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让不说实话的刘兴祚独当一面(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他这是反将朱由检一军。

    赌的就是皇帝不能杀他了。

    若是杀了他,显然会彻底堵住了还在建虏治下的汉人将官投向大明的出路。

    朱由检皱眉,以他原先的估计,刘兴祚应该还是真心归向明朝的。

    历史上他后来也确实就是和后金兵战死的。

    之所以没有完全说实话,可能顾虑说后,反会引起不必要猜疑。

    即便毛文龙能不在乎,东江其他将领士兵也会有想法。

    现在,自己已经用清实录的记载来逼问了,为何他还是不肯说实话呢?

    难道和自己原先估计的不一样,他真的就是要当后金奸细,要设法除掉毛文龙。

    后来在关内战场上战死,只是一起意外,没有和后金军兵沟通好?

    朱由检也有些不能完全确定了。

    面对刘兴祚的反将一军,他皱眉思索。

    现在要杀刘兴祚,当然不行。

    那引起的后果并不好。

    正如毛文龙说的那样,即便刘兴祚真是后金派来的奸细,也应该争取把他策反过来,而不能一杀了之。

    但要说就此表示信任,听之任之。

    也同样存在巨大风险。

    光是现在所知,连刘兴祚在内,到东江的刘家兄弟,就已经有五个之多了。

    再加上他们带过来的八百鞑兵。

    这是一股不容小觑的力量。

    如果仅仅是作为东江助力,当然没什么。

    但要是在岛内生乱,那就连毛文龙也未必完全有把握能控制住。

    而且毛文龙要控制,也是通过刘兴祚,这等于把主动权交给了刘兴祚。

    还有即便他们是真心归正,刘家兄弟在后金时期也当过不短的汉奸头目,刘兴祚更是在建虏侵占辽东之前,就已经是那边的人了。

    许多时候建虏的暴虐政策,正是通过刘兴祚这样的汉奸推行下去的。

    辽民对他们不可能没有敌视甚至仇恨。

    这和其他东江官兵的来源并不完全相同。

    双方之间,很容易产生隔阂冲突。

    毛文龙死后,刘兴治策动叛乱,杀死陈继盛等将官,就是明证。

    所以任由刘家兄弟就这么在皮岛,在东江。

    朱由检也绝不放心。

    关键的问题还是在于对刘兴祚这个人的判断上。

    你要说他投向明朝,完全是假的,就是死心塌地为建虏效力。

    这显然不可能。

    你要说他就是全心全意弃暗投明,没有自己的小算盘,这也不太现实。

    关键的问题还是在于既能利用刘家兄弟的能力,又不至于让和他们和其他东江将官之间发生内耗。

    朱由检思忖片刻之后,终于有了主意。

    他直视着刘兴祚的眼睛,说道:

    “不错,你在皮岛,朕确实不信任!”

    刘兴祚听到这话,心中生出凉意。但面色却并未因此有任何改变。

    他原本就觉得自己是赌徒,赌输了,他也认。

    毛文龙则心中一惊,刚想要出言为刘兴祚求情。

    朱由检却已接着开口道:

    “不过若是只有完全信任之人才能用,只怕天下无多少可用之人。朕不相信你这次投奔皮岛,建虏毫不知情。但朕同样不相信你会不顾自己利害,死心塌地给建虏效力。”

    “只要能打击建虏,即便是原先大明之敌,朕都不妨利用。更何况你并非大明之敌。”

    “朕知道你从小也读过圣贤书,你对从小掳掠你离家的建虏,又岂会没有厌憎。

    “你目睹建虏屠杀之惨,又岂会没有愤恨?

    “你在虏地媚奴自保,又岂会不觉得屈辱?”

    “朕可以不相信你对大明如何忠诚,但至少可以相信你在有利可图的情形下,会乐见建虏被扫灭。”

    朱由检这几句话一说,刘兴祚原本绷紧的身体,微微松弛下来,原本紧张的眼神,此时露出兴奋的光彩。

    显然他觉得朱由检的话,确实说到了他的心坎里。

    “你们刘家兄弟个个都是人才,又在虏地那边多年,熟谙虏情。就算你们现在真的还给建虏死心效力,就如毛帅所说,也要争取到大明这边。更何况你们未必还给建虏效力。

    “朕给你们一个尽情施展才能的机会,尽可能不束缚你们的手脚,让你们助力灭虏,也无后顾之忧,受人压制之苦。如此无论你们这次从虏地出来,是不是和虏酋有过什么协议,朕都不担心你们愿意再回到虏地,寄人篱下,受建虏欺压之屈辱。”

    这话让刘兴祚眼中的光芒更亮。

    原本他觉得皇帝能不再追究自己从虏地逃出的细节,就已经是超出预期了。

    而现在听皇帝的意思,是要给他们兄弟几个更大的权力和职位。

    难道皇帝是要让自己能和毛文龙在东江分庭抗礼。

    毛文龙这时也有些好奇,也有些不安。

    他是主张宽待刘兴祚的。

    但如果说皇帝要提拔刘兴祚,分自己在东江的权力,那就未免弄巧成拙。

    毛文龙倒不是觉得这样自己利益受损,而是这么做对东江抗金大局其实也并没有好处,大部分东江官兵也未必心服。

    朱由检看出两人的兴奋和不安,继续解释道:

    “朕思量,若刘氏诸位兄弟都挤在皮岛,未免施展不开,和东江已有将官也容易龃龉冲突。

    “恰好鲜国就要受大明监护。鲜国和建虏接壤的有两个道,南边是平安道,北边是咸镜道。”

    “这平安道靠近东江,监护之后,毛帅可直接派人镇守管理。这咸镜道在北,距离东江颇远。

    “咸镜道本是我中国之地,建州左卫初设场所便在咸镜道东北沿海的镜城,其后建州左卫搬迁至会宁,也在咸镜道边境。”

    “这咸镜道至今仍有不少夷狄渔猎部落,朕打算让你们刘家兄弟管理这咸镜道,你带来的上千部落鞑兵,也更容易安身。此外从道内百姓和部落夷民中编选出一支劲旅。汝跟随老奴多年,对老奴选兵练兵之法,也必熟知。咸镜道地域之大,人口之多,比之老奴当年起家时,也不差多少。汝等还有我大明源源不断的军饷和物资支援,若能把咸镜道管好,当可练就一旅雄师,对建虏造成巨大威胁。”

    “朕决定设立咸镜镇,就任命汝刘兴祚为咸镜镇总兵兼大明驻咸镜监护分使,你的诸多兄弟是当副将,还是参将、游击,你可以自己决定,然后上报朝廷批准。”

    。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