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五章 降后安置又起争执(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sp;见范再遇仍旧不肯下决断,副将指着窗外泣道:“团练,不能再拖了,你听见这响声了吗?这是北贼用炮车在轰击全城,再这样下去,整座城池的民房都会毁于一旦,全城百姓也将流离失所,他们可都是泗州治下的百姓啊!团练,你不能不管他们”

    范再遇仔细聆听窗外的剧烈声响,恍惚间,他甚至听见了泗州万千百姓的哀嚎与悲鸣。

    “也罢。”

    范再遇叹息道:“你取我印信,去向周军投降吧。”

    随着范再遇献印投降,城内残余的六千守军皆放下了武器。

    郭荣在一干重臣的簇拥下,大张旗鼓从西门入城。

    很快,城头就升起了“周”字大旗,宣告泗州城彻底落入周军的掌控。

    在如何安排范再遇以及泗州降卒上,周朝君臣起了争执。

    在团练使府改建的行在内,郭荣环顾众臣:“范再遇主动献城投降,朕打算授他宿州团练使一职,诸位以为如何?”

    “陛下,宿州团练使乃是正任使职,由范再遇这位降将担任,恐怕不妥。”殿前司都点检张永德第一个跳出来反对。

    虽然从殿前司都指挥使升为了都点检,但张永德手里的军权却实打实地缩了水。

    不过尽管军权缩水,张永德在名义上仍然是殿前司的一把手,他有必要为周朝的武将阶层发声。

    范再遇本是南唐的正任团练使,现在投了降,让他当个遥授团练使领领工资养老就差不多得了,怎么能让范再遇继续当正任团练使?

    要知道,周朝禁军里挂着遥授使职的高级武将多了去了,正任团练使的位置多少人眼红?

    而且范再遇是淮南第一位正式向周朝投降的地方长官,他投降后的职位安排将会成为淮南地区通行的惯例。(郭廷谓还未正式献城,因此不算数。)

    若是范再遇这位降将都能当正任团练使,那淮南这十几州的地方长官只要愿意投降,岂不都能在周朝当正任团练使?

    这对于周朝的武将们来说,就是凭空少了十几个肥差。

    所以不论如何,周朝的武将们都不能坐视范再遇开这个头。

    不等郭荣出声,首相范质已经站了出来:“范再遇深明大义开城投降,让他任正任团练使,方可彰显我大周海纳百川之气魄,此举亦有助于我军扫平淮南其余州县。”

    今日是文武同殿议事,范质、魏仁浦以及王溥三位宰执皆有出席。

    在文臣们看来,给范再遇一个正任团练使的头衔,就能让淮南其余诸州的武将感受到大周的博大胸襟,进而加快周朝收复淮南的进程,天底下再没有比这个更划算的买卖了。

    至于周朝的武将会因此而不满,文官们岂会在意?反正又没损害文官的利益。

    有了文官集团的支持,郭荣一锤定音:“范卿所言在理,范再遇愿意化干戈为玉帛,我大周又岂会辜负此等忠良之辈,授予范再遇宿州团练使一职这事,就这么定了。”

    郭荣当然知道此举会损害武将们的切身利益,但他从大局出发,认为稍微损害武将们的利益是能够接受的。

    至于武将们会因此产生怨气,郭荣不甚在意,在他看来,武将们已经拿得够多了,少拿一点又有何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