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6章 萧瑟(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中进士的那年,已是后汉隐帝刘承祐登基的第三年。

    刘承祐在位的这三年间时时刻刻都受到一干顾命大臣的压制。

    杨邠随后汉高祖刘知远起兵,他成为顾命大臣后嚣张跋扈、总揽朝政,并掌管一切人事任免。

    刘承祐想提拔自己的亲舅舅都要亲自登门拜访杨邠,请求杨邠能看在皇帝的面子上赏个脸。

    可杨邠非但不赏脸,甚至还在刘承祐提议要亲政时当着一干朝臣的面放言:有臣在,陛下何必多管闲事?

    在刘承祐登基的第三年,皇帝与一干顾命大臣的关系已是势同水火,朝中局势空前紧张。

    但凡不是瞎子,都能预感到一场席卷整个朝堂的风暴即将降临。

    只可惜一入局中身不由己,大部分朝臣是跑不动的。

    王朴当时刚入官场,还未投靠任何人,一见局势不妙立刻脚底抹油,倒也没人能追究他的责任。

    而那些跑不动的,就只能成为风暴之下的殉葬品了。

    种种过往,安清念不是不明白。

    但再理性的女子也总会有感性的一面。

    若是按照范质的推断,郭荣竟会为了所谓禁军的稳定,而放弃对刺杀案的侦破,这对王朴而言未免也太过无情了。

    安清念从感性上无法接受。

    李延庆与妻子亦有同样感受,但他的理性压过感性,徐徐回道:“这的确无情,但帝王又怎能有情?至于你的疑问,倒也不难解释,我认为这桩刺杀案的幕后主使者八成就是赵匡胤,郭荣不可能不怀疑到他的头上,可殿前司中的武将大半都由赵匡胤亲手提拔,光拿下一个赵匡胤只不过是扬汤止沸,如今禁军出征在即,拿下赵匡胤就意味着整个殿前司的震荡,郭荣先前的布置也就全成了水中幻月,很显然,比起破案,郭荣更希望发动一场成功的战争。”

    “最是无情帝王家么......”安清念嘴里念叨着这句白居易的名句,语气似乎也染上了深秋的萧瑟。

    但很快,安清念就调整了情绪,从这种萧瑟的气氛中走出。

    她转头望着丈夫,轻启朱唇:“既然三郎以为赵匡胤就是幕后主使,那这局势接下来会如何发展?”

    李延庆右手轻轻摩挲着颌下短须,略作思忖后回道:“接下来么,自然就是我朝大军出征,得胜归来后郭荣趁势清洗禁军,一如淮南战争结束时那般,这桩案子到那时也会水落石出,不过这案子就算破了估计也是不了了之,赵匡胤早已销毁了绝大部分证据,郭荣终究只能将他驱逐出京,不过只要赵匡胤被驱逐出京,那我李家便能抢得先机。”

    安清念眼中露出沉思的神色,又问道:“幕后之人既然连王朴都敢刺杀,焉知他是否会继续行刺郭荣?若是郭荣也死于非命,则局势又会如何演变?”

    “若是郭荣在出征之前就死于非命,那到时候谁在京中谁就最有可能成为最终赢家,不过有王朴覆辙在前,想必郭荣会提高警惕,这幕后主使应该不会再有出手的机会......”李延庆抬头望向东面的天空,那里是皇宫的方向。

    他接着说道:“宫中亲卫都由袁彦一手操练,不至于倒戈向赵匡胤,刺杀之类的应当无需忧心,只是郭荣的身体近来持续恶化,也不知他是否能撑到大军得胜之时......”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