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0章 大大改观(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sp; 印象中的巫雄是个穷山恶水之处,  不想入城后所见所闻却打破了这种认知。

    一路行来,  所看到的是宽敞干净的街道,  途径的集市也欣欣向荣,沿途行客脸上皆是一副或昂然或闲逸之态——穷山恶水岂能养出这样的百姓?

    “这果然是萧霸王治理的?”萧霸王当真转了性?

    钟媄道:“萧霸王是没有那么不堪,  但主要还是我表嫂调理得好!”

    去岁织锦会上,  借着姜佛桑这座“桥”,两人破冰成为了点头之交。自那以后每每碰面,  钟媄总要夸一夸她的好表嫂,  话里话外不忘强调她才是最亲近那个。

    何瑱觉得她幼稚,一如既往隐晦地给了她一个白眼。

    钟媄大度,  不爱跟小心眼的人计较,正要带人入衙,注意到照壁两侧多了两个八角小亭,亭前围了不少百姓。

    走近一看,注意到两个亭子各悬了一块匾,一个上书“旌善”,一个上书“申明”。

    所谓“申明”,即申明教化,惩莠显恶。亭中心立一石屏,足有一人高,其上挂着一块木制黑漆的木板,称“板榜”,衙署会定期公布本地恶人恶事以及相关惩处,所以百姓又称之为“黑榜”。

    上了黑榜的人,在衙署的刑罚结束以后,还必须接受乡里的管制与监督。如改恶从善,两年无再犯,方可由乡里申报、衙门验实,而后除其名;若时限未满却有善事可称者,则可将功赎罪,提早除去恶名。

    石屏四周有栅栏阻隔,使观者可望而不可入,以防坏人涂抹篡改。

    旌善亭的功用与申明亭恰相对应,同样立有石屏,只是石屏上悬的是红漆板榜,专门用来表扬本地的好人好事。

    如知孝悌、修桥路、救急难,解纷息讼、化盗为良、赈饥施药,  以及施棺木葬无主之骸、拾遗金而不取等。以期达到净化风俗人心、引导百姓趋善避恶的目的。

    钟媄嘀咕:“上回来还没有这两个亭子,真是一天一个样儿。”

    何瑱还注意到,衙署两侧八字墙上也张贴着各种各样的告示。一部分是传达朝廷和州郡的告谕,  更多的是本县长官发布的告示和禁令。

    走近细看,  有“严拿逃凶逸犯示”、“禁止地棍横行侵扰示”、“禁止土妓流娼窝匪示”等等,  全落的是萧元度的大名,偶尔也会与别人联名。

    譬如其中一份“严禁聚众械斗示”,最后的署名就是:县令萧元度、县丞程平、县尉孙盛、主薄洪琏,从一把手到四把手的大名都给写上了,可见重视。

    需要张贴的东西太多,连衙署大门前那堵照墙也派上了同样用场,并且因为其处于可供通行的街道上,更方便大家驻足仰观,是以每天都有人群聚集在此看布告、读判词。

    如今照墙两侧又多了申明亭和旌善亭,就更热闹了。

    告示也好,黑红二榜也罢,许是为了便于民众阅看和理解,既无华丽辞藻也无飞扬文采,用词直白浅近,无一字赘言。

    虽然布衣中识文断字者少,总也是有的。只需有一人将文告内容大声念出,其余人也便知晓了。

    每日还会有一名书吏在此值守,实在无人识字便由他代为诵出,百姓如有疑难也可找他询问。

    何瑱将这些看在眼里,心里最后一丝怀疑也淡了,对萧霸王治下的巫雄县大大改观。

    。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