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第七十八章(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布和兽皮做成的网兜,将窝里的鸡蛋小心取出来。

    母鸡愤怒地咯咯叫,扇动着翅膀上下飞舞。若不是有笼子阻挡,两人势必要被包围,更会被啄得满脸血。

    可惜有笼子在中间,鸡群再是愤怒也奈何不得笼子外的人。

    药仆过来时,两人已经收了两百多只鸡蛋,零星还有鸭蛋。很难理解,鸭子怎么会把蛋下到鸡的窝里。

    原本这件事是药仆来做,根本不需要两人动手。但为验证郅玄口中能增加产蛋量的办法,两人从回到郅地就开始忙活,如今初见成效,自然要亲力亲为,掌握第一手资料。

    “公子派人来?”桑医将网兜里的鸡蛋移到筐子里,触手温热,蛋壳表面还有鸡的绒毛。

    药仆详细转述侍人和卒伍的来意,并道人就在药田外,不知两位老人是否要当面问上一问。

    “你先带人去鸟笼,小心点别被抓伤。提点他们一下,别被鹦鹉吓到。然后带来见我。”巫医道。

    “诺!”

    药仆原路返回,巫医和桑医继续和母鸡抢鸡蛋,直到将五只藤筐都装满才停手。

    “公子所言不假,地龙果然有用。”对比之前能收获的数量,桑医感叹道。

    郅玄不晓得农事,但经历过信息爆炸的时代,也知晓一些相关的知识。例如哪种东西能提高家禽产蛋量,能给自己的封地创收。

    虽然没有亲自试验过,可试一试又不妨事。

    这个时代的原鸡着实凶猛,大蜈蚣和两指粗的蛇都能当辣条吞。不过是一些洗净晒干磨碎的蚯蚓,就算吃不出高产蛋量,应该也吃不出问题。

    起初,桑医和巫医对此半信半疑。可正如郅玄所说,一些地龙而已,应该吃不出什么问题,两人决定试一试。

    地龙本就是药材,又赶上春耕,两人让药仆通知下去,不用成年人,每天挖野菜的孩子就能送来不少。

    按照郅玄说的办法,两人操作实行,将碾碎的蚯蚓混入鸡饲料中,野鸭也跟着沾光。

    成果十分喜人。

    鸡和鸭都开始下蛋,从最初的两天一筐,到如今的一天五筐,实现量的飞跃。

    现如今,每天都有新鲜的鸡蛋鸭蛋送入公子府,郅玄会取出一部分发给属官,另有部分流入城内,在商坊交易。数量虽然不多,也是他处罕有。

    目前鸡鸭的养殖仍局限在城外药田,尚未散入属民家中。

    最重要的原因,原鸡实在太凶,属民家中没有合适的笼子,根本没法养。

    郅玄完全能肯定,原鸡出现在属民家中,最大的可能就是被暴脾气的属民扭断脖子,成为桌上的一盘菜,绝不会等到它们下蛋。

    实在没办法,只能让桑医和巫医继续能者多劳,多派给他们一些人手,等驯服两三代,再尝试让属民家中喂养。

    实事求是地讲,想要养殖的利益最大化,延续如今的模式才是最佳。

    郅玄却不打算这么做。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如今的郅地看似欣欣向荣,实则财政还是赤字,在收入和支出上很不平衡。

    城外的土窑陆续出陶,质量相当不错,可供应封地还十分紧张,无法对外创收。青铜器更不可以。除非他彻底压倒国内的敌人,在朝堂有相当话语权,否则,他领地内有矿且能制造青铜器的事绝不能外传。

    为此,郅玄非但没让陶老带人制造青铜器,连矿都没挖,只是让人确定地点,将那片地界围起来,确保不被外人踏入。

    今年开荒种田,新田规模再大,第一年的产出也不会很多。

    更要命的是,新军是个不折不扣的吞金兽,每次看到送上来的竹简,郅玄都忍不住吸凉气。

    养军队绝不能没钱,即使国人会自己准备部分物资,该给的必须要给,赏赐更不能少,除非想自己光棍上战场。

    庞大的开销也是许多小氏族无法召集更多甲士的原因。

    不考虑家底,动辄几百上千人拉出去,看似威风,回来就要对着能跑马的粮仓过日子。

    值得庆幸的是,自己的铲子相当给力,卿大夫们频频送出温暖,西原侯被迫展示慷慨,郅玄暂时还不需要为钱发愁。

    粮食和陶器无法营收,养殖就成为重中之重。

    城外的养殖场依旧会保留,等到合适的时机,规模还将继续扩大。

    等培养出适合饲养的家禽,郅玄会下令,以合适的价格交易给属民,不能保证家家户户,至少每村每坊都有鸡鸣,都能让孩童吃上鸡蛋。

    郅玄和桑医巫医说过自己的想法,两位老人既觉得他有些天真,行事作风很不像一个氏族,又不免被他触动,回到药田后,连续数日盯着笼子,差点把里面的住户盯出心理疾病。

    在那之后,两人就和鸡鸭较上劲,直接将药仆赶到一边,凡事都要自己动手。

    功-夫不负苦心人,鸡鸭的产蛋量一天比一天高,等新的笼子立起来,他们就会减少搜集,让母鸡抱窝,孵出小鸡进行分笼。

    药仆带着侍人走进药田,卒伍依旧留在田外。

    侍人手里提着装鸽子的笼子,跟着药仆向前走,脸上还残留着震惊表情。

    就在刚刚,他亲耳听到鸟说话!

    鸟竟然会说话!

    若不是药仆抓住他,他恐怕会直接坐到地上。

    药仆没有嘲笑侍人,第一次听到鹦鹉开口,他也没好到哪里去,同样双脚发软,差点跪在地上。

    两人来到木屋前,巫医和桑医正将草席盖到筐上,并将记录有鸡蛋鸭蛋数量的竹简放在上面。

    “见过医。”侍人上前行礼。

    巫医让他起身,回身取出一只木瓶,交代道:“将此物交给公子,转告公子,涂抹在鸽羽下,用法和兽药相同。”

    “诺!”

    “这些蛋也带回去,告知公子,我二人要为幼雏分笼,需要数名匠人。”

    “诺!”

    侍人牢牢记下巫医的交代,将药瓶仔细收好。其后向两人告辞,和几名药仆一同背起藤筐,沿着原路向药田外走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