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学习(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虽然对劳务派遣队伍中安插的眼线心知肚明、乃至于早有防备,  但穿越团队并没有发现教科书的失窃。原因也很简单,毕竟只是外包给印刷厂五块钱一本的简易资料,多一本少一本压根没人在乎。相较于那成本低廉的区区几十页彩绘本,  最令专家组操心的倒是书本的编排与内容的适用性。

    在一开始考虑基础知识读本的时候,以沐晨等人的常识,那自然而然便联想到了七十几年前堪称改天换地的扫盲运动,  那种扭转乾坤荡涤阴阳一扫数千年积弊的伟大决心,真是身不能至、心向往之,  因而斟酌再三,打算参照建国初期的扫盲课本稍作改编,效法前人故智。但方案报了上去,却在历史顾问的会议上遇到了难题。专家们反复考虑,  最终建议他们改变方案,避免这种直接而强制性的大规模扫盲。

    改变的原因也很简单——七十几年前能雷厉风行迅速普及扫盲,那背后是数十万数百万被动员的干部教师与群众,  是由上而下令行禁止与紧密配合的刚强组织,  是平山填海不计代价的人力物力,  这样久久为功不惜工本,  才能完成拔泰山而超北海的伟大成就。如此举世罕见的动员力组织力与理想信念,  恐怕整个华夏数千年来也只有过这么一次。而以穿越团队现在的影响力、组织力、动员能力,真要想效仿这种堪称大奇迹的壮举,  那结果恐怕都不只是不自量力,  而更有画虎不成反类犬的忧虑……

    “以我们的那点公信力,是说服不了群众老老实实接受扫盲运动的。”王治向沐晨解释:“当然,  因为长久的文化习惯,老百姓对知识这种东西是肯定抱有向往的。但学习是有成本的,别人凭什么放弃休息劳作挣一点外快的空闲,  老老实实来听你讲那些枯燥乏味,天书一样的东西?越是穷人越看重实际利益,什么‘读书明理’、‘打破知识垄断’那一套,是不可能长久吸引住底层人民的。”

    于是商议再三,穿越团队不得不改变思路,尽量让扫盲内容变得轻松简单(不过话说回来,七十几年前定的扫盲标准也的确是夸张到离谱,真案这个标准制定方案,恐怕整个团队都得长安肝到天荒地老),还得迅速见效看到好处,以实利吸引学习者的兴趣。

    在这么个指导思路下,团队最终修改了方向,打算以基础数学为扫盲的突破口。长安城贸易较为发达,农工百业大都需要赶集交易获取物资,但普通百姓所知甚少,常常在讨价还价中被奸商坑害,长久以来深以为苦,学点算术大有好处。其次,则是考虑到数学本身的特点——虽然这玩意儿学深了之后变化无穷,能叫万千考生魄散魂飞闻风丧胆,但入门却是出奇的简单;基础的加减法凭着常识便可熟习,九九乘法表更是古已有之,死记硬背也能掌握四则运算。

    当然,鉴于扫盲对象极为复杂,基础可能迥乎不同,沐晨等人便参照着《九章算术》、《测圆海镜》之类的传统数学书籍,在进阶的读本塞入了一些指数、对数乃至于方程概念的介绍,算是给后续培训打个底子。因为只是让读者稍作了解,所以进阶的本子编得相当的简单短小,区区不过二三十页的内容。但也正因为只有这区区二三十页实在不算显眼,伺机观望的眼线才敢壮起胆子,终于偷偷藏一本送回去当了证物。

    ……由此可见,把数学课本编得太难,是可能会有意料不到的坏处的。

    ·

    迄今为止,穿越团队中并没有人注意到一册小小的课本。为了激发人民对扫盲的兴趣,他们特意调拨了从京城权贵仓库中抄检来的物资,允诺给前来服劳役的将卒下人们提供每日的免费餐食;如若在“基础常识”的课程上表现得好,还能额外得到一个麦芽糖水煮的鸡蛋改善伙食,补充补充蛋白质。

    就是在物资高度发达得二十一世纪,免费鸡蛋也是收割大爷大妈关注力得不二良方,何况乎是穷得荡气回肠得中古时代。如此重拳出击不惜成本,果然前几天的课程便是大获成功,虽然来服劳役的大半都是一字不识的底层民众,但在朗读记诵时仍然一丝不苟极为严谨,丝毫没有穿越团队忧虑的纪律与秩序问题。哪怕分配来负责扫盲的都是临时上阵的二把刀,居然也能应付自如适应良好。甚至战士们逐日检查,还发现扫盲至今不过区区三四日的时间,居然已经有人能大致背诵九九乘法表了!

    如此进展神速,自然令沐晨向亮等大为兴奋,摩拳擦掌预备着扩大规模。而京中重臣眼线遍地,自然也是迅速得到了消息。当然,重臣们并不在乎什么“算术”、“九九乘法表”——毕竟只是术数小道非圣人之学,说来无足挂齿——却额外留意劳役队中每日发下来的那三百来个麦芽糖水煮的鸡子。以诸位老爷的见识,当然知道这八成是在收买士卒拉拢人心,但居然用上鸡子糖水这样的珍物,齐王府未免太过奢侈无度,暴殄天物了!

    各个正人君子心中极是不以为然,但明面上却没有吭声,依旧是做壁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