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 一更二更(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历,对华夏各地的见解只是来自于书籍。

    唐甄的出现,正好补足了皇子学识的不同。连杠精大阿哥都对唐甄表现出了不舍之情。

    胤禔感慨:“对其余师傅,爷已经很难找出新的反驳的点了。”因为已经没有新鲜东西可以听了。

    唐甄哭笑不得。

    胤礽见弟弟们玩得很开心,就唤来人安排午膳,与唐甄同食,休憩一会儿继续玩耍。

    当他看到唐甄精力不济了,才制止弟弟们,让梁九功领了一个陌生的文臣过来。

    “虽唐先生是舅舅下属,但舅舅被汗阿玛留在了宫中,府上人唐先生不熟悉,恐怕会拘束。孤听舅舅说,唐先生许久未曾归乡,便自作主张在翰林院找了一位四川籍的庶吉士,唐先生或许更愿意住在同乡家中。”

    胤礽为唐甄介绍了这位庶吉士之后,又拿出一封书信,让哥哥弟弟们都签上自己的大名:“唐先生既然进京了,肯定想拜访京中的大学问人。有哥哥弟弟们的介绍信,唐先生就可以前往任意府上拜谒了。满臣中唐先生可能想拜访容若,但容若正在边疆戍守,这次不太凑巧。”

    唐甄接过胤礽递给他的书信,双手微微颤抖:“太子殿下,这、这怎么使得!”

    “汗阿玛将唐先生交由孤,便是默认孤来安排了。”胤礽安抚地笑道,“放心,上面没有孤的名字,而是哥哥弟弟们联名,看到的人都知道是汗阿玛的意思,不会联想到结党营私。”

    胤禔插嘴道:“你话别说这么直白,会吓到人。”

    胤礽道:“汗阿玛都称唐先生为先生,肯定是想唐先生脱离朝中漩涡。唐先生又跟在舅舅身边,迟早会知道这些事。唐先生拜访众友时,也该多向他们请教朝中局势,以免着了道。”

    那些汉臣不是唐甄的朋友,但看到这封书信,他们都会成为唐甄的朋友。

    唐甄立刻严肃道:“谢太子殿下!”

    胤禔道:“要去拜访的话,嗯,陈廷敬不错。”

    胤祉立刻道:“找陈梦雷!陈梦雷学问好!”

    小胤禛绞尽脑汁思考有没有他印象比较深刻的汉臣的名字,哥哥们都说了,他不能不合群。

    他犹豫了一会儿,道:“李光地师傅说话很好听,可以学。”

    小胤祺两眼茫然。对不起,他现在都没有记清楚教皇子的师傅们叫什么。

    胤礽道:“李光地和陈梦雷虽是同乡,但关系不怎么好;徐乾学、徐元文、徐秉义是顾炎武顾先生的外甥,可以与他们交流顾先生的思想,徐乾学学记问最好,但徐元文和徐秉义品行更佳……”

    胤礽将朝中汉臣一一点评,既是说给唐甄听,也是说给弟弟们听。

    这些话是康熙暗示他说的。

    皇子们一一入学,难免和教书师傅们有交情。康熙虽不教皇子们帝王心术,也不想自己的儿子被人蒙骗。

    康熙没空教导儿子们这些事,在和杜立德写信之后,就让胤礽代他教导皇子们朝堂之事。

    唐甄将太子的提点一一记在心中,离开畅春园的时候,后背都汗湿了。

    他看了一眼将要暂住的同乡,同乡摘掉官帽,头发都湿成一缕一缕,比他汗还多。

    两人对视一眼,不由同时笑出声,生疏少了不少。

    他们互相见礼,发现对方都是名人后裔。

    唐甄是明初大儒,帝师唐瑜子孙;庶吉士姓苏,籍贯眉山,是北宋三苏族人。

    两人都有显赫的祖先,相处时互相恭维的语气都真切不少。

    庶吉士苏泽感叹道:“早听闻太子殿下聪慧无比,今日一见,方知传言竟不比现实夸张。”

    唐甄打趣道:“只是太子殿下对众臣评价流出后,不知那些大人们如何面对。”

    苏泽道:“以皇上英明,或许皇上是借太子之口敲打他们。”

    说到这,苏泽忍着笑道:“徐家三兄弟,长兄学问最好,品德却不如弟弟,徐乾学恐怕要寝食难安了。”

    唐甄道:“不过太子评价之人中,怎么没有高士奇大人?我进京后,听京中都传高士奇大人是皇上面前第一宠臣。”

    苏泽讥笑:“太子点名的都是皇子师,高士奇怎堪为皇子师?”

    唐甄明了。那高士奇大概是个佞臣般的人物。

    苏泽科举刚放榜,因科举名次不错,再加上眉山苏氏的出身,立刻就被朝中重臣榜下捉婿“绑”回了家。那重臣是一员汉将,和现在当大学老师当得不亦乐乎的赵良栋关系不错。

    苏泽背靠岳家,在京中有一处大宅子。他十分慷慨地单独给了唐甄一个带花园的小别院,让唐甄可以随意带朋友来玩。

    苏泽笑道:“我也能蹭蹭唐先生这封书信,多认识一些朝中重臣。”

    唐甄失笑。不愧是苏家后人,真会说话。苏泽这么一说,他心中寄居的窘态都没了。

    唐甄在苏泽家中闭门了两日,与苏泽交流了学问和京中之事后,才开始访“友”。

    京中汉臣们已经得到了消息,一个个在家中焦急等待,很担心唐甄拜访的人没有自己。

    那可是太子书写、皇子们联名的推荐信。信中的名单,可能就是皇上心尖尖上的人!如果没有自己……如果没有……如果……

    汉臣们头皮都麻了。

    康熙和常泰一边喝酒,一边挼着小太子的脑袋笑道:“每次一科举,各个籍贯的汉臣们就开始相互争夺。朕不给他们找到事烦恼,他们就会给朕添烦恼。”

    常泰给康熙满了一杯葡萄酒。

    胤礽为了康熙的健康,提前把康熙的爱好改成了葡萄酒,并且死死盯着康熙,不准康熙贪杯。

    康熙很想贪杯。

    于是宫廷里酿造了低度葡萄酒,康熙的贪杯就不叫贪杯了。

    “不知道唐先生能不能承担得住这样的压力。”常泰有些担心。

    康熙道:“他记若不能承担起这样的压力,朕怎么放心让他辅佐你?你说呢?保成?”

    胤礽道:“唐先生前半生颠沛流离,做什么都失败,仍旧壮志未改。他被舅舅赏识并面圣之后不卑不亢,没有因欢喜失态。极悲和极喜他都经历过,现在这点压力,对他来说肯定不算什么。”

    康熙揽着儿子,对常泰道:“你看,你还不如你外甥看得透。”

    常泰没好气道:“那不是当然吗?太子殿下是皇上亲手教导,这个世上还有比皇上看得更透的人?”

    康熙大言不惭:“没有。”

    常泰:“……”虽然他的恭维有几分真心,但看着康熙就这么全盘接受,还是有点憋闷。

    “徐乾学现在有点不像样。贪不算什么,这个朝中罕有不贪的。就算自己不贪,家族的人也不会不贪。但他想成为汉臣领袖……”康熙吃了一筷子凉拌猪耳朵,擦了擦嘴角的油,冷笑道,“他也不掂量掂量,他有没有这个本事。若是他舅舅顾先生,朕双手把汉臣领袖的位置奉上。”

    胤礽抱着一盘猪头肉,边吃边道:“这个世上只有一个顾先生。同样是颠沛流离,唐先生做生意会失败,顾先生白手起家去哪都能成富豪,不能比。”

    清朝的猪已经有完整的阉割养育流程,大清皇室入关后变得非常爱吃猪肉。

    胤礽当然也爱吃。

    猪猪好可爱,猪猪也好好吃,我爱猪猪。

    等舅舅带着大清的海军巡游世界的时候,一定要多抓些外国猪种回来,把那种喂几个月就能肥的猪弄出来。

    虽然那种猪不是特别好吃,但对民间而言,有肉吃就是比盛世更恢弘的圣人之治,还调什么肉质?

    蛋奶肉是民族奋发向上的基础。菜篮子工程搞起来!

    听了胤礽的话之后,康熙放下了筷子。

    他胸口痛,凉拌猪耳朵不香了。

    “不要专注于失去,要看着已经拥有的东西。”胤礽给康熙灌心灵鸡汤,“来,来,阿玛吃菜,阿玛麾下人才已经很多了。”

    胤礽说让康熙吃菜,就真的只挑菜。

    康熙用筷子轻轻打了一下胤礽的手:“你阿玛不是兔子。”

    “荤素搭配身体好。”胤礽苦口婆心,“只吃肉容易得病。阿玛要给我树立良好的榜样,不然我也只吃肉了。”

    康熙被胤礽这自我捆绑的袭击气笑了。

    他立刻给胤礽挑了一碗菜,逼着胤礽吃完,自己才吃胤礽挑的这小半碗菜。

    当父子俩吃完菜之后,眼神直直地看向常泰。

    常泰:“?”

    康熙和胤礽同时飞速挥动筷子,给常泰夹了满满一碗菜,还压了压。

    常泰:“……”

    谢谢,有被这天家父子俩给幼稚到。

    常泰又回到了京城,让反对太子的满蒙勋贵特别不舒服。

    现在索额图已经倒戈,常泰就是支持太子的第一人。看到常泰这么受宠,他们怎么能无动于衷?

    虽然现在还不到夺嫡的时候,把常泰提前拉下马,就当夺嫡的准备工作了。

    于是没有大阿哥参与的大阿哥党们召开紧急会议,商议如何弹劾常泰。

    明珠和索额图正忙着东北沙俄的事,得到开会&3034记0;消息时,同时破口大骂。

    我忙得脚不沾地,你们却在搞事,你们就这么闲得吗!闲得话去瑷珲城搬砖修城啊!

    人最讨厌的是就是做正事的时候被人打扰,明珠和索额图一肚子火,没有商量就做出了一致决定,这次不搞几个大阿哥党免官回家啃自己,他们就不姓叶赫那拉/赫舍里!

    明珠和索额图带着他们的满腔怒火来参加会议了。

    参会众人也很愤怒。他们看到明珠和索额图比他们更真实更外显的愤怒,不由感慨,明珠和索额图不愧是大阿哥党的中流砥柱啊。

    “常泰刚进京就遣门人四处拜访汉臣,这不是结党营私吗!”索额图使劲一拍桌子,“死罪!”

    明珠阴阳怪气:“进京之后居然待在畅春园不走,他这么不规矩,堪为大清第一佞臣。弹劾理由还有什么需要商量的吗?”

    索额图继续狠狠拍桌子:“还有八旗是马上的军队,搞什么海军!郑家都没了,海军有什么用!海外那么荒凉,根本不需要我们出去,他怂恿皇上穷兵黩武!奸臣!”

    明珠提议道:“建造那么大一个海军基地,他肯定贪了不少。你们就找不到他贪污的证据吗?”

    大阿哥党们被索额图和明珠一点拨,悟了!

    他们现在就写折子弹劾去!

    br />

    。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