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第五十六章(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运作得当,西原侯再不情愿也要考虑立他为世子。

    唯一的变数是,如果婚书上写明他出嫁,西原侯和密氏将有借口拖延反对。理由很好找,一旦他成为世子,日后登上国君位,会不会使西原国低北安国一头。

    毕竟赵颢地位再高实力再强,最终也只能成为北安国的卿和大氏族。有世子瑒在,他不可能成为国君。

    换成是赵颢,也将面临不小的问题。

    如今他手握大军,奉命戍边,令狄戎闻风丧胆,诸国亦知他的威名。若携赵地同郅玄成婚,名为出嫁,那么,这片封地以后属于北安国还是西原国,他手中的军队又将如何归属?

    北安侯和世子瑒如今支持他,为的是避免国内起争端。等到主要矛盾解决,大氏族不再有和赵颢联姻的机会,两人会不会改变想法,全都是未知数。

    人心易变,最经不起考验。

    正是清楚这其中的利害,属官们才会争执不休,彼此寸步不让。

    />

    嫁娶都有好处,也都会有麻烦。

    几番衡量,郅玄脑子里冒出一个念头,有些荒谬,称得上大胆,但就目前的情况,绝对是一个不错的解决办法。

    越想越觉得可行,郅玄当即坐了起来。

    “来人!”

    守在帐外的侍人听到召唤,立刻掀起帐帘。

    “公子有何吩咐?”

    “案上掌灯。”

    郅玄命侍人点亮铜灯,取来竹简和刀笔,快速刻下两行字。检查无误,命人立刻送往赵颢营中。

    “速去,交于公子颢。”

    侍人领命,转身去见 甲长。

    夜间开营门需要口令,即使为郅玄递送书信也是一样。

    甲长问明情况,料定是有急事,否则公子不会让人夜半送信。当即抽调数名甲士卒伍,护送携带郅玄书信的侍人,一同去往对面营中。

    赵颢刚刚睡下,就听帐外有人禀报,公子玄派人送来书信。

    “掌灯。”

    赵颢起身披上长袍,命人掌灯,其后召送信的侍人入内。

    侍人恭敬行礼,头不敢抬,双手奉上竹简。

    赵颢心中十分好奇,猜测究竟是什么急事,才会让郅玄两三个时辰都等不了,夜半就派人过营。

    借助火光,赵颢解开绳子,展开竹简。

    竹简上只有两行字,却让他足足看了一刻钟。

    良久,赵颢眉心舒展,从案上另取一册竹简,提笔写下回信,让甲士回去交给郅玄。

    和郅玄的书信一样,赵颢的回信也只有寥寥数语,除了同意郅玄的提议,仅在末尾写明:君赠神鸟佩,颢之幸。

    侍人归营之后,匆匆去往大帐。

    郅玄看到回信,并无他事吩咐,挥手让侍人离开。

    帐帘放下,郅玄独自坐在案旁,单手托着下巴,手指一下下摩挲竹简,嘴角不自觉翘起,眼底闪过一丝笑意。

    最初是意外,更像是场误会。如今来看,他的的确确是赚到了,一点没错。

    翌日,属官们精神抖擞走进大帐,准备继续战斗。不想郅玄和赵颢拦住众人,各自递出竹简,示意大家传阅。

    竹简上的内容简单明了,言明两人结为婚盟,只定婚姻,不言嫁娶。

    确认自己没看错,属官们愣在当场。

    只定婚姻,不言嫁娶?

    “未有先例,自无不可。”

    潜台词就是,没有史料记载不能这么做,那就自然可以做。

    宗人和史官对视一眼,这还是他们当初想出的理由,未料想被两位公子拿来活学活用。

    众人仔细想一想,事情的确如此。

    即使是最古老的婚盟,也只记载诸如婚姻、结盟一类的词语,并未严格规定必须嫁娶。以郅玄和赵颢的身份,这种平等结盟的婚约方式,的确比强行定下嫁娶更为有利。

    属官们各自思考,仔细斟酌一番,和同僚交换意见,都认为此事可行。

    “公子智慧!”

    属官们达成一致,没有任何异议。

    解决最难的问题,众人抓紧时间,开始商议婚姻相关程序。虽然不嫁不娶,聘礼嫁妆仍要准备,还要两样一起准备。这样才能保持绝对的平等,顺带展示本国财力。

    宗人和史官都在忙着记录。

    前者是要记下每一个细节,以便传于族内。今后再遇到类似的事情,大家都能有个参考。

    后者则是奋笔疾书,对郅玄和赵颢的智慧和决断大书特书。若非开篇写下婚盟二字,观者八成会以为他在给两位公子合并作传。

    对此,史官表示不用怀疑,他就是故意的。

    郅玄和赵颢屡开先河,遇到这两位,祖辈传下来的行文格式统统无用,他只能自己摸索。既然没有参考,那该怎么写全由他自己说得算。至于后来者会如何想,会不会头疼,同他无干。

    自从发现坑人能让自己舒爽,史官毅然决然释放出性情,在遵守职业道德的前提下,彻底放飞自我。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