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0章:初见成效(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nbsp;   听到这话,一旁的刘禅,回身过来,哈哈大笑道:“鸯儿不必惊奇,那座王宫是以前安息人修建的。”

    “那时候安息人在西域,算是一个强大的民族;”说着刘禅顿了顿,才感叹道:“只是,他们强大的时候,却只顾着贪图享乐,将大量的钱财,用于营建豪华宫室。”

    张鸯这才哦了一声,只要不是刘焱这小子,或者刘禅干的就行,作为大汉皇后,张鸯也懂得贪图享乐,会毁掉一个盛世王朝。

    就在几人说话间,马车突然缓缓停了下来。

    王元姬再次探出窗外,然后回头说道:“陛下,焱儿正在城门口迎接陛下圣驾。”

    “哦???”

    刘禅闻言,也是看向窗外。

    此时车队已经靠近城门,距离城门已不足五里。

    远远看去,城门下方站着很多人。

    他们整齐的排列着。

    “启奏陛下!”一个小校跑到马车前,躬身说道:“明王为陛下准备了龙辇仪仗,请陛下移驾。”

    哟...刘禅愣了一下,然后满意的道:“焱儿长大了!”

    “焱儿长大了!”

    接着,刘禅便与皇后张鸯、皇贵妃王元姬,移步到刘焱为其准备的龙辇。

    比起未央宫的龙辇,刘焱准备的更加奢华,整辆车架全由黄金铸造,九条金龙环伺车身。

    刘禅居中,两侧分别是皇后张鸯,皇贵妃王元姬。

    在龙辇后面,是一支两千人的仪仗队。

    这才是帝王应有的排场。

    呜,呜,呜——

    几声长号响起,接着便是鼓声雷动。

    咚,咚咚,咚,咚咚。

    泰西封南门外,上万名大明君臣,以及泰西封的百姓,目光都注视着缓缓而来的龙辇。

    随着车驾越来越近,迎驾人群的容貌,逐渐清晰。

    “恭迎陛下!”

    “恭迎陛下!”

    在车驾行至百步外时,迎驾的人们,整齐的高声呐喊,气势逼人。

    位于迎驾人群正前方,是一位身着金冠的年轻人。

    “儿臣恭迎父皇圣驾!”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刘焱快步上前,向刘禅行了一个大礼。

    “平身!”刘禅一抬手。

    下一瞬,只见上万人又一次发出震天高喝:“大汉万年,大汉万年,大汉万年。”

    刘禅听着这熟悉的喊声,却将目光落在了一老者身上。

    徐元直——

    这场面,必定是徐元直所为。

    因为刘焱还很年轻,这些繁文缛节,他还想不到这么全面,这必定是大明丞相徐元直干的。

    等到刘禅的车驾走到近前,徐庶恭恭敬敬的行了一个大礼参拜道:“微臣恭迎陛下圣驾,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陛下万岁!”

    “陛下万岁!”

    霎时间,所有迎驾的人,都是整齐的高喊着。

    这就让刘禅有些激动了,几个月前,他在富楼沙时,虽然大唐立国之后,也开始推行汉语,但是大唐的民众,汉语水平就相对要差一些。

    但是此时这些迎驾的人,若是不去看他们的容颜,只听他们的声音,会让人们误以为,这里是中原。

    刘禅快步走下龙辇,扶起徐庶,道:“爱卿快快平身!”

    徐元直也老了,比起四年前分别时,他只是有少量的白发,可是这一刻,他与丞相诸葛亮一般,头上已经满是白发,脸上也多了不少皱纹。

    “爱卿辛苦了!”刘禅有些心疼的说道。

    徐庶一脸笑意,道:“谢陛下,老臣不苦!”

    “老臣不苦!”

    刘禅是真的有些心疼徐庶,他与诸葛亮年龄相仿,只比诸葛亮小两岁,此刻也已经是七十一岁高龄。

    可是——

    七十岁的老人,还在为大明奉献自己。

    作为君主,刘禅能不心疼吗?

    或许是看出了父皇的心绪,刘焱又行了一个礼,然后笑着说道:“父皇,随儿臣入城吧!”

    “好!好!好!”刘禅连说了三个好字,最后扶着徐庶往龙辇上走,一边走着,一边说道:“爱卿随朕一起入城!”

    “老臣不敢!”徐庶急忙摆手,停在了龙辇之下。

    “徐爱卿!”刘禅道:“爱卿无论是在大汉,还是在现在的大明,都是朝廷股肱,今日随着同乘龙辇,有何不可?”

    “陛下!”徐庶很是感动,却依然不肯抬腿。

    就在这时,明王刘焱也是扶着徐庶,道:“丞相切勿推却,这几年若无丞相辅佐,本王焉能治好这大明王国。”

    “焱儿说得对!”刘禅满意的点头,然后故意说道:“大明能有今日之盛,皆仗爱卿劳心辅佐焱儿。”

    “上车吧!”

    徐庶本来还想拒绝,但是看着天子和明王,都是那么的真诚,他若再这样推辞下去,这怕是天黑之前,众人也别想进城。

    “老臣拜谢陛下!”

    因为徐庶登上了龙辇,皇后张鸯,皇贵妃王元姬,俩人非常聪明的去到后面的鳯辇。

    入城仪式比较简单,随着龙辇向前,城门口的臣民很快向两侧散开,刘禅等人则是浩浩荡荡的进入泰西封城。

    徐庶对于这次迎驾天子,准备得非常的充分。

    除了城外上万臣民,城内通往王宫的街道两侧,也是站着无数泰西封的百姓。

    龙辇所过之处,都会响起整齐的喊声。

    “大汉万年!”

    “陛下万岁!”

    “大汉万年!”

    “...”

    这样的场面,刘禅以前在长安经历过,在这西域,他还是第一次体会。

    看着肤色不同,容颜不同的人们,用标准的汉语高喊。

    刘禅是真的很激动。

    看样子大明在推行汉文化这件事情上,就比大唐王国做得更加出色。

    语言这个事情,是非常重要的。

    人们只有懂得了汉语,才会逐渐了解更多的汉文化,这对于汉人在大明的统治,是百利而无一害。

    也只有让大明大唐的国民,逐渐接受汉文化,他们也才会逐渐接受汉人在这里建立国家。

    目前来看,大明已初见成效。

    ......

    ......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