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迁都长安(2)(万字大章求订阅)(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  但是刘禅很清楚。

    比如历史上的刘禅与诸葛亮。

    别的不说,就说第一次北伐。

    原本是诸葛亮上奏,请命领兵北伐,但是刘禅却以曹魏势强,同时大汉刚经历了南征平乱的战争,觉得此时应该休养生息。

    但是诸葛亮很明白,那时候曹丕病逝不久,曹叡刚刚登基为帝,而且那时候关中空虚,是大汉北伐的良机,若是错失,恐再难获得这么好的机会。

    于是乎,才有了诸葛亮闻名于世的出师表。

    若是丞相诸葛亮擅权专政,即使刘禅不同意,他也会领兵出征,用得着写什么出师表?

    写出师表的目的,无非是因为皇帝刘禅不同意出兵,但是诸葛亮觉得此时是北伐的大好良机,不可错失,于是陈说事情厉害,希望得到刘禅的应允吗?

    就鉴于此,刘禅并非是一位被架空的皇帝。

    他说的话,还是有一定的分量。

    至于后世所谓的诸葛亮擅权,直接将刘禅圈养在后宫,其实这只是阴谋论看得多了,于是便自以为的觉得,掌握大汉政权的诸葛亮,也是像曹操那样的权臣。

    但是现在刘禅已经穿越到这个时代,经过他这些年的了解,和亲生经历,他也更加了解大汉的这位丞相。

    “相父!”刘禅随后向诸葛亮说道:“朝政之事,还是由相父节制,治国理政本不是朕的长相,相父切不可推脱。”

    刘禅说得很真切。

    大殿上的诸葛亮,甚为感动。

    他并不看重这些所谓的权利,他只想尽忠职守,通过他的努力,可以完成先帝复兴汉室之大业。

    如今看到陛下逐渐成长起来,他是真的很高兴。

    若是陛下真的能够独挡一面,愿意亲自治理国政,他是非常愿意卸下重担,从旁辅佐,如同当年辅佐先帝一样。

    可是现在,刘禅如此真切的话语。

    他没有推脱。

    “老臣领旨!”

    皇帝都已经发话,关于归政的事情,也算是告一段落,即使谯周在内,也没人愿意在出来继续争取。

    因为人家皇帝都不在意,他们再怎么争取,又有何用。

    同时也都更加清楚,皇帝对于丞相的信任,可不是他们可以比拟。

    这是刘禅希望看到的。

    大汉王朝想要长治久安,短时间内,或者说在丞相还在世的时间内,他不会做出任何改变,因为他更相信,诸葛亮治国理政的才能,必然比他要高明得多。

    当然——

    即使他相信历史的记载,还有这些年与诸葛亮的相处,确信诸葛亮就是如同历史记载那般高风亮节,忠贞不二。

    但是眼下大汉王朝,已经不在是历史上偏居一隅的蜀汉小朝廷,所以刚才故意提及,但凡大事,丞相皆是先奏于朕知,然后才会去施行。

    这话其实也是留了一手。

    不做皇帝,或许不会想这么多。

    纵使知道丞相是忠臣,但是皇帝可是一个危险的职业,多少留一手免得自己以后没了后路。

    当然,这并非是不相信丞相。

    只是因为作为皇帝,多少得为自己考虑一些而已。

    朝政之事解决。

    现在该散朝了吧。

    休想——

    “启奏陛下!”诸葛亮此时又行一礼奏道:“国祚延续,关乎国家的命运,老臣深知陛下仁厚,登基至今,后宫仅皇后一人。”

    话到此处,皇后张鸳不由一愣。

    丞相要干什么?

    “为了更好的延续大汉国祚,老臣恭请陛下,择日增选妃嫔,以延皇室香火。”

    “丞相!”刘禅急忙说道:“朕有皇后即可,国祚延续,不急于一时,如今朕已得一女,况且朕与皇后尚且年轻,将来必然还会有更多的皇子降生。”

    “增选妃嫔之事,朕看还是免了吧。”

    刘禅现在还真没想过增加后宫,与张鸳相处这么多年下来,他已经非常满足,还有前世看多了后宫乱斗。

    他是有些害怕的。

    正所谓三个女人一台戏,这后宫的女人要是多了,说不定就整得是乌烟瘴气,现在大汉王朝,可还未到太平盛世之际。

    更何况,在他骨子里,早就根深蒂固的觉得,一夫一妻制,这才是最好的制度,什么三宫六院七十二嫔妃。

    他是真的不想。

    但是——

    诸葛亮突然噗通一声跪匐在地,这可把刘禅吓了大跳,这可还是诸葛亮第一次向他下跪,因为这个时代,人们并不习惯下跪,只有在过些年或者几百年,具体多久,刘禅也不记得了。

    反正下跪这事儿,并不是汉朝的惯例。

    “陛下!”诸葛亮跪匐说道:“帝王后宫规制,乃是祖上制定,陛下是大汉皇帝,后宫怎可只有一人,请陛下应允,增选后宫嫔妃。”

    “请陛下以大汉为重,增选后宫妃嫔。”

    诸葛亮话音刚落,大殿上所有的大臣,尽皆跪匐于地,同时齐声请求说道:“请陛下以大汉为重,增选后宫妃嫔。”

    “请陛下以大汉为重,增选后宫妃嫔。”

    “请陛下以大汉为重,增选后宫妃嫔。”

    “......”

    我的个天——

    看着满朝文武,齐刷刷的跪了一地,就连大殿之外的低阶官员,也是跟着都跪在地上,请求皇帝增选妃嫔。

    刘禅彻底懵了。

    朕不好色,难道不好吗?

    你们这些人,居然逼着朕增选后宫妃嫔。

    当然,他也知道,这些大臣如此恳求。

    也是为了国家着想。

    特别是这种封建王朝,国祚延续,这可是大事情,也是因为这个原因,历朝历代的皇帝们,才会拥有那么多的后妃,无外乎就是想让皇帝多生一些孩子。

    如此皇帝百年之后,或者英年早逝,至少还有人可以继承他的帝位,要不然没有人继承皇位,这国家岂不大乱。

    只是刘禅很疼爱张鸳,曾经多次与张鸳说过,他不会增选后妃,因为他只爱张鸳一人。

    张鸳深受感动,觉得自己是有史以来,最幸运的皇后。

    但是现在——

    看着满朝文武请求,张鸳先是有些惊讶,但是随着大臣们全部跪匐在地请求,张鸳知道,陛下疼爱自己,那是自己的命好。

    但是她不能如此自私,于是就在大臣们全部跪匐请命时,她也从鳯椅上起身,缓步走向台阶,立于朝臣们的前方。

    然后也跟着噗通跪下,说道:“请陛下以大汉为重,增选后宫妃嫔,以延国祚。”

    “......”

    霎时间,整个大殿之上,除了伺候的宫女太监,其余的朝廷大臣还有皇后张鸳,全部跪在大殿上,请求刘禅同意增选后妃。

    而且——

    他们给出的理由,让刘禅根本无法拒绝。

    为了延续大汉国祚。

    这可就不是小事情了,即使刘禅贵为大汉天子,也不能不顾大汉王朝国祚的延续。

    无奈——

    “相父快起!”刘禅快步走下台阶,扶起丞相诸葛亮说道:“朕应了相父便是。”

    “多谢陛下!”

    诸葛亮很高兴,这事儿在成都他提出过一次,那时候刘禅刚登基不久,不过被刘禅以先以国事为重为由推脱。

    但是现在,他必须让刘禅赶紧选一些妃嫔。

    因为刘禅登基也已经好几年了,到现在为止,皇后张鸳也才诞下一位公主,这可不是什么好事情。

    多增加一些妃嫔,或许很快就会诞生一些皇子出来。

    毕竟皇后一人,肯定不如多一些妃嫔帮忙,这事儿来得更快。

    得到刘禅的应允之后,诸葛亮认真的说道:“陛下,老臣与诸位大臣已经商议过,此次将为陛下增选妃嫔十二人。”

    “多少?”刘禅闻言大惊。

    “十二人;”诸葛亮随口说道:“若是陛下觉得人数不够,也可增加为二十四人。”

    诸葛亮的话音刚落,刘禅差点就笑了出来。

    在他的记忆里,诸葛丞相是一位长辈,此时说出这番话来,却让刘禅顿时一惊。

    当然最让他惊讶的,还是一次性要给他选十二位妃嫔。

    “不可!”刘禅赶忙摇晃着脑袋,拒绝道:“并非朕嫌人少,而是十二人太多了;”说着他看了一眼一旁的张鸳,认真的道:“朕以为,即使要增加妃嫔,最多可增加俩人。”

    俩人?

    所有人都是一愣。

    陛下,您是不是傻?

    那个男人,会嫌弃妻妾人数太多的?

    就说在场的这些大臣们,那个又不是拥有三妻四妾,就算是一向高风亮节的丞相诸葛亮,除了正妻黄氏,依然也还有两名妾侍。

    刘禅贵为天子,现在居然只有一个皇后。

    “陛下不可!”诸葛亮拒绝道:“若是陛下不嫌人多,就定下十二位妃嫔,择日老臣便会安排官员,为陛下选妃。”

    “相父!”刘禅虽然一向敬重丞相,但是这一刻,他不得不第一次反驳道:“相父若允,可增两名妃嫔,如若相父不允,朕即刻禅位与相父,相父可自选无数妃嫔以延国祚,朕亦不过问。”

    噗通——

    刘禅这话杀伤力太大。

    诸葛亮闻言当即噗通又跪了下去。

    “陛下!”诸葛亮惶恐说道:“老臣不敢,选妃之事,就依陛下旨意为准。”

    刘禅暗自得意。

    他是很敬重丞相的,但是增选妃嫔,他确实不愿一次性增加这么多,十二个女子,这还得把他累死。

    而且这么多女人跑到后宫里来,那还不得翻了天。

    选择两位,加上张鸳也就三个人,凭借他这些年对张鸳的了解,张鸳一定能够与新增的两位妃嫔搞好关系,而且即使三人闹出些什么小别扭啥的,需要刘禅这个皇帝从中调节,他也能够从容应对。

    若是十二人,他可真的忙不过来。

    想要拒绝诸葛丞相的好心,刘禅自知仅靠好言相劝,必然难以说服,倒不如耍一个小无赖,来的实际。

    反正刘禅本就是丞相看着长大的,晚辈在长辈面前,有时候耍耍无赖,使使小性子,只要他不作,倒也无伤大雅。

    用禅位一说,特别管用。

    诸葛丞相是大忠之人,听到这话,他还不得乖乖妥协,总不能说好啊,你禅位一个看看。

    当然,就算真的让刘禅禅位于诸葛亮。

    他也非常愿意。

    毕竟刘禅作为穿越者,他深知古代帝王,本就是最危险的一个职业,只是他的命好,身边有这么一位大忠大贤的诸葛丞相。

    若是他穿越成为了汉献帝,或者曹奂等,身边要么是曹丕,要么是司马炎这种奸臣,即使不愿意禅位,最后也得逼着你禅位。

    况且刘禅前世还是一个超级诸葛粉,如果可以的话,他还真的愿意把这个皇位,禅让给诸葛亮。

    或许禅让给诸葛亮,大汉可能会走得更远。

    当然这只是说说而已,先不说即使刘禅愿意这么做,然后可以去过逍遥快活的日子,但是他很清楚,纵使他愿意,诸葛亮也不愿意。

    所以,他今天也是为了拒绝选妃人数太多,故意使使小性子而已。

    但是——

    刘禅也知道,这种话自然不能经常使用。

    用得多了,或许会让丞相以为,刘禅是在怀疑他的忠心,这对于一向忠贤的诸葛丞相,或许就是一种伤害。

    其实说完这话,看见诸葛亮噗通一声跪匐在地,刘禅就有些后悔了,他觉得自己的玩笑可能开得有些大。

    只是说出去的话,泼出去的水,想收已经收不回来了。

    只能提醒自己,以后可别再开这种玩笑了。

    散朝之后,刘禅回到后宫,脑子里还想着这事儿。

    因为他依稀记得,至从开了这个玩笑之后,诸葛丞相的脸色就有些僵硬,或许已经伤到了丞相。

    “陛下!”

    张鸳看出了刘禅的不悦,于是问道:“陛下何事烦忧?”

    “唉!”刘禅叹息一声,说道:“刚才朕一时妄言,似乎伤害了丞相...”

    “嘻嘻!”张鸳闻言笑道:“陛下是说,若丞相不允选妃之事,就要禅位于丞相吗?”

    “嗯!”刘禅微微点头。

    张鸳却笑着说道:“陛下此言,确实说得过了,不过梓潼以为,丞相既是长辈,自然知道陛下只是戏言,必不会耿耿于怀,陛下切勿多心。”

    看刘禅并未因此缓和,张鸳于是又说道:“陛下若是忧心,不妨亲自登门,与丞相解释一二,即可解除丞相与陛下之间的嫌隙。”

    张鸳话音刚落,刘禅顿时眉头一展,笑着说道:“梓潼此言甚善,朕这就去趟丞相府,朕还有很多话想要与丞相说呢。”

    刘禅的担心并未多余,散朝之后,诸葛亮一路返回丞相府,但是一直却是愁眉不展。

    他是大汉的丞相,皇帝突然说出禅位一词。

    这事儿恐怕有些严重。

    况且这两年下来,皇帝的改变太大,早已不是他熟悉的那个恭顺的阿斗,陛下现在更加有主见。

    而且做事从不拘于小节。

    兵出子午道等等,都不是一个文弱的人,能够做得出来的。

    还有就是,陛下训练的新军。

    诸葛亮一路上,想了很多很多。

    现在的大汉,刚刚占据关中,朝廷可容不得纷乱,特别是君臣之间若是产生嫌隙,那对大汉王朝,可将是灭顶之灾。

    只是,让诸葛亮意外的是。

    就在他刚刚回到丞相府不久。

    “丞相!”

    一个小厮急匆匆的从外面跑了进来,说道:“陛下驾到。”

    “陛下?”

    诸葛亮顿时一惊,这才刚刚散朝不到半个时辰,虽说皇宫距离丞相府并不远,仅仅一街之隔。

    但是陛下怎么突然跑到丞相府来?

    只是皇帝已经来了,他也顾不得多想,赶忙出门前去迎接,只是他刚从内堂出来,刘禅已经从外面走了进来。

    “相父!”

    刚一见面,刘禅便呵呵笑道,然后向诸葛亮行了一礼。

    此时的刘禅,与诸葛亮熟悉的刘禅无二,顿时让诸葛亮放松了许多,他恭敬的回了一礼:“老臣见过陛下。”

    “相父快些免礼!”

    “谢陛下!”

    诸葛亮谢恩后,便将刘禅迎入内堂。

    “相父!”刘禅刚一坐下,便笑着说道:“今日朕在朝堂之上一时戏言,望请相父切勿多心,朕真的只是一时戏言耳。”

    正所谓人与人之间,难免会生出嫌隙。

    但是只要把话说开了,也就没什么大不了的。

    况且刘禅是诸葛亮看着长大的,多少还是了解他的脾性,小时候他时不时也会使使小性子。

    此时专程跑到相府来解释,诸葛亮心中的困惑,顿时也就化解了。

    因为他知道,刘禅一直视他为长辈,对他很是尊重。

    作为长辈,又是臣下,自然不能与晚辈还有君主去过多计较。

    只要陛下不怀疑老臣即可。

    解开了诸葛亮的心结,刘禅自然是大喜不以,作为大汉的皇帝,他现在还有很多事情,还需这位忠贤的丞相尽心辅佐。

    也只有丞相安心的治理大汉,他这个皇位,也才能安安稳稳的坐得更加久远,可不能没事给丞相制造一些不必要的负担,让丞相因此分心。

    大汉王朝,现在可经不起任何的折腾。

    当然,刘禅亲自来到相府,除了为化解自己一时失言的误会之外,他这次来还有很重要的事情,要与丞相诸葛亮交流。

    ......

    ......

    ps:此前有书友嫌弃在下的章节太短,今儿特别为各位奉上一个万字大章......

    。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