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八章 暴涨(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文明无法解决好这些需求,无法提供足够的空间,那么,人口的增长对于文明来说便不再是一件好事,而是可能毁灭整个文明的灾难。

    到时候,不受控制的年轻人会失去秩序,会冲击任何他们可以到达的地方,会如同蝗虫一般将文明的财富消耗殆尽。接下来便是一地鸡毛,人类文明将会从这个宇宙之中除名,取而代之的会是遍布整个星系的海盗。

    这件事情必须要慎重对待。所以,超巨型双层滚筒型居住基地的建造不仅不能停止,反而需要再次加速。至少也要达到平均每年都能建造出至少20个——留有余量的话,最好能达到25个的速度。

    幸好,有了这第一批居住基地的建成,整条流水线,无论是相关的配套工厂——总数量高达数万个,还是众多的装配、物流、总装、能源、人力等等,各个方面都已经形成了体系,从现在来看,覆盖这些猛增的需求应该还是不成问题的。

    此刻,在数亿人口的共同努力之下,对于h1-4行星系统总数高达35颗达到了流体静力平衡的较大卫星的开发工作,已经基本上完成。人类文明建造了四通八达的,沟通任意两颗卫星之间的成熟太空航行路线,无论人员还是资源,都可以较为方便的在不同的星球之间流通。这便等同于为未来的深度开发打好了底子。

    在前期整体规划的分阶段执行之下,新培育人口的成年期,基本上与基础开发工作完成的时期重合。如此,需求与供给便达成了平衡,既不会因为需求太高供给不足而拖延文明发展进度,也不会因为需求太低供给太高而造成文明混乱。

    当文明总人口暴增到8亿量级——其中失去了劳动能力,为文明发展贡献了一生,此刻需要文明反哺供养的老年人数量约占0.6亿,各阶段未成年人数量约占3.7亿,总计4.3亿,之时,赵长星与文明领导者们开始谋划向外延伸,将h1星系之中的其余行星也纳入到人类文明的发展范围之内。

    这个过程总计耗去了足足一百多年的时间。

    这个时候,人类文明的总人口数量已经提升到了23亿,足迹则遍布h1星系之中的每一颗较大的星体。同时,以五个大行星为核心,分别兴建了五个较大的城市群,每一个城市群之中都有少则一亿,多则十亿的人口。

    遍布整个星系的通讯卫星网络——由足足上百万颗各式卫星组成,遍布整个星系的物流与客运体系——由数十万艘民用、货运、警用、客运等飞船组成,已经全部完成。同时,按照不同行星的元素分布属性,分别按照特点打造的工业集群也已经完成了布局。

    有信息中心、商业中心、娱乐中心、军事中心、重工业集群、钢铁产业集群、芯片产业集群等等,分别位于不同的行星旁边。

    赵长星知道,到了现在,人类文明才算是真真正正完成了文明长期发展规划的初期骨架搭建。

    是的,仅仅只是骨架而已。想要将这个骨架填充丰满起来,还不知道再需要多少人力与物力和时间。

    此时此刻,23亿的总人口数量仍旧处于较低状态。以这个数量去冲击三级文明,想要完全掌握三级文明的科技体系仍旧属于痴心妄想,简直一点希望都没有。

    纵然前期已经尽可能的提升了人口增长速度,到了这个阶段,赵长星所需要做的,仍旧是再度为这个进程提速。

    唯有足够多的人口,才能将现在已经搭建完毕的骨架真正填充起来。

    如是,又有百年光阴匆匆而过。

    此刻,人类文明总人口数量已经达到了60亿。人类文明的发展触角,甚至于已经蔓延到了星系之外,到达了那几颗距离恒星极为遥远的偏远矮行星那里。对内,则蔓延到了h1星系仅有的两颗气态巨行星内部。

    人们研发出了足以抗衡气态巨行星内部那恶劣环境的飞船,大规模的进军行星内部,疯狂的开采着它内部所蕴含的资源,供给如同无底洞一般的文明需求。

    在这个时候,赵长星感觉,向真正的三级文明发起第一次冲击的时机,终于成熟了。

    赵长星决定,完全依靠人类已掌握的那些知识,从头到尾自己设计、自己研究、自己建造、自己整合产业链条与供应体系,兴建一个年产千吨的反物质生产工厂出来。

    是的,设计目标仅仅只有年产千吨而已,但就算如此,文明之中仍旧有无数人认为这个计划太过于激进。

    。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