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难言之隐(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缓抬头,仿佛无事发生般问道:“大哥,你怎么突然归京了?”

    “我辞了官身。”见弟弟面露讶色,吕胤解释道:“我应了昔日旧友的邀请,赴他节镇任掌书记,故而辞了官身。”

    “大哥的昔日旧友?”吕端想了想,又问道:“可是在澶州结识的赵匡胤?”

    “赵二要出任同州节度使一职,邀我做他的掌书记。”说罢,吕胤从书案上拿起年少时用过的半截墨块,用手掌细细摩挲着。

    这墨块吕胤在骂弟弟的时候就注意到了,他没想到弟弟竟然能找到这个老物件。

    望着这熟悉的墨块,吕胤就想起了自己年少时在卧房内昼夜苦读的艰辛,那段岁月饱含痛苦与美好,是吕胤一辈子也割舍不掉的回忆。

    摩挲一阵,吕胤恋恋不舍地将墨块放回案上:“这墨块,你从哪儿找到的?当初弄丢了此物后,我可是找了两天也没能找到它。”

    无心插柳柳成荫,吕端也没想到竟是这么块不起眼的小墨块救了他。

    吕端心下感慨之余回道:“卡在了地砖缝里,整修地砖时才找到此物。”

    “你倒是有心了。”吕胤突然想起什么,问道:“对了,那位资助你修葺祖屋的李延庆,可是李重进家的三子?”

    “是啊,李三郎为人慷慨,这祖屋修葺一新花费一百五十余贯,皆由他出资。”提及李延庆,吕端的表情霎时舒展开来。

    吕胤右手托着下颌,轻声嘀咕:“这就麻烦了”

    吕端没听清楚:“大哥?”

    李重进与赵匡胤互为劲敌,这在军中并不是秘密。

    吕胤虽身处澶州,但一直都留心京中动向,自然早已知晓李赵两家的关系。

    而吕端这两年都在三馆内潜心进修,对军中之事不甚在意,花间社集会时聊的也多是官场上的事情,他自然也就不清楚李重进与赵匡胤的矛盾。

    “没什么。”吕胤从椅上起身:“时候不早,该吃晚饭了。”

    既然弟弟并不知情,而且看起来与那李延庆情谊深厚,吕胤决定暂时瞒住弟弟。

    在吕胤看来,李重进已淡出禁军,李赵之间的矛盾日后当会慢慢消退,弟弟这么多年也就交到了李延庆这一位交心好友,自己这当哥哥不宜干涉弟弟的社交。

    与此同时,李延庆收到了父亲的亲笔信,也见到了前来送信的舅舅翟守珣。

    让自己与翟守珣一道赴魏州为符彦卿祝寿?李延庆看了眼信的开头,只有一个感觉,那就是荒唐。

    父亲难道不知道自己与翟守珣的矛盾?这岂不是要坏事?李延庆带着疑惑往下看,这才知道父亲的苦衷。

    原来,翟氏在郓州一直缠着李重进,让丈夫给她弟弟安排个好差事。

    可郓州是李重进的安身立命之本,他哪敢将才能一般的翟守珣安排在重要岗位上?

    别说翟守珣了,就连亲儿子李延福都被李重进给抛弃了。

    于是乎,李重进就想安排翟守珣北上为符彦卿祝寿,也算是稍稍安抚翟氏。

    祝寿这事情本来简单,无非就是送个贺礼,奉上贺辞罢了。

    偏偏此次的魏王六十大寿并不简单,一个翟守珣是肯定胜任不了的。

    所以,李重进就想到了赋闲在家的三子。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