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曲辕犁(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夫君!”

    听着柔声似蜜的声音,诸葛亮不由得打了个寒颤,这王贵人——唉。

    马娪也是嘻嘻笑了起来。

    当然,她笑并不是田里的刘禅,也不是受不了王元姬的丞相,而是笑这王元姬,这大庭广众之下,就这么肆无忌惮的叫喊。

    再说田里的那中年汉子,还有那年轻人,俩人都是忍不住揉了揉眼睛,有些不可思议的看着不断远去的刘禅。

    刘禅做到了一人一犁,他们却并未因此失落,反而是有些激动的样子。

    因为刘禅都能做到,他们这些常年在地里干活的农民,自然也能做到。

    明显能够看得出来,这人的犁头就是好用,而且用起来还不怎么费力。

    “吁——”

    到了尽头,只听得刘禅一声吁后,就见他很是轻松的掉过头来。

    “父亲!”

    那年轻人激动的道:“此犁甚是好用,若用此犁犁地,只需半日,咱家这块田就可以犁好。”

    “嗯!”中年汉子点头道:“此犁甚好,此犁甚好。”

    不多时,刘禅已经犁了一个来回。

    “公子,某输了。”

    “哈哈哈!”

    刘禅将耕牛停住,笑道:“输赢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从此以后,汝等可以轻松的劳作。”

    “这把犁头,我就赠送于汝,”刘禅将藤条丢给中年汉子,说道:“汝可不要忘记,将此犁分享给附近村民。”

    “是是是——”中年汉子道:“某现在就让村民过来观看,让他们都用这种犁头耕地。”

    “好!”

    刘禅很满意,随后便要转身返回岸边,却不想身后那中年汉子,拉着儿子便向刘禅鞠躬道:“还请贵人留下名讳,某替村民们感谢贵人赐犁。”

    “名就不用留了,”刘笑呵呵的摆手说道:“汝好生耕种,多种些粮食出来就算是报答我了。”

    等到刘禅说完话,他已经与那侍卫回到岸边,诸葛亮急忙上前递上鞋袜。

    “多谢相父!”

    “陛下做好事却不留名,”诸葛亮感叹道:“真乃大汉英主也。”

    “相父,过誉了,”穿好鞋袜,刘禅便与诸葛亮一边往前走,一边笑着说道:“朕只是做了些力所能及的事,比起相父为大汉的操劳,朕这点小事不值一提。”

    “陛下切勿谦虚。”诸葛亮恳切说道:“若是先帝在天有灵,得知陛下如此厚爱百姓,定然也会欣喜。”

    说这话的时候,诸葛亮莫名的感到一身轻松。

    此前在成都,刘禅曾亲自传授百姓改善水稻种植,不过那时候他正领兵平定南中叛乱,他并未看到刘禅的作为。

    可是这一次,他是亲眼看到。

    以前他会担心。

    担心刘禅年少,无法处理国事,所以很多事情,他不得不亲力亲为。

    现在虽然有了徐庶帮忙,替他分担了不少压力,但是他依然心力憔悴,毕竟现在大汉还未一统天下。

    可是今日刘禅的举动,让他感到很轻松,因为天子仁厚,虽然改进犁头这事儿,看上去并不算什么。

    但是,小事才能体现一个人的行为处事方式,特别是贵为一国天子。

    爱民如子的天子,自然会让百姓们拥戴。

    这几年刘禅成长的很快,让他不再为自己百年之后,大汉后继无人而担心。

    ……

    ……

    。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