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三章,大兵压境(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公路上形成了个一字长蛇。并且这只贪吃蛇战斗力不容小觑,绝对可以将沿途的猎物一口吞掉。

    在步兵第十三联队行进的前路上,是日军战车教导旅团。

    接近百辆坦克战车,已经先一步出发。

    在山西的地界上,就是当年日本人打过来时,都没动用这幅恐怖的架势。

    阎锡山还不配!

    打八路军是值得的。

    经历了惨痛的教训,日军完全把八路军当成了劲敌。

    可以说不如此,不足以对付八路。

    在井陉县城外在野地里,被派来监视日军的情报小组。

    他们通过望远镜看到公路上浩浩荡荡的行军队伍,掀起的尘土形成了一条土龙,顿时惊得浑身战栗。

    “快,快发报,井陉县的日军倾巢而出,往北去了!”

    杨树湾的八路军总指挥部。

    得益于电报的通讯速度,日军刚刚出动不久,便得到了消息。

    参谋根据情报迅速的在图上作业。

    老总背过手来皱着眉头,思考日军大兵压境,究竟会往哪儿打?

    除了那些县城,在八路军农村的根据地,缺乏有价值的目标。

    手里捏着钢笔的刘师长发表看法说:

    “我认为,咱们的反间计应该是起效果了。那么大一个兵工厂的建立,日本人要是能坐得住才怪了。”

    通过日军拉拢下水的叛徒,他们把兵工厂的情报,进一步透露给了日军。

    包括机械的数量,安装工程师的人数,准备招募工人的数量等等。

    这一切都显示,兵工厂是确实存在的。

    而且是正在建立当中。

    副参谋长颇为赞同的说:“除此之外,包括咱们总部,都可以在日军进犯时,迅速撤退避其锋芒。

    日军的目的昭然若显,绝对是兵工厂!毕竟那么多机械想要搬运走,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说的对,最少有八成的概率。”老总也是那么想的。

    只是出于谨慎的态度,他还是多加思考了片刻,将其他的可能性一一排除。

    兵工厂的消息,是他们化被动为主动透露出去的。

    总部自然是有一定准备的,要围绕着兵工厂,跟日军打一场大决战。

    只有把日军打的疼了,打怕了。

    这以后才不会有事没事的来找兵工厂的麻烦。

    工人生产武器,总归需要一个安稳的环境。

    作战参谋结束了图上作业,站起身来郑重的汇报道:

    “报告首长,根据日军先头部队乘卡车前进的速度来看,他们最迟明早就可抵达兵工厂的外围。”

    兵贵神速,打仗大部分时候速度很重要。

    一听日军明早就能赶到,三位首长不禁都皱起了眉头。

    日军得到情报后反应的速度太快,这赶路的速度也出乎意料,比以前步兵前进快几倍。

    总部调动的其他作战部队都还在路上,没有赶到预定的位置。

    此时若是让日军迅速的赶到了目的地,那这一仗就不好打了。

    老总缓缓道:“必须得派人阻击一下敌人,把时间拖到后天。”

    刘师长立马给出了方案:“立刻派公路沿线的游击队县大队,炸毁沿途的桥梁。

    在公路上布置的地雷。

    还得派一个主力团,占据险要位置打一场阻击战,拖延时间顺便挫一挫日军的锐气。”

    炸毁掉沿途桥梁和布置地雷,就能给正在行进路上的日军造成许多麻烦。

    也给八路军争取到调动部队的时间。

    派遣主力部队打阻击战,也是很有必要的保险。

    把日军最终抵达战场的时间,控制在八路军的手里。一定程度上拿到战争的主动权。

    副参谋长皱着眉头,非常悲观的说:“

    日军第六师团是甲种师团,上百辆卡车运送的一个步兵联队,战斗力绝对不容小觑。

    我们必须派出久经考验的老部队才行。”

    甲种师团的满编步兵联队三千八百人,轻轻松松能打垮中央军两个师。

    没有换装前的八路军步兵团,在这样的敌人面前就是一盘菜。

    也就是现在有了新武器,腰杆子硬了,才敢跟他们碰一碰。

    老总脑海中思索着合适的对象,突然开口问道:“七七二团到了没有?”

    “他们都还离得近,应该是到了。”刘师长回道。

    “立即让七七二团准备担任阻击任务,至于他们原来的位置,让决死一纵队的二十七团顶上。”

    老总肃然的下达了命令。

    自有人抄写下来,送到电报房发出去。

    副参谋长建议把情况汇报延安,倒也不是说征询延安的意见才能打,只是这样大规模的作战,还是要说一声的。

    老总同意了,他便亲自去电报房拟写发往延安的电报。

    指挥室里又回到了之前的状态,所有人尽心尽力的忙碌。

    做决定下命令的老总,伫立在地图旁,目光盯着地图上的箭头,在脑海中推演庙算。

    每逢大战,他都是这副样子。

    让别人提建议时只是查漏补缺,在那之前,他都是一个人全部想好了。

    把兵工厂当成一个鱼饵,各部队布置成一个口袋阵。

    待敌人攻打兵工厂挫伤锐气,然后上去分割包围,将其歼灭在野地里。

    这样的计划听上去简单。

    实际上要在具体操作中,要调动几万人的部队。

    会出现各种事情,意外,协调起来真不是容易的事情。

    能达成最终的目的,不使得整个计划变形,确实需要高超的指挥艺术。

    突然,门被推开来,副参谋长急匆匆的走进来。

    “最新情报,东南方向发现大批日军的飞机,正在朝我处飞来。“

    “到底是多少飞机?”从思索中回过神来的老总皱了一下眉头,他必须要确切的数字。

    副参谋长面带苦涩:“大概在六十架到一百架之间,那里的情报人员是突然发现情况的,没有数出来具体的数字。

    我已经通知其他情报小组,有发现立即统计上报。”

    六十架到一百架飞机,老总深吸了一口气。

    这等规模是前所未有的,足以瞧出来日军势在必得的态势。

    关键有两点。

    便携式防空导弹的情报已经泄露,日军飞机会有针对性措施,只要不低于三千米进行轰炸,就拿敌人无可奈何。

    总部的位置估计已经被叛徒暴露了,极有可能成为轰炸的目标。

    迎着刘师长看来的目光,老总沉声的说道:“总部必须立刻转移,以防被日军轰炸。”

    刘师长附和的赞同了,几十架飞机足以进行地毯性轰炸。

    精确度都没有必要,炸弹密度足够强,还在杨树湾就只能等死了。

    。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