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知朕者,董卿也(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nbsp;这些人在历史上,并未记载他们如何争斗,那只是因为,这个大汉王朝的几十年间,不断的北伐,致使战争的事情掩盖了朝堂上这些纷争而已。

    当然,刘禅也并非想要将这份纷争,给他们端到桌面上来。

    他也只是想让这些大臣们知道。

    朕——是大汉天子,也是一个有想法的皇帝。

    得到董允、谯周等人的支持,刘禅很满意,当即宣布道:“从今往后,但凡朝会,文武百官,皆需站立,不在单独设座。”

    蒋琬很无奈,丞相不在,小皇帝又带着在关中,打了大胜仗的光环,现在又有这些大臣支持,他也只得妥协。

    散朝之后,刘禅满心欢喜。

    只是刚回到后宫,太监福安便告诉他:“陛下,诸葛都尉回京了,正在宫外候见。”

    “伯松回来了?”刘禅惊喜问道。

    “是!”福安肯定的回答道。

    “去,传他到御书房见朕。”

    “诺!”

    福安应诺离开,刘禅也顾不得与张鸳叙话,便又去了御书房。

    少时——

    御书房内。

    “伯松!”刘禅指着一旁的木椅,道:“伯松一路辛苦,快坐下说话。”

    咦!

    诸葛乔这才发现,御书房的陈色,发生改变。

    刘禅的御案,升高不少,他也不在是以前那样跪坐,而是很轻松的坐在一把木椅上。

    在御案前方,还摆着两排木椅。

    “谢陛下!”

    诸葛乔行了个礼,在一旁的木椅上坐下,只是他的屁股刚落到木椅上,刘禅便有些期待的问道:“关中战事如何?”

    他是真的很关心这件事,离开长安也快三个月时间了,他离开长安时,只有长安周边的小县城,基本上都已经归降大汉,但是关中还有很多的郡县。

    “回陛下!”诸葛乔说道:“臣临走时,关中诸县,基本上都已经归降我大汉;”说着他眉头微皱,看样子似乎并不激动,刘禅急忙问道:“莫非还有郡县,不愿归降?”

    刘禅话音刚落,诸葛乔肯定的点了点头,道:“就连此前还未归降的广魏郡、陇西郡都已经归降;”说着他顿了一下,说道:“却有陈仓一城,依然还在坚守,誓死不肯归降。”

    “陈仓?”

    “郝昭?”

    刘禅当即脱口而出,那诸葛乔点头确认道:“正是此人,家父也曾遣郭淮将军劝降,但是那郝昭不但不肯归降,反倒大骂郭淮叛国。”

    汗——

    广魏郡、陇西郡归降,这并未让刘禅觉得意外,因为历史上本就有过记载,当初诸葛亮兵出祁山,很快南安、天水、安定三郡皆降,只剩下广魏郡与陇西郡,还在坚守。

    不过,他们坚守,并非就那么忠心于曹魏,只是他们担心曹魏的援军及时赶到而已,陇西郡太守游楚曾明确告诉诸葛亮,只要汉军能挡住曹魏援军,不出一月他们自然就会归降。

    历史上的第一次北伐,因为曹魏反应迅速,很快张郃的援军就兵临陇西,后又因马谡痛失街亭,从而导致丞相第一次北伐失败。

    现在汉军不但挡住了曹魏援军,而且整个关中现在都已经尽归大汉,他们选择投降,也就不足为奇。

    只是刘禅没有想到,即使整个关中,都已经归降大汉,镇守陈仓的郝昭,居然还在坚守,拒不投降。

    ......

    ......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