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一次谋杀(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这不知为何而来的针对令赵匡胤摸不着头脑。

    不过赵匡胤此时也算是虱多不怕痒,这么点针对也只能算是小意思了。

    还有一桩事也令赵匡胤恼火,那就是殿前司一部分中层武将的态度。

    自赵匡胤上位以来,他的亲信就占据了殿前司大大小小的官职。

    整个殿前司里,除了郭荣指派的几名武将外,几乎都是赵匡胤的亲信。

    此前赵匡胤上书反对刑统,自是博得了殿前司武将们的支持。

    可随着朝中局势扑朔迷离,一些并非铁杆的亲信对赵匡胤逐渐起了二心。

    这也是人之常情,没有多少人愿意真正吊死在一棵树上。

    近来军中传闻赵匡胤即将被外放,都指挥使的位置会由殿前司都虞候慕容延钊接替。

    慕容延钊是禁军中的中立派,也是郭荣亲自指派的殿前司三把手,对赵匡胤起一个制衡与监视的作用。

    传闻散播开来后,就有不少殿前司中层武将开始主动接触慕容延钊,似乎赵匡胤的外放已成定局。

    对于这些吃里扒外的白眼狼,赵匡胤虽然恨得牙痒痒却也毫无办法。

    其实这些所谓的亲信就是禁军中的墙头草,他们在赵匡胤发迹后主动来投,表现得一个比一个忠诚。

    而当赵匡胤即将没落时,这些人也跑得一个赛一个快。

    虽然烦心事一桩接一桩,但总归还是有一些好消息。

    比如暗杀王朴这事就进展得很顺利。

    李谷接受了赵匡胤的提议,成为了赵匡胤的同谋。

    王朴喜爱音律、精通天文,这在开封官场是公开的秘密。

    李谷博学精通,对音律和天文自然也颇有心得,他巧妙地抓住了王朴的痛处,邀请王朴上门探讨最新流行的音律,以及最近的天文变化。

    身为前宰执以及现任皇帝顾问,李谷在朝中依然拥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力。

    他主动邀请王朴上门,王朴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接受了李谷的邀约。

    往来一次后,王朴对李谷的博学赞不绝口,因“嘴臭”自绝于朝臣的王朴也终于享受了一次有知音的快感。

    很快,李谷再次邀王朴上门,王朴又同意了。

    赵匡胤收到消息,决定趁着这一次机会动手。

    新的西华街大桥,就是赵匡胤为王朴准备的杀气。

    旧大桥的损坏自然是赵匡胤指使人动的手,为的就是在修建新桥时做手脚。

    全权负责此事的,乃是赵匡胤的亲信,斥候军的实际掌控者王仁赡。

    王仁赡没有选择买通开封府官员,而是买通了修桥的包工头,将修桥的工程揽在了自己手中。

    八月中旬的最后一天,是朝廷的休沐日。

    王朴应李谷之邀上门拜访,今日也正值新桥竣工,他途径西华街大桥时下马检查新桥质量,停留在了桥的正中间,这给了王仁赡动手的绝佳时机。

    随着在桥边小楼上观察局势的王仁赡一声令下,躲在桥下的斥候军动用了修桥时留下的机关,整座桥梁旋即在一阵阵磨异响中逐渐解体。

    桥上的王朴来不及准备,便随着解体的桥梁摔入了金水河中。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