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2、文明觉悟,宇宙方生(二合一)(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nbsp;谷魻  沙漠给你,你去屯田?

    而且从大明开国以来,就没有占领过河套,又哪来收复一说。

    只是开国之初,北击蒙古,防线开拓到了丰州滩一带罢了。

    洪武永乐年间,草原本就是大明的领地,后来裁撤边防也是情理之中的,太祖为了让蒙汉融合,当时蒙古的富贵子弟,可全都是接到京师来读书、婚配的。

    秦王朱樉娶王保保的妹妹,就是牵头,而且招了不少蒙古的驸马。(王保保的妹妹,观音奴,赵敏的原型。)

    在京的蒙古官员一度超过两万人。

    民族融合才是大趋势,草原那么大,总会有人去生活、放牧的,你不可能把人都杀光,要么你让蒙古人放牧,要么你自己派汉人去。

    朱元璋已经把宁王朱权派到大宁去放牧了,可草原又岂止大宁一块?

    长城从来就不是大明的国界,是蒙汉分界线!

    无非是将蒙古分化、融合而已。

    兀良哈在最北边,蒙古各部敢动,兀良哈就抄后路,东边水草最丰美的地方给科尔沁,离宣大最近,丰州滩这一块,则给瓦剌,西边那荒漠之地,才给黄金家族的蒙古正统。

    如此,一直到英宗时期,大明都是实际控制蒙古的。

    土木堡兵变,也先为了送英宗回京,不光调动了蒙古各部,甚至连建州女真都来一起帮忙了,可见大明天子在蒙古的地位。

    可朱祁钰和于谦他们做了什么?

    他们扶持瓦剌的太师脱脱不花,脱脱不花可是孛儿只斤氏!他是黄金家族的后人!是具备统一蒙古的法统的!

    也先当即干掉了脱脱不花,还给朱祁钰送了两匹马,示威。

    然而,朱祁钰根本就没有放弃,他们继续下黑手,终于,也先被自己人害死,这下好了,黄金家族重新起势,蒙古再度统一,蒙汉融合被中断。

    土木堡之前密切无比的勘合贸易也结束了。

    因为土木堡,蒙古成了“敌国”,贸易被禁止,走私也开始了……

    勘合贸易属于大宗商品互换,而走私只为赚钱,区别巨大。

    贸易规模起不来,没有物资,蒙古人能怎么办?

    除了丰州滩那地方可以种田,其他游牧的地方,根本无法供给生存,牧民吃肉这是一个错误的认知,牧民绝大多数时候都是没有肉吃的,他们的主食是奶酪,因而才需要茶叶消食,草原上的生活是十分苦寒的,一到冬天,他们必然要南下寇边。

    要么通过战争来掠夺物资,要么……减少他自己的人口。

    这个情况要等万历给俺答汗封王后,贸易开放,才会缓解,蒙古也正式纳入大明的势力范围了。

    可在这之前。

    土木堡影响的不光是蒙古百姓,也先一死,瓦剌衰落,蒙古再度统一,由黄金家族的后裔继续统治,北方就有了威胁了。

    正德年间的蒙古小王子就跃跃欲试。

    若非正德狠挫蒙古,边事还得糜烂,像辽东那样的修地球,得提前发生。

    也正是正德十二年的应州一战,如今俺达汗就很安分,虽然统一了蒙古,却对明朝没有不敬,只是要求贸易而已。

    然而。

    开放贸易了,还怎么走私?走私集团可不会答应。

    从大同西出,四百余里便可抵达丰州滩,这是前往丰州滩最近的路线了,蒙古人喜欢把这里叫做土默川,后世在土默川还建立了一个城市——hhht。

    张执象却没走直线,他先是过河向西,在沙漠里走了一大段,确定荒无人烟后,才过河北渡。

    可到了后世的河套地区,也大多的是荒漠。

    黄河水量少得可怜,整个黄河北岸要到满清时期,才会因为改道出现一片滩涂可以耕种,如今北面仅仅丰州滩是绿洲。

    沿着黄河东行,一路看着河水。

    张执象由衷的感受到了,那场天灾来临的前兆。

    感受着大明年间,南北的不公。

    张执象蹲在河边,从浅浅的河流上捧起一捧水,里面近半都是泥沙……植树只能防沙,想要绿化,还是要看气候。

    唯有恢复到汉唐时期的温暖气候,关中和河套这里,才会成为肥沃的平原。

    河南简称为豫。

    可不光是天予象的意思,曾经的河南,可是有成群的大象生活的……

    气候变暖,400毫米等降水线北移,复苏的不光是河套地区,还有西域,整个西北能够多出31亿亩的耕地,那才是华夏文明气候上的盛世。

    “天道,人道……”

    张执象缓缓松开手,任由泥沙从指间滑落,大明的灭亡,仿佛是老天爷都在帮忙一样,而后是的崛起,也仿佛是天道在助力。

    他穿越的时候,400毫米等降水线已经开始北移了,再有二三十年,气候就能恢复到汉唐时期。

    而几大对手已经开始自我崩溃……

    后世有个“入关学”,其实不是华夏入关不入关的问题,而是山海关正朝着华夏飞速赶来,就如同当初满清稀里糊涂的入关一样,到时候不管华夏的意愿如何,有没有做好准备,回头一看,就会茫然的发现,自己入关了。

    “世道兴亡,只能被动接受?”

    “那样,如何能逃脱周期?”

    “无法经受冰河时期的考验而灭亡,又如何能把握汉唐气候盛世兴起的机遇?不过是再一次等待天时轮转罢了。”

    “天道非要让我接受,而是让我们去通过考验……”

    张执象忽然有些感悟,明白修行为何要讲天人合一,又要讲逆天而行了。

    天道周而复始,单纯的循环是没有意义的,而天地既然诞生了人,那便有其目的和期许,人要超脱循环,去提携天地,掌握阴阳。

    让宇宙像太极一样保持动态的平衡,而非在大的循环演化当中,阴阳转换,周而复始。

    大衍之数五十,遁一而活四十九。

    一乃太极,是道。

    人为一中之一,只有掌握了道,觉悟了文明,超脱了循环,能够迈步向前,通往星空,掌握整个宇宙,文明长生不灭,宇宙也长生不灭,才是终极奥义。

    原来如此。

    文明觉悟,宇宙方生。文明,乃宇宙之灵。

    。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