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一更二更(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默不语。

    其他弟弟还不太懂离别是什么,他们只感受到车里压抑的气氛,一个个闭着嘴不敢说话。

    马车轻轻晃悠,胤祉身体跟着晃了几下,终于抬起了头。

    “三哥……”小胤禛难得有说不出话的时候,“你别……唉?”

    小胤禛摸了摸脸。不知道什么时候,他的小脸已经被泪水打湿了。

    胤祉压抑着哭声道:“你不也哭了。”

    小胤禛嘴一瘪,嚎啕大哭:“我要太子哥哥!太子哥哥要走两三年,是真的吗?两三年太长了!太子哥哥又把胤禛丢下了!太子哥哥说好下次出巡一定会带上胤禛啊!”

    见两个年长的哥哥哭了,剩下的小阿哥不管知不知道悲伤,全部被带着哇哇大哭。

    ……

    “哈哈哈哈哈,爷现在是亲王!亲王了!”胤禔拿着圣旨笑得眼睛都眯得看不见了,“还未出宫建府,爷的亲王位就到手了!以后叫爷直亲王!”

    鄂伦岱抱着刀道:“王爷,下官怎么觉得这封号,像是皇上在骂你?”

    纳兰性德和曹寅扶额。这鄂伦岱真是什么都敢说!

    胤禔没生气,他大笑着道:“爷当然知道皇父在骂爷,直,就说爷直来直去,太过鲁莽嘛。但那又如何?他还是给爷封亲王了,哈哈哈哈!爷就希望看皇父看我不顺眼还拿我无可奈何的样子!”

    胤礽一边啃果子一边道:“大哥,收收你的笑声,太嚣张了。虽然咱们两三年后才会回去,但现在在船上的言行还是会被人报给皇父的。”

    胤禔得意道:“两三年间会发生很多事,他们只会报告大事,这点小事怎么会报告给皇父。哈哈哈,爷自由啦!”

    胤礽一边啃果子,一边嘴角咧得老大。

    没错,我自由啦!

    哈哈哈哈,回京前的这几年,我想怎么浪就怎么浪!

    “舅舅说,他们把谈判时间定在年底十二月,也就是咱们腊月时,我们的时间很充足,路上遇到繁华的港口可以停留一两日。”胤礽笑眯眯道,“不过咱们不要下船,免得水土不服。”

    远航最怕的是什么?风暴?海盗?水土不服?

    大清的船队并非跨越大西洋,而是沿着海岸线,即使遇到风暴也能及时返航,并不危险;

    他们的船队到达台湾之后,驻扎在台湾的海军会护送随行,海盗看见他们肯定调头就跑;

    水土不服主要是菌落和气候问题,他们带足了药物和中西名医,并且在到达欧洲之前,不会长期停留在岸上,所以也不惧怕水土不服。

    为了预防疾病,胤礽让侍卫下船的时候要带上面罩口罩,回来必须洗澡,身上所有物品要么焚烧,要么用煮沸的水烫过并暴晒。

    胤礽和和胤禔所乘坐的这一艘船上所有的人,每隔两三日就必须洗澡;如厕和吃饭前都要用胰子洗手。

    胤礽虽然不太懂肥皂配方,但他们有胰子。为了卫生,他们用一艘船专门装胰子和衣物。

    他们还在船上养了猫,以防鼠疫。

    科学的预防和充足的医药,让胤礽有信心应对远航的疾病。

    那么远航最怕的是什么?是坏血病。

    胤禔掏耳朵:“啊,坏血病?你以前提过很多次,现在还提?我耳朵都听起茧子了。”

    胤礽拍桌子:“因为这个很重要,非常重要!”

    胤禔道:“嗯嗯嗯,很重要,非常重要,所以你别说了,被人传出去,咱们的海军就不会那么容易打胜仗了。”

    常泰的海军为什么所向披靡?

    大清的船只和武器顶多和西方海洋强国持平。常泰的秘密武器,就是大清海军的疾病预防措施做得非常到位。特别是坏血病,大清海军中没有一个人得这个“远洋杀手”。

    现在是康熙二十三年,即公历1684年。

    而1740年海军中将乔治率领两千人出征,因坏血病死的只剩下两百人;1770年法国和西班牙组成联合舰队攻打英国,西班牙因组织不利,法国舰队集合后多等了一个月,就有三分之二的人死于坏血病……

    英法七年战争和美国独立战争中,远航的海军大部分死伤都是因为坏血病,而不是战争伤亡。

    常泰这支远航海军满海洋随便乱浪,船员没有一个人得坏血病,这战斗力可不就比其他国家的海军高哥至少三成了吗?

    作为远航军队,常泰怎么在法荷战争中出力?他就只在海上浪,只占据海边港口啊。

    常泰在海船上喝着茶,还在船头夹板上立着密密麻麻的大木桶种着菜,笑看对方海军跟在自己船屁股后面追,追着追着,船员就因为坏血病死伤大半。

    大清舰队怎么不无敌?

    胤礽在船头上也种了菜。

    在甲板上用木桶种菜这个传统,在宋朝时就开始了。

    宋朝海外贸易发达,虽然船员们并不懂什么坏血病,但他们都习惯性地在甲板上用木桶种菜自给自足改善伙食。

    远航无聊,不种菜干嘛?

    因胤礽从小就喜欢在丰泽园种东西,胤禔也很习惯帮他的太子弟弟种东西了。

    他们俩一个松土,一个浇水,伺候完菜苗之后,一日的光阴就耗费了大半。

    因两个皇子都亲自种菜,船上其他人也把种田当成了训练和巡逻之余的爱好。

    中国人从古至今都把亲手伺候花草当做雅事,不像西方人脚上沾了泥就认为自己低人一等。现在他们只是把漂亮的花草,变成了漂亮还能吃的蔬菜。

    大部分勋贵子弟选种的菜的时候都选较为好看的,有的人甚至搬了茶树上船,每天掐点嫩叶子。

    只有鄂伦岱种了一大桶的韭菜,搁了一茬又一茬,每天嘴里都是韭菜味,特别熏人。

    船上种菜氛围浓厚,御医闲的没事干,也要了几个桶种药草。

    特别是胤礽点名一定要多带的黄花蒿,御医们种了好几大桶。

    药材中也带了许多蒿类草药。比如现代研究中具有光谱抗菌作用的艾草。

    未来康熙差点因为疟疾而死,金鸡纳霜成为清穿文必备神药。其实金鸡纳霜具有强大的副作用,青蒿素是比金鸡纳霜更好的对疟疾神器,清穿后去找黄花蒿给康熙泡水就好了。

    古时没有治好康熙,是因为疟疾药方用的是青蒿。而能真正能治疗疟疾的药在桂药、傣药、藏药中有记载,不是青蒿,而是黄花蒿。

    可惜御医看的都是汉家方子,没有相信少数民族的医疗方子,否则康熙早好了。

    黄花蒿不仅有青蒿素,还有黄酮。黄酮及其化合物,是比维生素c更好的对败血病特攻药,绿茶多酚就是黄酮化合物。

    每天喝茶可能对普通士兵来说有点奢侈,但每天喝黄花蒿泡水,这个谁都喝得起。

    胤礽和胤禔现在每日早起一杯黄花蒿茶,苦得一个激灵,立刻清醒,比浓茶好使。

    船队里带了几个西方名医。

    这些西方名医基本都是传教士,胤礽筛选了一下,选择了和法国敌对的国家的传教士,比如意大利、比利时。

    这一船的人基本都会外语。康熙让胤礽带上这群传教士,除了看重他们的医术之外,还想利用他们讨价还价。

    他们自己心里也藏着盘算,希望和祖国的贵族联系,在谈判上误导大清,为自己的祖国谋夺利益。

    胤礽明白他们的盘算。

    康熙朝打赢沙俄之后,在《尼布楚条约》中吃了大亏,就是因为以索额图为首的大清谈判团,被传教士坑了。

    胤礽这一辈子中,大清提前对沙俄开战,抓了几个上蹿下跳不安分的传教士,传教士们安分了不少。

    不过这群人不会消停。在原本的历史中,传教士甚至会介入康熙晚年的九龙夺嫡。胤礽对他们充满警惕。

    所以败血病的事,胤礽没有公开黄花蒿和茶叶的作用,只归结于新鲜的食物。

    其实这个时代,欧洲人已经知道只要食用新鲜的蔬菜水果就能预防败血病。但因为远航途中新鲜的蔬菜水果金贵,而船员低贱易得,所以他们不但没有推广,还大肆宣扬外来的水果蔬菜是败血病的元凶。

    甚至到了1768年,英国海军吃够了败血病的苦头,也死死压着这件事,找皇家科学院的专家们出示了一份“包括柠檬汁在内的新鲜蔬菜水果食物对败血病无效”的研究报告。

    直到1780年,英国海军实在是死不起之后,才承认这件事,并给海军船员们每天配备小半杯柠檬汁。

    所以胤礽不担心这群传教士知道新鲜蔬菜水果能预防败血病之后,西方的海军就会给低贱廉价易得的海员们配备新鲜蔬菜水果。

    至于晒干的茶叶和黄花蒿,这不是和海员们吃的腌菜干菜差不多吗jpg?

    传教士被安排在胤礽和胤禔船上。

    他们每日出舱,看着大清的贵族们悠悠哉哉地在夹板上种菜,让整艘船郁郁葱葱,看得就像是某个风景名胜似的,都惊叹不已。

    惊叹之余,这群人又有些鄙视大清的贵族,认为他们居然自己种菜,实在是不成体统。

    同行的汉臣听到这群传教士嘀嘀咕咕,都露出不屑的神情。

    汉臣的确在心底也有些鄙视大清这群泥腿子贵族,但他们鄙视许多方面,绝对不会鄙视种菜。

    热爱伺候田地,这是满人贵族入关之后,逐渐变得文明的体现。

    从古至今的文人雅士,哪个不写一两首自己耕种的诗词?耕读世家,也一直是文雅的代称。

    即便是高门豪族,他们也会在庭院里开辟一两块自己种的地,是以附庸风雅。

    br />

    。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