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6章 破局之棋(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对于周朝而言,李谷不说是劳苦功高,也称得上是鞠躬尽瘁了。

    先帝郭威刚刚建立周朝的时候,李谷就已是宰相。

    当时的李谷还兼任三司使一职,在任上他改革了一系列不合理的纳税、服役制度,为周朝积累下了海量的军械粮秣。

    郭荣登基以来四年三征,耗费甚巨,若非李谷早年的财政改革,周朝的财政已然破产。

    除了在财政方面的巨大贡献外,李谷还经常随军出征,为前线大军筹措粮秣。

    显得元年郭荣亲征北汉,就带了李谷随行。

    当时契丹铁骑凶猛,李谷一度被契丹骑兵堵在山谷里,幸而周军战胜,李谷才得以逃出生天。

    刚刚逃出生天的李谷立刻就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为包围太原城的五万周军筹集粮草,保障了攻城战的顺利进行。

    待到显德三年淮南之战,李谷干脆担任了第一次南征的统帅,他一路率领大军搭桥铺路,又从沿途州县不断筹集粮秣,为郭荣亲帅十万大军南下铺平了道路。

    也正是在淮南,李谷不幸染上了风寒,双腿一度失去知觉,连下床都十分艰难,再加上当时周军在淮南吃了败仗,他不得已辞去了领兵之职以及次相之位。

    郭荣当时亲自出面挽留李谷,但见李谷病情严重,还是同意了李谷的辞官。

    不过当李谷提出要去洛阳养病时,郭荣却拒绝了李谷的请求。

    最后,李谷保留了宰相的头衔留在开封,并被郭荣授予了“顾问”一职,有资格乘坐肩舆入宫面圣。

    李谷当时很是感动,以为自己病好之后就能重归政事堂。

    可事情的发展却与李谷的构想背道而驰。

    在李谷辞官几个月后,郭荣撤去了魏仁浦的正任枢密使,转而将魏仁浦调到政事堂,正式顶替了李谷的次相一职。

    而后王朴走马上任,出任正任枢密使,替郭荣彻底掌控了枢密院。

    在这一次职位变动中,次相之位成了“关押”魏仁浦的“牢笼”,李谷也因此再也无法回归政事堂。

    到如今,李谷所患风寒早已痊愈,他却依然还是个挂着次相头衔的顾问,压根看不到重返政事堂的可能。

    李谷虽然在朝中官员里年龄偏大,但今年也不过才五十五岁,远未到告老还乡的年纪,他当然希望能够继续在宰相的位置上发光发热。

    而且李谷也不止一次向郭荣提出要重返官场,但郭荣一直置若罔闻。

    因为朝中实在是没位置了。

    李谷这样的重量级选手若要重归朝堂,郭荣是没法给他安排一般官职的,那只会显得朝廷不讲情义,亏待昔日功臣。

    可政事堂里的宰执之位就三个,范质的首相雷打不动,次相是用来困住魏仁浦的枷锁,三相王溥历来低调清白。

    这三位宰相的位置目前都不好动,郭荣自然也就没法让李谷重返朝堂。

    唯有挂着宰相头衔的顾问一职,是目前最适合李谷的职位。

    地位崇高、毫无实权,最符合当前朝中的局势,也最符合李谷这位失势功臣。

    这样的待遇,李谷心中如何不会生怨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