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衣服(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nbsp; 上衣、短裤、长裤、T恤、内衣内裤、袜子、毛巾等等,应有尽有。

    这些服装其实并没有什么设计风格,一切以便于劳动、穿着舒适、坚韧耐用为主。放在以往的地球上恐怕摆地摊大甩卖都没有人要,但在这里,拿到了新衣服的人们却高兴地如同过年一般。

    看着高兴的人们,赵长星也欣慰的笑了起来。

    完成了三号种植基地的建设,赵长星带着人们又立刻投入到了另一件事情上。

    他感到,全面升级工业区已经刻不容缓了。

    在第五代的孩子们已经6岁,第六代的100名婴儿已经诞生的现在,人类文明已经全面脱离了挣扎求生的最初阶段。可以说,只要没有大的意外和灾难——就像之前的小行星撞击事件,现在的人们已经可以很舒适的生活下去了。

    在这个阶段,全面提升工业化水平才是最为紧要的事情。毕竟,人类文明不可能永远局限在这么一颗小小的塞德娜星之上,种植车间再大,也种不出星辰大海。

    想要重回宇宙,唯有工业化可以做到。

    尤其是那时不时就能收到一条的来源不明的信号,更是让赵长星忧心忡忡,心中总是充满了急迫感。

    但工业化需要大量的人口。不是几十几百,也不是几千,而是几万几十万的工业人口。

    火种号飞船之中当然是有足够的精子与卵子储备的,赵长星具备快速扩大人口数量的基本条件。但关键问题在于火种号飞船的容量有限。

    孩子们需要长到成年之后才可以离开火种号飞船。而此刻,火种号飞船的极限容纳量,不过才400人左右而已。这其中,还得包含100名躺在保温箱之中不会到处跑的小婴儿。

    这也就意味着,火种号飞船最快也只能做到每4.5年孕育出100名人类。再快,火种号飞船内就放不下了。而这个速度显然太慢。要指望这个速度去实现工业化,不知道要等到什么时候。

    必须尽快提升人口增长水平这件事情,已经成为了所有成年人的共识。而想要达到这个目的,现阶段唯一可行的办法,便是修复、改造火种号飞船,为孕育新一代人类提供更大的空间。

    此刻,从遥远的地球运来的天量物资几乎全都搬运到了塞德娜星上,腾出了大量的空间。这些空间毫无疑问是可以接受改造的。同时,受损严重的第三圈层也具备修复的潜力,到时,第三圈层也可以容纳一些人口。

    在以往时候,想要改造、修复火种号飞船简直是痴心妄想。不过,具备了初级工业化能力的现在,这件事情倒不是不能去尝试一下。

    这,便是赵长星带领着所有人全部投入到对工业区升级改造任务的最根本原因。

    想要提升产品质量与产量,最有效的途径,便是提升智能化与专业化水平。智能化不用多说,有小希在,可以通过它来实现。专业化,则是指摆脱过去那种“一条生产线生产多种产品”的模式,恢复到地球上早已经经过千百次验证的“专门的生产线生产专门的产品”模式。

    为了达成这个目的,摆在赵长星面前的建造清单有一长串。

    年产1000吨乙烯生产线、年产2000吨硫酸生产线、大型液压机、精密铸造工厂等等,足足有几十个。

    要全部完工,恐怕最少也要十几年的时间。这还是在再过10年左右,第五代的100名孩子也将成年的前提之下。

    时间便在这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忙碌之中悄然溜走。赵长星仍旧始终维持着那副年轻人的模样,但第一代的人们,却已经悄然出现了白发。他们脸上有了皱纹,身材开始走样,眼睛开始昏花,手掌的稳定性也大不如前。

    他们如今已经有六十多岁了,已经真正进入到了老年阶段。

    在对工业区进行升级改造的第七年,某一天早晨,王峰并没有如同以往一样准时起床。人们察觉到不对,在呼唤无果之后,强行破开了他独居的房门,便看到,头发已经花白的王峰躺在床上,已经失去了生命。

    一场突如其来的心脏病在睡梦之中夺走了他的生命。

    人类文明迁移到塞德娜星之后,第一次出现了减员。

    人们忍受着心中悲伤的煎熬,沉默着将他埋葬到了塞德娜星上特意划出的一片区域之中——这里被赵长星规划成了墓园,之后,人们再度投入到了建造任务之中。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