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 二更合一(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又要坐实这个冤大头的称呼了。”

    胤禔失笑:“汗阿玛所言极是。”

    ……

    京城中。胤礽看到康熙和胤禔新的书信时,长吁短叹了许久。

    他都做好被人钉在耻辱柱上的准备了,怎么还能变成这样?

    大清在海外变成了“代主施恩的仁慈上国”了?

    康熙本人都被教皇亲自写进了新编的教典里,成为圣人了?

    见游说停战没有效果,胤禔就带着阿哥们重新游说,让各国同意大清建立粥棚,以国王和大清的名义,对平民进行施粥。

    这粥基本都是糠,很少米,有一点点苦涩的盐,还有大把的沙子。

    老实说,非常难以下咽。

    胤禔让会当地语言的人告诉平民们,大清这粥是故意的。

    因为如果是正常的米面,如果不掺杂沙子,根本到不了他们口中腹中。

    西方平民们喝着粥,却泪流满面,认为这些粥是他们喝过的最好喝的粥。

    因为他们平时吃的就是酸涩、坚硬、难以下咽的黑面包。

    有了土豆之后,他们才能勉强算是吃的“精细粮食”。

    但土豆没有黑面包耐储存,抗饿,所以他们在没收成的时候,都是以黑面包为果腹主食。

    他们看着大清人在碗里插了一根叫“筷子”的东西,然后拔掉筷子,把粥递给他们。

    据说,这是大清国赈灾时的规矩。朝廷施粥必须筷子插入粥中不倒。

    他们从来没有见过哪个贵族老爷这样对待过他们,他们都跪在地上感谢上帝。

    胤禔懂很多国家的外语,方言也懂很多,所以他很无语。

    他有点怀疑,自家汗阿玛的目的是否能达到。

    这群人倒是感激涕零了,但他们感激的是他们的“主”,没人感激大清啊。

    哦,他们其实也有念叨大清,但他们念叨的是他们的主派大清来拯救他们。

    胤禔在心里骂了无数句。他就没见过这么离谱的事。

    大清赈灾,那些灾民们可从来不会只谢神灵。

    他们就算喊一句“感谢神灵保佑”,紧接着就会谢谢真正给予他们帮助的人。前面的“神灵保佑”就像是语气词。

    但这群海外的人,他们是真心诚意只感谢他们的主啊。

    胤祉、胤禛、胤祺也磕磕绊绊听懂了这些人的话,也都非常无语。

    这件事……怎么说呢,让人感到非常憋屈呢。

    大清其他负责粥棚的人也勉强听懂了这些人感谢的话,都纷纷叹气。

    他们觉得,这群人是不是没救了?

    算了算了,就这样吧。他们无愧于心就成。

    许多文人一边施粥,一边在心里构思新的文章。

    在乱世中,往往会迸发出最艳丽的文学火花。

    虽然大清不是乱世,但文人们可以在海外寻找灵感。你看,这施粥的过程,不是能写出一百篇传世佳作吗?

    胤礽看到书信中,康熙和胤禔的吐槽,再次苦笑。

    罢了,海外变成什么样子,他关心什么劲?

    他心太小,装进大清人就已经非常困难。汗阿玛和大哥已经尽力,接下来,就让欧洲那些国王操心吧。

    他认为这些事可能无药可救。因为到了现代社会,那些信xx教的人,遇到事也是感谢主。

    胤礽把这些书信给弟弟们,让他们写一千字读后感上交。

    “这些对你们未来出使海外很有用。”

    弟弟们都露出了生无可恋的表情。

    嗯,有用,好有用。

    太子哥哥,你给我们布置的功课都好有用。但我们还是想休息,行不行?

    他们要上课,经史子集不能丢;他们要去朝廷干活,累得脚不沾地;他们还要做太子哥哥额外布置的功课。

    胤礽说,他们不能埋头读书埋头干活,必须要学会总结。

    所以他们要写读书心得,还要写工作报告,

    天啦!我们真的受不了了!

    胤礽微笑道:“不可以哦。如果你们功课做不好,我就会加倍给你们布置功课,取消你们的假期。你们是皇子,未来的亲王,大清的中流砥柱,现在要多学一点,将来才能得心应手。”

    胤俄再次举手提问:“可是太子哥哥,我并不想成为大清的中流砥柱,我只想成为一个纨绔亲王。”

    胤礽脸一沉:“当纨绔还怎么成为亲王?”

    胤俄苦着脸道:“那贝子?实在不成,镇国公也行!或者光头阿哥,不要爵位!反正钮钴禄家有钱,养得起我!”

    在一旁陪着一同做功课,被胤礽当重臣培养的钮钴禄·阿灵阿:“……”

    他现在好想爆捶这个十阿哥。

    虽然钮钴禄家确实不可能不管十阿哥,如果是十阿哥缺钱,钮钴禄家肯定会给十阿哥钱。

    但你能不能这么无耻?!

    胤礽板着脸对阿灵阿道:“孤会让汗阿玛下旨,钮钴禄家绝对不准资助小十!”

    阿灵阿表情严肃跪下道:“臣遵命!”

    胤俄气得对阿灵阿拳打脚踢:“舅舅,你还是我舅舅吗?混蛋舅舅!”

    胤礽把胤俄拦住:“你怎么能踢打大臣!”

    胤俄气呼呼道:“我又没用力!啊,对了,太子哥哥,我恶意踢打大臣,能不能把我关禁闭?”

    胤礽都气乐了:“不能。我会给你增加功课。阿灵阿,看好胤俄!他再顽皮,你就揍他。你是舅舅,是他长辈,可以揍他!”

    阿灵阿起身,拍了拍自己身上被胤俄踹出的灰印子,板着脸道:“臣、遵命!”

    胤禟扶额:“十弟啊,你简直是偷鸡不成蚀把米。”

    胤禌道:“我以为九哥已经够蠢,十哥你只是装蠢。对不起,我错了。”

    胤禟捏了捏拳头,追着他弟弟揍。

    其他阿哥们叹气的叹气,看戏的看戏。

    每天都要来这么一下,他们都快习惯了。

    胤禟和胤禌这两兄弟,真是每天都要上演兄弟阋墙。

    上演完之后,他们俩又勾肩搭背一同回家。

    这难道就是戏本中写的“相爱相杀”?阿哥们最近忙于政务之余,唯一的消遣就是看话本看戏本,脑袋被奇奇怪怪的东西塞满了。

    ……

    胤礽不仅拿这些信给弟弟、重点培养的年轻大臣们当功课,也将信中内容告诉了两个大学的老师们。

    无论是勋贵子弟还是再教育的大臣,显然都应该看一看海外这些奇葩事。

    以前有以史为鉴,现在也可以以海外为鉴。

    胤礽发挥后世应试教育传统,给他们做了多道材料分析题、情景分析题。

    虽然他没考过公,但他经常上网啊。考公一些比较奇葩的题,他都记得牢牢的。

    而且就算没考过公,他高考的时候也会考情景分析和材料分析。

    以前只写文章的那种考试已经落后于时代了,就算是文科考试,我也不会给你们一个题目,让你们写命题作文。

    命题作文变成材料作文不好吗?

    我相信你们都是大清最顶尖的文人,一定没问题。

    朝中大臣们本来想为康熙许久没回来,闹上那么一闹。

    他们甚至都已经串联好,要怎么循序渐进的上折子给太子施压了。

    皇上南巡怎么这么久?怎么还没回来?难道是出了问题?是不是太子你……咳咳咳,臣等可没有说太子您谋夺帝位,只是担心皇上的身体啊!

    太子殿下您要不要也南巡,去迎接皇上?皇上没回来,我们心里不安稳啊!

    他们把一切都谋划好了,太子殿下“啪”地一声拍出好几张试卷,让他们加紧学习。

    这些试卷据说还是皇上亲自出题。

    皇上还在南洋(划掉)玩耍(玩耍)视察,对海外消息非常灵通。

    他看到直亲王、三阿哥、四阿哥、五阿哥送来的书信,十分感慨,于是写了许多道题,考验国内的大臣。

    皇上说,等他回来,会看诸位大臣和诸位勋贵子弟的答卷。

    胤礽道:“你们要努力啊。这是能够让皇父看到你们能力的好机会!只要你们能一鸣惊人,皇父肯定会重用你们!”

    言下之意,如果你们胡乱答题,汗阿玛觉得你们写的就是个屁,那就于仕途有碍了。

    就算你再会写文章,可能也就只能去编一辈子的书或者给康熙的圣旨润一辈子的笔。

    在这一点上,高士奇有话要说。

    高士奇已经很努力了,康熙也真的很喜欢他,但高士奇就只能当个书房行走,只能给康熙润笔,陪康熙写诗,跟着康熙出巡时感叹一下大清的大好河山。

    现在康熙南巡没带高士奇,把高士奇留给太子,高士奇继续帮太子润笔,陪太子写诗……太子不写诗,太子让高士奇教弟弟们写诗。

    高士奇眼泪都流出来了。

    他真的好想成为一个重臣,一个权臣啊。

    他不想成为佞臣幸臣。

    胤礽看高士奇,都有些可怜他了。

    高士奇当初还能和陈廷敬呛声,现在陈廷敬估计都能在后世有单独的电视剧了。

    哦,陈廷敬好像原本就有?

    “高师傅,你努力啊。”胤礽拍着高士奇的肩膀,“一定要让汗阿玛看到你的才华。”

    高士奇哽咽不止,不断俯首:“臣、臣定……”

    呜呜呜,这次我一定要抓住机会!

    br />

    。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