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楚靖拜山 不讲武德(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sp;众人一想,对啊,完美符合。

    立马就有几人离了桌子,出了酒店,飞马驰离。

    此时的楚靖骑在马上缓步而行,边喝酒边吃肉,也在想这日月神教被人称为魔教,也不是没有原因的,他们手底下的一些左道之人,那是真正不干人事。

    类似于“漠北双熊”这种人物不知还有多少,这类人以后都是要整肃的对象,如今也只能见一个杀一个了。

    等吃饱喝足后,遂放马疾奔,直驰少室山。

    走了近两个时辰,才到了这少室山下,就见这山雄奇险峻,陡峭挺拔。

    诸峰簇拥起伏,有如旌旗环围,好似剑戟罗列,颇为壮观。

    想着少林寺享誉天下,传承久远,有“天下武功出少林”之称。

    而他更是知道,如今的少林声望更是远超历代。

    自唐以来的少林寺纵然名头也很大,可也不乏能与其相比肩的势力;要不就是被好多武林人物压的死死的,只能选择封山不出。

    无论哪种情况,都远远没有如今这等声势。

    如今的少林寺那在江湖上,是真正的一言九鼎,一家为大。

    方丈方证在武林中名望大的震天响。

    听起来武林人物提到方证时,后面还能缀个武当冲虚,可谁都知道,他就是陪衬、一个跟班罢了,典型借着张三丰的一点余荫在江湖上充面子,实质上从各方面讲,他和人方证比起来差老远了。

    左冷禅那等枭雄都被方证压的死死的,曾经在小说中有一个细节,楚靖记得很清楚。五岳并派时,左冷禅听到少林、武当掌门人也来了。

    虽然强装镇定,可那份激动压根掩饰不住,由此可见一斑。

    不由心想:“这少林寺有今天这声势,这两代人必是付出甚多啊。

    自己身怀绝技,不与少林寺切磋一番,也还是差点意思。

    所谓不到少林非好汉吗,今日有此机会,也不枉这一番跋山涉水了。”

    转念间,已到了少林寺山下的一座石亭。

    他知道,这亭子应该就是少林寺中人,与一些不便入寺之人会客之地了。

    站在当下,已然能望见少林寺的庙宇了,见其建筑宏伟,庙宇横联一片,屹立在这群峰环绕之地。

    不禁浮想联翩,只觉这禅宗祖庭当真好生气派。

    看了一眼山道,空无一人,心想幸亏自己提前到了,要是真等八月十五那天来,估计又是人山人海的场面。

    想着就将马匹拴在此地,径直上山直往少林寺。

    这少室山山势陡峭,山道却是数里长又宽又大的石阶,规模宏伟,工程量着实不小。不禁感叹:“这等规模,这种时代,也不知得耗费多少人力物力,才能建出来。”

    想着拾阶而上,不一会就来至寺门前,眼看寺门紧闭,但见黄墙碧瓦,树木葱茏,还能听见寺内传来,阵阵悠扬起伏的诵经之声。

    寺门前竖着一块大石碑,只是年代久远,风蚀雨剥,碑上字迹大多已模糊不清。

    庙门外有几名小和尚,正在手拿扫把,不时挥扫。

    楚靖知道今日必然要得罪人,也不想玩什么虚的,遂运气朗声道:“楚靖拜山!”

    他话声并不甚响,但内功浑厚,寺门外高悬的铜钟大鼓,受到话声激荡,竟同时嗡嗡作响。

    扫地沙弥看有生人到来,就想来问对方有何贵干,可还未等相询,谁知此人竟是楚靖。

    而且他一说话,自家铜钟都开始嗡嗡响了起来。

    他们就是趴到铜钟跟前,大喊大叫也无这等效果。

    立时心下骇然,当即就有人进寺禀报了。

    殊不知却是多此一举了。

    楚靖这几个字,语声虽不响亮,可少林寺前院后院,到处都可听见。

    他说完话,就一直立于少林寺前,耐心等待。

    少林寺让他八月十五之前赶赴少林寺,今日才八月初七,他觉得少林寺肯定希望自己八月十五来最好,到那时武林群雄才能来的更齐更多。

    可他哪管这些,又不是他主动约人。

    再者他觉得很大概率,这次来少林寺说一千道一万,最终必会大动干戈,早动手也早解决吗。

    过了半晌,寺门“吱”的一声,左右洞开,当先走出三人,一僧一道一俗。

    中间那和尚身披大红袈裟,身材矮小,容颜瘦削,看起来最少也有七十岁了。

    左边这人面相来看,慈眉善目的,一副道装打扮,身形也很是瘦弱,年约六旬,手持一柄拂尘。

    右边一个中年男子,身形高大,面目很是冷峻,一头黑发,四五十岁年纪,身披土黄锦衫,腰间悬一长剑。

    从三人身形眼神来看,各个俱是内力深厚,艺业非凡。

    这站位、这武功,一猜就知道,那身着大红袈裟的矮小和尚,定是少林方证了。

    道士就是武当冲虚了,至于那黄衫之人必是嵩山掌门左冷禅了。

    随后十数位身披金黄袈裟的老和尚,也是鱼贯而出,一看就是什么达摩院、罗汉堂等长老高僧了,其中就有那日所见方生。

    和尚后面跟着六七名道人,道人身后还有着一些身着黄衫之人,足有七八人,都是嵩山派服饰,其中就有前日所见的乐厚。

    他知道这帮黄衫人不出所料,就是嵩山派的那些所谓太保了。

    楚靖一看这阵容,也是大出所料。

    这些人观其走路姿势,俱是武功深湛之辈,没有一个庸手,三派加起来足有近三十位一流高手。

    这时十数位和尚簇拥着那位身披大红袈裟的老和尚,径朝楚靖走了过来,方生就陪在他左手边。

    楚靖见这些和尚,各个都在五六十岁往上,步履轻盈,双目澄澄,英华时现,无一不是一流高手,若在江湖之上,地位绝不会低于五岳掌门。

    心想:“少林寺果然高手如云,难怪如此鼎盛,有今日之威望。

    或许左冷禅想并派,也是不得不如此吧。这么强大的邻居,换成谁压力不大!

    单只这些和尚拉出去,江湖上哪个门派能比的了?寺内肯定还有人,如此实力,可不就是横推无敌了!”

    众人离楚靖三丈之远处立定,那矮小和尚上前两步,双手合十,素容道:“阿弥陀佛,老衲方证,忝为少林寺方丈。

    未曾想楚少侠竟提前驾临敝寺,有失远迎,恕罪,恕罪。”

    方证也好,冲虚也罢,左冷禅他们对楚靖闻名已久,却是都是第一次见他本人,一出寺门,几人眼神就没离开过他。

    可映入眼中的楚靖竟是那么平凡,除了长得俊,简直就是一无是处,就如同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普通书生一般。

    众人都是见识广博之辈,俱是相顾骇然、心惊不已,他们从楚靖说话声都已听出,对方内功修为极其深厚。

    可见了他本人,竟是如此普通,举止眼神,处处深藏不露,可见此人已然由实返虚,自真归朴。

    如此年纪就有如此境界,这份内功修为,那也太了不起了。

    在场众人根本无人能及,显然江湖传言还有自己猜测,那是半点不虚。

    必是打通任督二脉,贯通阴阳的绝世高手,也难怪他敢做出那等大事来。

    楚靖也是拱手还了一礼,正色道:“方证大师言重了,楚某哪敢当什么恕罪之说啊!

    我这是不得不早些来啊,少林寺遍传武林,既对楚某盛情相邀,楚靖再是狂妄,又岂敢不来啊!

    只是最近这江湖上,关于楚某的各种流言蜚语,那是传的满天飞。

    楚某生来胆小,若不提前来,就怕被人给认出来堵在半道上,不说动手打死我,只用唾沫星子,估计都能淹死我。

    到时候一旦失约,反而浪费方丈大师一番好意,那就反为不美了。”

    方证听了这话,神色平静,没有丝毫动容,可还未等他开口。

    就听身后传来一声:“哼,你楚靖不管怎么说,也是武林成名人物,说是名震天下一点也不为过,既然做都做得,还怕人说?”

    。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