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 火质理论和气尘理论(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
    薄珏摇头:

    “那为何物品中的火质和水神能够加热之后分离?”

    宋应星:“物品之中只有水意,并无水神。”

    薄珏眼睛放光道:

    “按长庚兄所言,水意和水神为不同,那可否从空气中提炼出纯粹之水神?”

    宋应星瞠目道:

    “虚空之气,无形无色,水神混在其中,如何能提炼?即便提炼出来,又如何能区分?”

    薄珏说道:

    “要说如何提炼,确实棘手,但要说不能区分,却未必。若是提炼出水神之气,能使得物品更剧烈燃烧,那便多半是了,若是收集这气,将烛火放于其中,并不能燃烧,那便是不含水神之气了。”

    宋应星皱眉道:

    “即便真能分离收集纯粹的水神之气和不含水神之气,密封在泥罐之中,将烛火放入,却也看不见究竟是否燃烧。”

    薄珏道:“这个容易,用玻璃做成密封瓶罐,便可看见。何况就算看不见,烛火燃烧过还是立刻熄灭,在取出蜡烛后,也一目了然。”

    朱由检听到这里,觉得这两人的讨论,已经越来越逼近核心了。

    看来还是要让格物学爱好者在一起讨论,互相辩论问难,才能激发出火花,逼近科学突破。

    光是宋应星一个人自说自话,他提出火质说,空气里水神吸引火质的假说,虽然是不错的理论,但也仅限于纸面空谈而已。

    薄珏这么一逼问,就能逼着宋应星去做实验,更深入的完善理论了。

    他决定先叫停这个讨论,他接下来要谈宋应星说的第三件事情。

    其实这第三件和第二件有密切关系,甚至可以说就是和火质说的进阶学说有关,对燃烧原因提出一个更彻底的解决。

    于是说道:

    “两位先生对此问题讨论得很不错,不妨先放一下,待以后,再做实验切磋。”

    薄珏、宋应星这才想到刚才讨论得热火朝天,有点把皇帝晾在一边了,连忙称是。

    朱由检继续说道:

    “朕看宋先生的《气论》中‘水尘三章’中的论述,也引人深思。先生在其中提到‘水死’,‘气死’,可否再详细解说一下。”

    宋应星道:

    “这鱼虽然在水中,但这水也需和空气相通,这水中之鱼才能活。臣在《气论》中也提出一个实验,若是以器皿装水,水中有鱼,然后将此器皿四面上下都密封不透气,过几个时辰打开,再查水中之鱼,则鱼已死。可见这水若不与空中之气接触,便是水死,水死之后,其中之鱼也必死”

    朱由检点头道:

    “对,先生的原话是说‘鱼育于水,必借透尘中之气而后生。水一息不通尘,谓之水死,而鱼随之。’朕觉得疑惑的是,先生在这里说的‘尘’究竟是何意?难道是空气之中弥漫的灰尘么?”

    朱由检这么说,自然是故意装糊涂,他希望借着让宋应星解释这‘尘’的概念,能激发他更深入的思考。

    宋应星摇头道:

    “臣说的这尘,绝不是灰尘之尘。臣以是虚空之中的微小之粒,平常肉眼难以看见,臣称之为‘元气自有之尘’。臣猜测在空气之中,若有这元气自有之尘,则此空气为活气,人呼吸此活气,方可以活。若是水与此元气自有之尘接触,此水方为活水,鱼在水中方可以活。

    “若是这空气中元气之尘耗尽,人虽然呼吸空气,也必死无疑。陛下若不信,可以实验。让一死囚坐在一小阁之中,小阁四周都用油纸糊紧密封,不得让外界丝毫空气流入阁中。等待三顿饭的时间,再打开小阁,查看阁中之人,则其人必死。”

    他说到这里,薄珏皱眉道:

    “长庚先生,你当真做过这等实验?那未免太过残忍。”

    宋应星连忙摇手道:

    “子珏当我是杀人的凶徒不成?吾只说道理如此。不用人,也可以用鸡鸭猫狗,也是一般的。

    “吾是以猜测这虚空之中必定有某种元气自有之尘,通入水中,可以使鱼活,流动于空气之中,可以使人活。活物须臾不可离此尘也。”

    朱由检心想。

    宋应星说的这个元气自有之尘,其实已经相当于后世的氧气的概念。

    从氧气是微小的分子组成而言,用‘尘’蕴含的微小颗粒之义来命名,倒也并非没有道理。

    他决定再引导一下宋应星,于是问道:

    “宋先生说的这元气自有之尘究竟是何物,能否从这周遭空气中提取出来?”

    宋应星说道:

    “臣以为这元气自有之尘乃是空明之物,与吹扬灰尘之尘,本相悬异,把之无质,即之有象。不过人却也可以看见。”

    薄珏顿时来了兴趣,眼睛发亮道:

    “长庚先生说人就凭这双肉眼,也能看见你说的元气自有之尘?”

    宋应星肯定地点点头,说道:

    “当日光射过明窗,人迎着日光看去,便可见到有微小之埃悬浮空中,风至扇动,或如流水之西东。世人见之,误以为是灰尘之尘,以某观之,其实当是元气自有之尘也。”

    薄珏听了瞠目以对,也不知道该不该相信宋应星的话。

    宋应星说的这种明亮日光照耀的窗户下,可以看见空中悬浮的微笑颗粒,他自然也是见过的。

    但要说这就是宋应星宣称的能让生物活命的元气自有之尘,他确实难以置信。

    朱由检当然更是苦笑。

    宋应星已经从日常生活的观察中,有了对空气中存在氧气的天才设想,但对于这维持人和动物生命的元气自有之尘具体表现形式是什么,终究还是糊涂了。

    其实宋应星离真正发现并确认氧气只有一步之遥。

    只要启发他这所谓元气自有之尘,实质就是他前面说的能引动物体燃烧,释放火质的’水神’

    这元气不尘不仅能让动物呼吸活命,也能维持住燃烧。

    那就离发现氧气只隔着一层纸。

    这可不需要他透露后世知识,完全是历史上宋应星本来就已经走到这个门槛上了。

    。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