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王朴之死(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可怖伤口,亲卫们如梦初醒,发了疯地冲进金水河中。

    可那位在水中出手的刺客早已不见踪影,只留下满河的断壁残垣嘲弄着亲卫们的无能。

    受了重伤陷入昏迷的王朴被火速送回王府,宫中的御医们全体出动,带着各色名贵药材驰援王府。

    但无论御医们如何努力,也没法从阎王爷手里抢夺死人。

    王朴在被运送回府的路上就驾鹤西去了。

    这位不遇明主甘愿在家务农的状元郎,这位嫉恶如仇,自绝于满朝文武的孤臣,就这么不明不白地告别了人世。

    王朴再也不用苦恼如何保住周朝的江山了。

    得知噩耗后,在宫中静养的郭荣抱着病躯亲赴王府。

    在王府,郭荣见到了王朴冰冷的遗体,以及哭成泪人的王妻与四个孩子。

    望着王朴腹部深邃的伤口,郭荣面容苍白,眼角噙着泪珠,一字一顿地说道:“你们放心,朕会为文伯住持公道,无论是谁,朕都会将他揪出来,灭他满门!”

    ......

    王仁赡飞奔着地冲进房门:“太尉,王朴的确死了。”

    “好!”

    在椅上如坐针毡的赵匡胤如释重负,他霍然起身,振奋地朝空中连打三拳。

    这些日子赵匡胤压抑太久,如今终于能够一扫胸中阴霾。

    本来,按照魏仁浦提出的计策,除掉王朴时最好能伪造成常见意外,并且还要办得悄无声息,如此方能确保赵匡胤的绝对安全。

    但计划归计划,实际施行起来又是另一种情况了。

    完美的谋杀只存在于小说与幻想中。

    正如雁过留痕,在现实中,只要存在就必然会留下痕迹。

    赵匡胤无法收买王朴的亲随,也实在找不到悄无声息除掉王朴的方法,干脆用了自古以来最直截了当的方法——刺杀。

    当然,为了尽可能保证自己的安全,也为了确保刺杀成功,赵匡胤与亲信王仁赡做了诸多谋划。

    王朴身周有皇室亲卫保护,那就想办法让他处于缺少保护的状态。

    于是就有了旧西华街大桥的莫名损毁,以及一条崭新的新西华街大桥。

    当王朴落水后,他身边的防护力量一定会出现空档。

    结果也正如王仁赡所预料的那般,亲卫们能护住王朴四周,却护不住王朴的脚下。

    埋伏于水中的刺客从水底接近王朴,给了王朴致命一击。

    为了事后不被朝廷找到破绽,王仁赡在下达暗杀指令后火速派人去清理工匠。

    在王朴去世后不久,那些被王仁赡收买的工匠也都消失在了人世。

    至此,这桩刺杀案已无任何证据能够牵扯到赵匡胤。

    赵匡胤只需静静地等待魏仁浦入主枢密院,就能完成绝地翻盘。

    不同于欣喜若狂、不能自已的主公,王仁赡倒维持了该有的冷静,他建议道:“下官以为,太尉此时应当立刻入宫劝慰陛下。”

    赵匡胤正在兴头上,听到王仁赡的建议,脸上笑容愈发灿烂:“妙,妙啊!哈哈哈,快快备马,我这就入宫!”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