术、道德,以全教化之功。”

    “上至亲王,下至奉国中尉,皆可招募工匠、文人随行。”

    “有定额上限,朝廷也会配备下限。”

    “如奉国中尉,配额两名工匠,户主爵位每升一等,工匠数量翻倍。镇国将军有64人,郡王128人,亲王256人,人数上限则是配额的四倍。”

    “随行总人数不能超过配额的十倍。”

    “朝廷已经在整理海外舆图和各国国情,将做详细的区域划分,甚至帮扶到部落级别,他们出去以后也不是就不管了。”

    “每一个文化使都是当地与大明交流的桥梁,他们想要从大明学习东西,就必须通过文化使。”

    “而为了保证文化使的安全。”

    “朝廷会牵头让退役的旧式士卒与文化使们联系,让文化使招募护卫,他们也可以在民间招募江湖人士,上报朝廷后,朝廷会发放相应的武器装备。”

    顾璘听完后,所想到的不是宗室会不会答应。

    而是……

    “听着像西罗人喜欢做的殖民?”

    “不是殖民,有本质区别,文化使是带去知识和技术,他们负责教化,并不以武力统治当地,也不从当地进行直接剥削,若是文化使能够在当地站稳脚跟,有了家业,那就是另算了。两千名文化使,对于整个世界来说,并不多。”

    “那,明面上虽然只允许亲王带两千多人,可他们通过民间途径一样可以招募人手,陛下就不怕有藩王在海外自立?甚至有着入主中原的想法?”

    “时代在发展,已经没有什么地方是不可企及的孤岛了。舰队是基于一整个国家的工业力量和财力所造就的,当大明解决内部问题,大明的舰队将没有任何势力能够抵挡。”

    “那……万一,我是说万一,日后有皇帝绝嗣了呢?”

    绝嗣的问题不能不谈。

    因为当今陛下,就是因为武宗朱厚照绝嗣,才从藩王入主中枢的。

    “宗室当中,取血脉最近的,请回京师登基就是。”

    “另外。”

    “皇家子嗣稀薄,原因如何,你我都懂,未来还政于民,皇帝只留下监督权,代民巡天,退出了权力的舞台,自当子孙满堂。”

    “陛下甚至考虑了皇子过多,王爵过甚的问题。”

    “爵位改制还有一个方面,便是针对皇子封爵的,每任皇帝,只允许封亲王一人,其余者皆为郡王,只能降等袭爵。”

    “而亲王虽然世袭罔替,但其余儿子,只能获封镇国中尉,三代便成白丁。”

    “另外。”

    “王爵定额36人,超过三十六人,每十年进行一次考核,末尾淘汰制,被淘汰的王爵降为郡王,进入降等袭爵。”

    可以说,嘉靖把宗室人口卡得死死的,对于王爵数量的限制,更是抑制了王爵的膨胀可能。

    不但把亲王们迁出海外,还要考核他们的功绩……

    顾璘感慨,这位陛下无愧于“薄凉”之名啊,对自家宗室,是真的狠。新笔趣阁

    “如此严苛,宗室真能答应?”

    顾璘叹了声,哪怕他是一个外人,只是一名臣子,也不由为宗室感到可怜,历朝历代,从未有如此过。

    “为什么不答应?”

    “大明上下,唯有他们,生来就有爵位,还如何不满足?”

    张执象理所当然。

    顾璘说:“可这爵位只有名头……”

    张执象:“那就努力配上这个名头,赢得世人的尊重。”

    顾璘怔了下,张执象这份坚定认知,才让他明白其中的差别,一个是生来就有的功名利禄,躺着就可以活得很好,但没有匹配的内涵,世人也只会说有个好出生而已。

    另一个,虽然几乎没有实质性的利益,甚至还要努力才能被人承认,但好像……

    这样的人生,反而更有意义。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