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不同意内阁对郑芝龙的处置提议(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p;   后金当初是怕驻守广宁导致兵力分散,老巢空虚,被毛文龙乘虚而入,也担心后勤补给难以维持。

    连距离后金更近的广宁,他们都无意占领,更别说锦州和宁远了。

    对后金来说,现在这些问题依旧存在。而且明方大力支援东江之后,后金更不敢分兵占城。

    朱由检对内阁的安排表示完全赞同。

    内阁汇报的下一个议题是郑芝龙。

    说是郑芝龙虽然投降,但对其忠诚还是不能完全保证。

    原先隶属郑芝龙集团的一些海盗,例如周三老在浙江沿海抢劫。

    朱由检对郑芝龙还是比较了解的。

    郑芝龙万历三十二年生(1604年),现在应该是二十四岁。

    少年时去澳门投奔母舅黄程,学会葡萄牙语和西班牙语。

    后来追随大海商兼大海盗李旦做事,在日本和台湾之间来往。

    并且在日本平户岛娶了日华混血的田川氏为妻。

    天启四年到天启五年间,在台湾,给荷兰东印度公司充当翻译。

    李旦死后,郑芝龙继承李旦在台湾的基业,崛起成为实力雄厚的海盗之一。

    从天启六年开始,郑芝龙带领船队从台湾出发袭击福建、广东沿海。

    并且乘福建发生旱灾饥荒,招募大量灾民,扩充实力。

    和其他海盗不同,郑芝龙的海盗军队并不肆意烧杀,甚至对抓获的明军败将,也不杀害。

    从一开始他的策略其实就是通过袭击沿海,彰显自身实力的方式,引起明朝对他的重视。

    而崇祯元年,也即是今年七月,郑芝龙终于接受招抚了,被授予福建抚夷守备。

    当然郑芝龙接受招抚的目的,其实也是为了借助明朝官方的声势,进一步扩大自己实力,消灭与他竞争的其他海盗,比如李魁奇、杨禄、杨策、钟斌、刘香。

    李魁奇、钟斌之类也接受明朝招抚,但因为郑芝龙排挤,降而复叛。

    被郑芝龙打着明朝官方的旗号,一一消灭。

    其后郑芝龙又在崇祯六年金门料罗湾海战中大败荷兰舰队。

    两年后又彻底消灭刘香集团。

    此后郑芝龙家族基本垄断了大明到日本,大明到东南亚的海上贸易,据记载,当时所有在这海域贸易的商船,都要打上飞黄旗号,郑氏令旗,才能平安做生意。

    巨额海上贸易利润被郑芝龙家族垄断,郑家“岁入以千万级”

    郑芝龙成为名副其实的海上霸主。

    只可惜最后郑芝龙打错算盘,投降满清,被劫持到北方。

    这个让西方殖民者望而生畏的海上军事商业集团也随之瓦解衰落。

    陈仁锡、徐光启对郑芝龙的看法是此人私欲极重,名义上归顺,实际上只是为了自己私利。即便打击其他海盗,也不过是为了自己垄断海上贸易。

    朝廷实行战时新政之前,财政收入不足,对付后金都焦头烂额,无力在东南投入。

    对郑芝龙这类海盗,确实只要招抚过来,不再抢掠,让他去消灭其他海盗,也就满意了。

    不能像对待其他官兵一样,随意支配调遣。

    但由此带来的隐患是东南军政财税,会越来越被郑芝龙所操控垄断。

    朝廷无法控制。

    这郑芝龙会成为独立一方的军阀,越往后,朝廷越难管制。

    现在既已实施新政,财政收入宽裕,可以考虑派遣能干官员,在东南沿海打造一支真正隶属于朝廷的强大水师海军,以此震慑东南。

    对郑芝龙的管束也可加严,对其下属军官可调派往其他地方效力。

    若是郑芝龙能乖乖听命,不敢违抗,那是最好。

    如果违抗,则予以军事打击,彻底将其势力收归朝廷所有。

    而海上贸易的利润,也可以收归朝廷。

    至于打造东南新水师的官员,他们推荐现为户部右侍郎的南居益。

    南居益曾经在天启三年,担任右副都御使,巡抚福建,击溃红毛海寇(荷兰军队)。

    闽人纪念其功德,在澎湖为其建立生祠,是一个干才。

    南居益有海事经验,和郑芝龙的前主人大海盗李旦也打过交道,在海寇中也有威信,可担当此任

    朱由检沉吟片刻后,否定了这个提议。

    他觉得目前就让郑芝龙发育壮大也不妨。

    郑芝龙所具备的一些特点,是明朝文官所不具备的。

    光是对荷兰、葡萄牙、西班牙的熟悉,并且掌握对方语言,这一点就是文官所没有的。

    至于海上贸易的丰富经验,更是南居益这样的官员不可能具备的。

    郑芝龙现在是一头正在发育的肥猪,就算要杀猪取肉,也为时过早。

    就先让他发育壮大,顺便也可以培养大量的海上军事人才,贸易人才,和西洋殖民者打交道的人才。

    等到大明把后金扫灭,挟此威势,回过头来对付郑芝龙,让他让出部分海上贸易的权利,分割瓦解其势力,也为时未晚。

    更何况大明的海上力量,就以现在而言,也并非就郑芝龙一个。

    毛文龙东江同样是海上力量。

    扫灭建虏后,以郑芝龙的欺软怕硬的性格,他面对大明朝廷的军威,估计没有胆子敢于强硬对抗。

    又何必现在对他过早动手?’

    甚至到那时候,可以给郑芝龙指点一条明路,让他带着郑家势力,直接去攻占被荷兰、西班牙殖民占领的印尼、菲律宾等地。

    朝廷甚至还可以资助郑芝龙。

    这样对郑芝龙和大明来说是双赢的局面。

    更甚至可以让他走得再远点,带领大批移民去澳大利亚发展,还怕郑家没有发展空间么?

    以后大明处罚文官,也多了一个流放地点。既避免施加死刑,又能传播儒家教化于海外,岂非一举两得。

    相信到时候郑芝龙会乐于接受的,当然他不接受也没有其他选择。

    不过要更好实现对郑家的操控,有些事情不能不提前着手。

    按朱由检知道的信息。

    郑芝龙的日本老婆田川氏在天启四年生下长子郑森(郑成功),在崇祯二年生下次子七佐卫门。

    此外郑芝龙在日本还有一个女儿,具体是不是田川氏生的就不清楚了,有说是私生女。

    这个女儿,是个教徒,在崇祯八年为躲避日本迫害,逃到澳门,嫁给了一个葡萄牙人罗德里格斯。

    。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