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章 回国之无问西东(12)(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坏处想,就是他打着为乐景好的名义想要掌控安排他的人生。

    作为学生,乐景很敬佩吴松孺,也愿意听从他的教导,生活中也是小意侍奉,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他愿意被安排,他的人生只能由自己做主。

    所以他用了这种方式隐晦的表达了自己的不满。用大黄二黄做筏子,既促狭又不伤了和气,还让吴松孺明白了他心里头的不痛快,以后他再想替他做决定,就要好好掂量一下了。

    ......

    “阿嚏!”吴松孺揉了揉鼻子,苦着脸和宋奇倒苦水,“一定是那小子在心里骂我!哎呀,老宋,我在家里真是没法待了,那个小子都快骑到我头上来了!”

    宋奇稀罕的看着他这愁眉苦脸的表情,亲手给他倒了一杯茶,又亲手端给他,义愤填膺道:“不孝徒!把他逐出师门!”

    吴松孺喝茶的动作一顿,白了这煽风点火不安好心的老家伙一眼,“得了,你那点小心思谁不知道啊,我把他逐出师门,让你捡漏啊?你怎么净想美事?!”

    宋奇没好气的用手指点点他,“瞧瞧你这德行!刚刚骂人的是你,攥住不松手的还是你!”

    吴松孺冷哼一声,“我乐意!”

    “行行行,你乐意。”宋奇摸了摸下巴,感慨道:“这小子心眼儿真多,真不像是搞学术的。”他那是在报复你吗?他那是在隐晦的警告你呢。

    吴松孺不乐意了,“不像搞学术的像搞什么的??”

    宋奇嘿嘿一笑,“像搞政治的,皮厚手黑心脏。”

    “放屁!你少造谣啊!人怎么着你了你这么说人家。”

    />  宋奇看他那模样就知道他只怕现在还没明白黎望旌的用意。

    这老头儿这狗脾气,真是让人发愁。得亏遇到了的人是黎望旌,要是换了其他人,就比如吴炳那小子,肯定要和他吵起来。

    他拍了拍吴松孺的肩膀,提点道:“这回就算了,下回可不许先斩后奏了,要不然小黎还要捉弄你。”

    “哼。”

    宋奇知道这就相当于他同意了。

    他又说:“以后遇事,和小黎商量着来,别自己拿主意。”你那狗脾气,就应该有个像黎望旌那样的学生帮你周转打点,要不然迟早栽进去吃个大亏。

    吴松孺嗤之以鼻:“屁!老夫是他老师,哪有学生给老师拿主意的?!”

    宋奇无奈的抿了口茶。

    罢了,他私底下交代黎望旌也是一样。

    ......

    晚饭的时候,吴松孺别别扭扭的出现在了饭桌上,乐景亲自给他夹了个鸡腿,师徒二人冰释前嫌。

    吴松孺若无其事道:“......明天,穿上你师娘之前给你的中山装,我带你去社科院认人。”

    “好的,明天什么时候?”

    “不用急,就跟你平时起床时间差不多,先过来吃个早饭,咱俩八点左右出发就行。”想了想,吴松孺又交代道:“虽然明天见面的都是长辈,但是你也不必太听话......有人找茬了也不用忍气吞声,出了事我给你担着!”

    乐景了然,“院里有人和您不对付?”

    于是吴松孺就给他滔滔不绝的抱怨他那几个敌人起来。

    乐景这才明白,这个吴老师所在的研究所是大师云集不假,但是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大师中间也是分帮派的。

    和吴松孺不对付的那一派大师,他们拥护的是汉字拼音化,即用拉丁文拼读汉字。就像邻国日本一样,用平假名片假名作为音标来拼读汉字。从此汉字就像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文字一样只表音不表意,孩子也不需要学习复杂的汉字了,只需要学习拼音,就能轻松读书写字了,扫盲难度直线下降。

    站在后世的角度上,自然觉得这个主张荒谬可笑。但是身处于现在的时代,乐景却能理解这些大师们的想法。

    在后世,汉字作为全世界唯一的表意象形文字,是每一个中国人的骄傲。但是放在刚结束了百年国耻的现下,汉字的独一无二性让它和全世界格格不入,让人情不自禁开始怀疑,是不是就是因为表音文字比汉字更优越,更有利于传播知识,所以华夏才会在近代落后挨打呢?

    吴松孺好好抱怨了一气,末了气呼呼的说:“楚雄天天给我们炫耀儿子进了外交部,外交部咋了,不就是一个小翻译吗?就他儿子那鼻孔朝天的样儿,仗着自己剑桥毕业,谁都不放在眼里,迟早要被外交部赶出去。”

    这个形容......好像有点耳熟。

    “......他儿子,不会叫楚安伦吧?”

    吴松孺惊讶的看了他一眼,“你认识?”

    乐景呵呵一笑。

    还真巧了不是。楚大师和他师父有仇,楚大师的儿子正好也和他有一桩官司。

    文人圈,到底还是太小了。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