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六章 礼物(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它所采取的优质特种钢十分适合用在太空基地、飞船等设施的外壳之上。只要铸造一下,改变一下形状,塞德娜星的人们就可以直接用了。

    众多的矿产资源、工业品、化工产品、原料等潮水一般汇聚到了基地这里,然后被装入到了标准资源箱里,被一一投射到了太空之中。

    因为深空星也存在自转,而一号电磁轨道炮的调整能力有限的缘故,平均下来只有大约四分之一的时间可以进行发射。而就算如此,一号电磁轨道炮在进入平稳运行状态之后,平均每天也要发送600个标准资源箱,发送的资源总量高达48万吨左右。

    而在一号电磁轨道炮之外,位于深空星不同地方的二号、三号、四号电磁轨道炮也在建设之中。等它们建成之后,就可以做到全天候无缝发射了。那时候,每天可以发送的物资就将高达200万吨左右。

    当然,电磁轨道炮的数量,以及发送物资的数量多了,依靠此刻这5000人很显然是不够的。不过没关系,再过几年,地球号运输船还会运送更多的人过来。塞德娜星那里的人们,也在快马加鞭的建造更大型的太空运输船了。

    而就以现在的规模,也即一台电磁轨道炮,平均每天48万吨左右的物资运输量,放在以往,也绝对不可能是这区区5000人就能胜任的。

    事实上,深空星这里采取了最高等级的自动化生产模式。大量的机器人、自动化设备等帮助人们承担了大部分劳动,唯有实在无法用机器人代替的,才会用人力去做。

    这也是自从赵长星降临塞德娜星以来,所一直采取的发展模式。正因如此,人类文明的发展才能如此之快。

    时间慢慢的流逝着,转眼间便是数年时间过去。便在塞德娜星上空的近地空间之中又多了几个第二代大型滚筒基地之后,这从深空星发射而来的第一个标准资源箱终于接近了目的地。

    一切都如同计算好的那样,恰当的地点,恰当的时间,这个标准资源箱恰到好处的泊入到了塞德娜星的环绕轨道之中。

    当然,这整个过程不可能这样一帆风顺。星际辐射、星际尘埃云、众多天体的引力,可以影响电磁炮弹丸的轨道令其变得不精确,同样也会令标准资源箱的轨道出现误差。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人们在建造标准资源箱的时候,便在它上面安装了轨道保持设备,也即裂变电池和高达十几吨的燃料,让它们在轨道产生误差的时候可以自行调整回来。

    为此,深空星和塞德娜星上都建造了大型的通讯基地,专门用于和标准资源箱通讯,为它们提供位置和轨道、速度校准信息。

    在赵长星的亲自关注之下,在不知道多少台精密设备的注视之下,后续的打捞动作立刻开始。

    两台可以吸附在标准资源箱之上的移动发动机自行吸附到了它上面,然后启动,如同拖船一样,将标准资源箱拖动到了一号太空电梯太空端近地基地之中。在这里,人们直接将其切割,于是,700余吨经过处理之后的纯净水冰便呈现在了人们面前。

    标准资源箱被切割成了钢板,运到了用于制造飞船和太空基地的船坞之中,这700余吨纯净的水冰则乘坐太空电梯降落到了塞德娜星的地表。之后,又由赵长星亲自按下按钮,将这些来自数千万公里之外的宝贵物资释放到了地球市的景观河里,进入到了地球市的水循环系统。

    这是来自深空星的最好的礼物。

    在接到塞德娜星成功接收到了物资的消息之后,深空星那里驻扎的人们也一同发出了欢呼。

    在第四天的时候,第二批,总计16个标准资源箱再次到达。早已做好了万全准备的人们再次将它们拖到了太空基地之中,于是,人们再次得到了6000余吨铁,3000余吨水冰以及其余的一些物资。

    至此,这种不同星球之间的物资运输模式便持续了下来。

    时间仍旧在慢慢的流逝着,当第一批40个第二代滚筒基地全部建成,人类文明总人口规模提升到了60万左右之时——当然,这其中大部分都是未成年人,年纪最大的也要在十年之后才能成年,赵长星又开始了进一步的计划。

    经过了建造第二代滚筒基地的技术积累,他感觉,到了建造第三代滚筒基地的时候了。

    而第三代滚筒基地相比起前两代来说,有一点最为根本性的不同。

    那便是,它并不是专为未成年人而设立的。

    。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