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三更四更(4w营养液加更)(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     康熙加入战局,鄂伦岱大笑着扛着可怜的弟弟扑通一声跳进来。

    这水浑浊得不能看了。

    很快,年轻的勋贵宗室子弟也来了。满人和汉人混在一起勾肩搭背交杯换盏,居然气氛很和谐。

    在纳兰性德和顾贞观的牵线下,他们已经合作过几次。

    从民间传播的童谣,但正在撰写的神话故事,他们都有交流。

    今日再来个戏曲,他们已经合作得十分默契。

    “收集故事我们来,润笔你们来。”

    “我经常行走市井间,你们把戏文写好之后,我找人念给市井黎民听。”

    “这京城的戏班子就没有我不熟的。”

    “这句词有点听不懂,再改改。”

    “我怎么没想到还能用戏文来宣传?咱们的神话故事也可以改成神仙戏。”

    “对对对,先尝试一下,效果好就多出些神仙戏。”

    “明年太皇太后万寿,各地戏班子都会进京。我们一定要抓紧时间,让那些戏班子把咱们的戏传遍大清各地。”

    “哎呀!这机会刚好啊!”

    “机会当然刚好。”

    说话的人瞥了一眼三爷康熙。

    知情人交换了一个默契的眼神。是啊,机会怎么会不好?皇帝爷就在那坐着呢。

    他们更兴奋了。

    以前他们虽然在给康熙当差,但康熙其实离他们很远。他们只知道康熙是一个高深莫测很有才华的皇帝,看待康熙仿佛看待故事里的人呢。

    现在?皇帝也是年轻人啊。

    胤礽再次抬头看了一眼康熙的笑容。

    康熙这狐狸般的笑容,简直也像一个混乱乐子人。

    怪不得康熙和鄂伦岱这么合拍,如果顺治没早死,康熙有顺治罩着……嗯,不敢想。

    这么多人都加入进来,戏文编写立刻加速。

    戏文写好,一堆纨绔子弟钱财一凑,让几个戏班子停了演出专门排这出戏。

    当胤礽身体大好,可以回宫的时候,戏排演好了。

    康熙抱着胤礽,裕亲王福全和恭亲王常宁也各带一个皇子,去了戏台子上听新出的戏。

    这戏一开幕,便是一个老生在墓碑上撒酒。

    “一生一代一双人,争教两处销魂。相思相望不相亲,天为谁春?”

    凄厉唱词一起,康熙不由拍桌,大喊一声“好”,从篮子里抓起一把铜钱,洒向台上。

    唐代诗人骆宾王在《代女道士王灵妃赠道士李荣》中曾有一句传世诗句,曰“相怜相念倍相亲,一生一代一双人”。

    这首《画堂春》开篇用了骆宾王的传世诗句为开篇,如李清照用欧阳修的“庭院深深深几许”开篇一样,致敬前人,引出另一首传世诗词。

    光是这首词,这场戏就看得值了!

    老生唱完,舞台上布置一换,从男女主人公年少时写起。

    女子是前朝王府的郡主,天真烂漫;男子只是一个小侍卫,只痴痴望着女子的背影。

    他努力奋进,只愿能入王府的眼,迎娶心上人。

    直到王府谋逆,全家被贬为庶人,金枝玉叶的郡主将要迎来凋零结局时,悍然不顾家人反对,前来求娶。

    之后便是男子仕途受阻,女子因家人和丈夫的遭遇以泪洗面,两人相互安慰携手共渡难关,你读书来我研墨,期间是苦也是甜。

    康熙一边笑一边揉眼睛,也不知道是被感动了还是笑过头了,又抓了一把铜钱撒下去:“好!”

    胤礽嘴角抽抽。

    他看着戏台上那洒满的铜钱碎银布花,这打赏简直太疯狂了。

    谁说追星是现代人的专属?古时人追起星来,这疯狂也不见得比不过现代人啊。

    福全和常宁也是老戏迷了,两人还不知道故事写的是谁,只听得如痴如醉,兴致来了还要跟着唱几句。

    胤禔看过多次排演,本以为会没意思。哪知道有了周围人叫好,这戏文听得多了一分新鲜。

    胤礽看着自家大哥小小年纪也跟着大人摇头晃脑,嘴中称好,大把大把铜钱往下撒,已经颇具纨绔子弟雏形,不由心中大痛,狠狠拧了一把康熙的手背。

    康熙想用扇子敲胤礽的脑袋,落到一半,想起儿子的脑袋不能敲,改敲儿子的肩膀:“拧我作甚?”

    胤礽道:“阿玛,你悠着点,别教坏大哥。”

    康熙失笑:“你小小年纪,怎么这么古板严肃?来。”

    康熙塞了一把铜钱到胤礽手中:“撒。”

    胤礽:“……我不。”

    康熙把胤礽抱起来放到戏楼栏杆处:“快,不然不放你下来。”

    胤礽嘴一瘪,这个阿玛不能要了,就知道教坏小孩子。

    他无奈钱一撒,力道太小,没撒到头上,撒到楼下一个老头子的头上。

    老头子摸了摸脑袋,抬头看到一可怜兮兮被不靠谱的大人抱在栏杆上的小孩,不由吹胡子瞪眼,怒视康熙。

    康熙注意到那老头子,脸一黑:“他怎么在这?!”

    胤礽好奇:“他是谁啊。”

    康熙咬牙切齿:“顾、炎、武!”

    名字有点熟。胤礽思考了许久,小拳头往掌心一捶:“哦,是他啊,前朝遗民顾炎武。”

    康熙重重喷气:“哼!”

    顾炎武是谁?前朝遗民四个字足以概括。

    顾炎武和顾贞观先祖东林先生顾宪成,虽都出自江东顾氏望族,但大约也就是一个省里都姓顾的那一点关系。

    顾炎武与顾宪成不仅不是一个时代,也分属不同学问流派,见面肯定是要打出狗脑子来。

    比起顾宪成,顾炎武才更被后人所知,被后人评价为明末清初四大启蒙思想家之一。

    改朝换代,时局渐渐平稳,普通老百姓们已经逐渐习惯在新的朝代生活,再掀起乱局已经很难。

    这时候,有的前朝老人不阻止后人融入这个新的朝代,让子孙后代能继续生活下去,自己则坚决不出仕,守着前朝遗民的身份度过一辈子。

    顾炎武便是其一。

    康熙深深敬仰其学问、也深深敬佩其品行,越是尊敬,就越对其不爽。

    可这不爽后,他又更敬佩顾炎武。

    两股滋味交杂,让康熙看戏的心情都没了。

    胤礽倒是兴奋不已:“阿玛!我要去找他玩!”

    康熙白了儿子一眼:“别想了,他不会出仕。”

    “我没想让他出仕,我就想请教些问题。”胤礽扭来扭去,从怀里挣脱,跳到地上,“哥哥陪我去!”

    胤禔道:“好。人多,你牵稳我的手。”

    康熙给两儿子一人一个爆栗。胤礽那个爆栗砸在半空中,落在了胤礽的背上。

    “你这么小一点,能保护得了谁?”康熙没好气道,“朕带你们去。”

    胤礽问道:“三弟弟去吗?”

    胤祉打哈欠:“不去,睡觉。”

    说完,他翻个身,在手足无措的常宁怀里继续睡觉。

    对胤祉这么小的孩子而言,戏文一点意思都没有,就算有人吵闹也很催眠。

    福全问道:“臣也一起去吗?”

    康熙想了想,把大儿子的手塞回福全手中:“不用,你带着老大在上面,我和保成去。”

    胤禔不满:“为什么?我也要去。”

    康熙道:“你脾气暴躁,我怕你冲撞了老人家。”

    胤禔闷哼了一声,同意了。

    他有自知之明。如果那个老人敢对弟弟不敬,他不但要冲撞,还要使出全身的力气撞过去。

    康熙整理了一下衣衫,然后看着一眼今天是黄色小鸡的儿子,有些犹豫。

    这么去见顾炎武,会不会被顾炎武说不成体统?

    “阿玛,快走。”小鸡仔胤礽催促康熙,“你不去我一个人去啦。”

    “不准。”康熙抱起小鸡仔儿子,硬着头皮下楼。

    他把顾炎武叫不进宫。勉强顾炎武,那家伙肯定会去撞柱子。这个倔老头不是朝堂那些沽名钓誉的御史,虽然活得很滋润,不寻死,但真的不怕死。

    康熙要脸,对方不来就他,他也不乐意去做什么三顾茅庐的事,何况顾炎武已经老了,他也用不上几年,没必要屈尊降贵。

    但既然碰巧遇到了,康熙很想去顾炎武面前炫耀儿子。

    我儿子,大清太子,可优秀了!你赶紧夸!

    比起黑暗的前明,我大清有如此太子,肯定有更光明的未来,后悔吧倔老头!

    顾炎武不认识康熙。

    他看到楼上的小鸡仔来了,以为小鸡仔是来道歉的,摆摆手道:“不碍事,但不要把孩子抱那么高,危险。”

    “老先生,可单独一叙。”小鸡仔胤礽从康熙怀里跳下来,小翅膀搭在顾炎武膝盖上,凑顾炎武耳边小声道,“偷偷告诉你,其实我是太子哦。”

    顾炎武治学严肃,对普通小孩子则极慈祥。

    小鸡仔胤礽哒哒哒跑过来时,他就佝偻着身子,配合胤礽把头垂下。

    听到这句话,顾炎武眼眸微动,他抬头看了康熙一眼。

    康熙有些紧张,板着脸给了顾炎武一个不屑的眼神。

    顾炎武失笑:“好。”

    br />

    。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