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章 周朝的北伐(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细细想来,其实倒也不算奇怪。

    毕竟李延庆虽是李延庆,却并非真正且完全的李延庆,他有一颗来自未来的心脏。

    况且豪门里的亲情本就淡薄,相处的时间也非常少,通常都是靠着相同的利益维系在同一屋檐下。

    随后,父子二人就“未来”又进行了长时间的商榷。

    未来总是不可捉摸,谁也无法确定未来的走向。

    但,人们总是幻想着能够掌控未来,主宰命运。

    ......

    当新年结束,周朝的战争机器终于露出了它凶狠的獠牙。

    在冰雪逐渐消融的一月末,开封城内的十余万禁军悉数出动,沿着修葺平整的官道,朝北进发。

    李重进依然没有去开封,他早已被郭荣排挤出了禁军权力层,此次北伐他不会统领熟悉的禁军兵马,而是带领山东地区八个节镇的州军直接从郓州启程,向北渡过黄河,直抵周朝的北方重镇沧州。

    在沧州,李重进拜见了当朝天子郭荣,然后他就被郭荣打发出了沧州。

    实地考察过沧州的水路运输状况后,郭荣临时修改了进军规划。

    原本由李重进负责的东路将成为周朝大军的主攻路线,李重进则要率领两万多杂牌部队横跨整个河北,从土门关入山西。

    土门关乃是太行山脉上最重要的隘口,它还有个“井陉口”的古称,当年韩信破赵国的背水一战就发生在此地。

    此时的土门关掌握在周朝手中,李重进要做的就是通过狭长的井陉口,直取太原的门户——广阳县(今山西阳泉市)。

    拿下了广阳县,周军就能彻底封死北汉东出河北的通道,周军主力也就能没有后顾之忧地专心对付契丹。

    李重进部开拔不久,周朝的主力部队便在沧州完成了集结。

    紧接着,十余万主力部队就登船了。

    河北是唐朝最为富庶、农业最为发达的地区。

    而发达的农业必然建立在富足的水路网络之上。

    不知为何,契丹人占据幽云后并未破坏该地区的水网,这让郭荣看到了战机。

    周军从沧州登船,延绵十数里的庞大船队顺永济渠北上,只消一日就抵达了益津关下。

    益津关既是重要关隘,又是幽云十六州中的霸州州治,同时还是契丹南京幽州的门户所在。

    按理来说,此地应该有契丹精锐部队驻守,周军前锋部队的主帅赵匡胤也做好了打一场硬仗的准备。

    然后,仗还没开始打,益津关守将终廷晖就开门投降了。

    这还不是令赵匡胤最为意外的,最令他的意外的是,整个益津关中竟找不到半个契丹兵。

    驻守益津关的只有两千名本地汉人部队,契丹人竟早早跑路,将如此重要的关隘交给了汉人武将以及汉人士兵防守。

    契丹占领幽云十六州才不过十几年,根本就没培养出几个忠于契丹的汉人,终廷晖也不是傻子,他一看见周军的旗帜就降了。

    为你提供最快的奋斗在五代末更新,第六十八章 周朝的北伐免费阅读。

    网页版章节内容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阅读最新内容

    网站即将关闭,下载爱阅app免费看最新内容

    请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 阅读最新章节。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