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5章 第二百四十五章(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幸免 。诸侯在宫内的人手除非过了明面,否则照样一个不留。

    稷夫人是刻意为之。

    不想遗人话柄,事后寻机挑拨,王族、中都氏族和诸侯必须一视同仁。

    在给稷氏家主的信中,她言明铁面无私的用意,并请家主宽慰安抚氏族。有她和几名妾夫人在宫内,可以正大光明来信询问,何需暗藏眼线引来不必要的猜疑。

    “诸侯国势大,王族衰弱,中都氏族地位不比以往,望诸君明了。”

    原桃从稷夫人身上学到许多,不能同身边人言说,唯有给郅玄写信。

    “王后智慧,桃受益匪浅。”

    接到这封信,郅玄不只看出稷夫人的手段,更看出她本人的态度。

    比起尚在观望的氏族,她先一步认清形势,明白王族今后的定位。然能做到持节有礼,不卑不亢,着实令人佩服。

    先有果断让出手中权力的太后,后有大刀阔斧又不失谨慎的稷夫人,两者通力合作,让人王淮有一个平稳的后-宫。

    由此,郅玄对“氏族女”这一概念有了更深刻的认知,由衷叹服。

    宫内清扫告一段落,三场祭祀顺利完成。

    祭祀结束隔日就是大朝会。

    礼乐声中,诸侯服冠冕入宫,和中都氏族齐聚正殿。

    人王淮登基后第一场朝会,天下诸侯在列,位次排序以四大诸侯居首,中都六卿需得让位。

    参与超会的人员太多,殿内全部坐满,殿外排开长龙。

    郅玄的位置在右侧第一,距人王淮最近。身侧的位置本属于北安侯,却被让给赵颢。

    北安侯笑呵呵对郅玄颔首,压根不像是杀伐果决让狄戎闻风丧胆的大诸侯,更像是一个和蔼的父亲,慈祥到让人不敢置信。

    能生出赵颢这样的妖孽,北安侯的相貌自然不一般。

    近观北安侯,俨然是一位儒雅清贵风度翩翩的帅大叔,驾车出行能引来掷果飞花那一种。

    仔细回想一下,渣爹的容貌同样不差,前任东梁侯也十分英俊。上一任南幽侯郅玄没见过,凭他是赵颢的舅父,长相如何就不必多言。

    再看各国国君和大氏族,几乎没有长相差的。就算是发迹不久的小氏族,大多也是容貌周正,很难出现歪瓜裂枣。

    后世王朝对官员容貌有严格要求,科举还搞出个探花,莫非是源于此?

    哪怕做官要熬资历,朝堂上少见年轻的帅哥俊男,一群帅大叔帅爷爷站在眼前,一样赏心悦目。

    郅玄脑内天马行空,表情十分严肃,没人能猜出他此刻正想些什么。

    赵颢在一旁落座,侧目看向郅玄,缓缓眯起双眼。以他对郅玄的了解,很大可能正在走神,想的也绝不会是什么正经事。

    人王淮入殿,礼乐声告一段落。

    众人起身三拜,其后落座。

    侍人捧起王旨,大声宣读对诸侯的褒奖,追忆初代人王定鼎中原分封天下时的盛况,盛赞君圣臣贤,都俞吁咈。望诸位国君能再接再厉,公忠体国,镇守四方,威慑蛮夷。

    旨意洋洋洒洒,内容多达千字。

    侍人全篇读完,因要句句扬声,嗓音变得沙哑。

    诸侯齐声应诺,氏族随之相和。

    史官奋笔疾书,详实记录下这一幕,不遗漏任何细节。

    待众人归位,礼乐声又起,持续整整一刻钟。

    乐声停歇,依照惯例,人王问政事,群臣答岁丰。人王问军事,诸侯言无战。一番应对下来,流程完成大半。如果没有诸侯上表,朝会即宣告结束。

    不想赵颢突然出列,言有事上禀。

    br />

    话音落下,殿内一片寂静,落针可闻。

    乐人的动作停在中途,不规律的乐音流出片刻,迅速归于寂静。

    没人想到赵颢会突然出列,在人王登基后的第一场朝会上提出更改国名。

    诸侯国易名多因国君改封,例如铜氏改封幽地,氏改为幽,国名也随之更改。归根结底是遵奉人王旨意。

    赵颢是禅让得位,依照旧例应继承幽氏。他反其道而行,非但不愿继承幽氏,更要连国名一同更改,律法礼仪上不能言错,却实打实撬动了中都城权力一角。

    诸侯和氏族皆不做声,视线在人王和四大诸侯之间逡巡。

    在撬动王权一事上,多数人以为最先站出来的会是郅玄。毕竟会盟由他提出,也是他为诸侯铺开蓝图。不承想赵颢先他一步,还是从如此刁钻的角度。

    不愧是两口子,行事出人预料,霸道无比,令人望尘莫及。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