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0、北冥有鱼,其名为鲲(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r />     “无妨,小友与大帝早有缘分,今日一见,也不算唐突,请随我来。”

    “早有缘分?”

    “小友可还记得,在鄱阳湖念的灵官宝诰?”

    “竟是忘了九天应元雷声普化天尊是长生大帝的化身了,真是惭愧。”

    “无妨,无妨,小友是求道之人,旁枝末节,无甚重要。”

    随寿星乘云,闲聊几句,便风云变幻,到了一处金殿,金殿之上,长生大帝抚须凝望,显然是一直在等他。

    张执象正想着该如何行礼,那些侍女童子,便已经散去了。

    连寿星公也已经不见,大殿之内,唯长生大帝与他而已。

    在张执象开口之前,长生大帝已经起身,问道:“你可知为何北斗注死,南斗注生?”

    他虽然不明白长生大帝为何会屏退左右,但还是答道:“北斗有七星为显,两星位辅为隐,恰如人有七窍在面在显,两窍在下在隐。”

    “云芨七签说:在胞之时,三元养育,九气布化,五星为五脏,北斗七星开其七窍。七星降童子,以卫其身。七星之气结为一星,在人头上,去顶三尺。人为善时,则其星光大而明;为恶时,其星冥暗而小。善积则福至,恶积则灾生,星光坠灭,其身死矣。”

    “七窍通五脏。”

    “心开窍于唇,脾开窍于口,肺开窍于鼻,肝开窍于目,肾开窍于耳。”

    “七窍能见五脏盛衰,变则有告死之相。”

    “且,魂好生而魄望死。”

    “眼耳鼻舌身意,六感起于身,发于窍,而魄贪之。”

    “七窍主魄,故而北斗注死。”

    “但,死之前提,为生,七星开七窍,本就是北斗予生,故而不知南斗为何注生。”

    长生大帝说:“北斗的死,是生死,南斗的生……是长生。”

    “是一个人的长生,也是众生的长生。”

    “众生之长生,便是文明之长生。”

    “张执象,你可知晓,我请你来是何意?”

    张执象自然明白,他的长生三问,便是求道之基,如今看破轮回,得见中土,才终于对宇宙对文明有了切实的认知。

    长生大帝要与他说的,应该是宇宙之事。

    “没错,我要与你说的,便是宇宙之事,闻道有先后,达者为师。宇宙诞生的岁月远超地球诞生的岁月。”

    “但在过去漫长的岁月里,没有诞生觉悟文明。”

    “无数生灭轮回,无数长生走到尽头,无数不甘的执念,无数想要超脱苦海的期愿,一切一切的汇聚,终于灵光萌动。”

    “中土,开始孕育了。”

    “文明有三种,第一类,轮回文明,其无法超脱历史周期律,在不断的周期循环当中直至破灭,然后重新发展,最终到轮回的机会都失去,彻底烟消云散。”

    “第二类,长生文明。他们改出了历史周期律,文明获得了长生和发展,他们开始走出母星,探索宇宙,寻找其他文明进行交流,以便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但此类文明并不是彻底解决了人道的业力,他们只是解决了某一段时期的业力而已。”

    “随着人道的发展,业力必然累积,直到爆发,每一次,都像是渡劫,如同修行那般的三灾九劫,渡过去,再活几百载,渡不过去,便身死魂灭。”

    “第三类,觉悟文明。”

    “整个宇宙,自诞生之初的目的便是它了。”

    “彻底超脱轮回的文明,不死不灭,开始主宰天地,提携阴阳,那个时候,宇宙的灵才算真正诞生,天道对于宇宙而言,就像是先天元炁对我们人。”

    “觉悟文明对宇宙而言,就像是心神对于我们人。”

    “先天元炁,那些碎片虽然是我本我、真我,但,若是没有自我的神,又如何谈生?”

    “因而。”

    “南斗注生,注的虽然是长生,但长生,是宇宙诞生的基础。”

    “为了觉悟,为了诞生。”

    “全宇宙的愿力汇聚于此,最好的碎片来到中土共修这场文明之旅,圣人们转世投生,于人道中感悟,天人合一,教化众生,探索文明,最终以身合道。”

    “一切种种,汇聚一切之因。”

    “只为觉悟。”

    长生大帝说了这些,张执象才真正知晓自己被诏来的原因,中土的诞生只为觉悟,而过去漫长的岁月里,直到中土诞生人,而华夏所记载的,过去两百多万年的岁月,并没有发展出觉悟的文明。

    更古老的时候,不曾知晓。

    但他们这个元会,出现了伏羲、黄帝、大禹、道祖、释迦牟尼、孔子……无数往圣先贤,依然没能解决觉悟的问题。

    过往是否长生,他不知道,至少现在文明连长生都没有。

    他站在这个节点,又看到了本质,是应劫之人,所以长生大帝才唤他过来,告诉他这些。

    “您也是合道之人?”

    大帝摇了摇头,却又点头,说道:“是也不是。”

    “你是道教徒,明白最早并无三清四御,而是五方五老,共尊五帝,为元始天王之化身,来源自也是三皇五帝。”

    “的确是圣人合道的结果。”

    “但合道之后,并非某一人,而是人道的显化,尘世推演,有了三清四御,五老便不主司,自然也不是当初的五帝了。”

    “圣人以神道设教,教化世人。”

    “一切尊神佛,本就是人道的显化而已,鬼神出于人心,便是如此道理。”

    “这也是为何,你未出窍,便能来星之内海的原因,也是你未出窍,便能见我的原因,如果你修至神游,便会明白神道的具体演化,知晓三清四御是应在哪里。”

    “神游境有六界三十六重天,分别为:欲界六天、色界十八天、无色界四天、四梵天、三清天、大罗天。”

    “三清四御是道,大罗更是道之本身。”

    “今日一会,我希望多年以后,这十万大山当中,能再次重逢。”

    该说的,其实已经说完。

    与其说是南极长生大帝告诉了他这些,不如说是人道告诉了他这些,于是张执象并不贪慕神仙之事,而是直接问道:“我该如何回去?”

    南极长生大帝说:“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

    。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