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 定计(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br />
    这却是魏仁浦错怪王朴了。

    王朴是真的一直力主伐蜀,契丹的弱点他不是不知道到,但这弱点并不致命。

    靠着郭威郭荣父子二人悉心培养的禁军,周朝固然可以在战争的初期取得优势,但然后呢?

    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郭荣北伐的目标是要收复幽云十六州,将契丹阻隔于河北平原之外。

    幽云十六州的大体形状是一条横亘河北山西北部的长条地带。

    在这个长条地带中,幽(今帝都)、涿(保定下辖县)、莫(河北任丘市)、瀛(今河间市)四州是一个向南的突出部位,这个部位大多位于平原地带。

    而余下的十二州都处于河北、山西北部的山地高原上(今天津蓟州区到山西朔州市一线)。

    这十二州也正是古长城所在地。

    曾经的中原王朝靠着长城,以及山地高原的各处天然险要,方能将北方异族阻隔在富庶的河北平原外。

    如今局势反转,这十二州的天然险要反而成了契丹防备中原的利器。

    契丹铁骑更是可以毫无阻隔地越过天险,肆意蹂躏一马平川的河北平原。

    毫无疑问,当周军大举北上之际,趁契丹骑兵尚未聚齐,南部突出地带的幽、涿、莫、瀛四州定能一战而下,但后续的十二州则极难攻破。

    契丹的南京留守萧思温只要稍微有点脑子,都会放弃幽、涿等四州退守古长城一线,靠山地和关隘坚守待援。

    等分散在草原各部的骑兵集结完毕,契丹便能转守为攻。

    在广袤的河北平原上,无论是攻城还是野战,步兵占大半的周军如何能是契丹铁骑的对手?

    王朴知晓了契丹的软肋,也窥见了契丹的依仗,因此才反对郭荣北伐,并力主先攻后蜀。

    而郭荣只看见了己方的优势,却由于骨子里的狂热与自信而忽视了契丹的依仗。

    只可惜王朴突然遇刺,郭荣失去了最后的桎梏,终于义无反顾地选择了北伐。

    至于魏仁浦么,他当然也清楚契丹的优势与劣势,而站在他的角度来看,郭荣若是能亲征契丹那便再好不过了。

    赵匡胤疑惑道:“鼓动郭荣亲征契丹?就他那副身体,怎能亲征?”

    魏仁浦不厌其烦地解释道:“就是因为他不能亲征,所以你才要博取他的信任,鼓动他亲征。”

    话说到这份上,赵匡胤要是再不明白那就过分了。

    “我明白了!”赵匡胤激动地一拍桌道:“正所谓趁他病要他命,就凭郭荣那副病恹恹的身子,亲征契丹路途遥远,他必然扛不住,半道上估计就病重了!”

    魏仁浦嘴角含笑,轻轻颔首:“对了,正是如此,郭荣早点死,对你我都好,现在没了王朴,他就是匹脱缰的野马,只需你我稍加鞭策,他必会选择亲征。”

    为你提供最快的奋斗在五代末更新,第六十一章 定计免费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