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122(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r />     “带小言进去?”骆听雨惊讶,这么刺激吗?

    “没事,济着他说还能说出花来啊!”骆常庆开门进屋,把屋里的灯拉开,“从楼上进。”

    不明所以的骆言指着楼梯,转头跟姐姐道:“爬楼楼!”

    “走,爬楼楼!”

    骆常庆带着俩孩子上去,把二楼的灯也打开,骆听雨给骆言改了个‘口令’,道:“走,咱去屋里玩!”

    骆言跟着学舌:“屋里玩!”

    “我送你俩进去,有事我喊你们。”

    既然老父亲觉得无所谓,骆听雨就更没有心理负担了,被老父亲送进了果园。

    突如其来的场景转换,骆言:……

    他瞪着大眼睛四下里瞅,小脸上满是疑惑。

    骆常庆道:“你带着他玩吧,我出去了。”

    骆言没来过这边,他有点好奇的朝这里看看,再朝那边看看,看见衣服鞋子还转头跟姐姐道:“卖!”

    “对,都是店里的卖的东西。”

    看见那边的篮子里的菜,道:“菜!”

    他认识的啥都得说一遍。

    转头的时候没看见爸爸,骆言四下里找:“爸爸?”

    “爸爸出去了,走,咱去屋里玩。”

    “不屋里!”骆言摆着小胖爪,他外头还没看够呢,被那堆瓶瓶罐罐吸引了,迈着小短腿过去看,蹲下去之前先转头跟姐姐说,“言言不动!”

    意思是他不会动这些东西,光看看。

    这是记住家里人教他的了,东西可以看,不能随便动。

    骆听雨夸他:“言言真乖,真棒!”

    骆言蹲在那里看看这个瓶子,看看那个碗,光看不摸,乖的不行。

    也是一阵一阵的,在家里有时候会皮一阵子,故意跟大人作对,不让他碰东西他非得碰;但是到了外头,哪怕是去店里,教他不能去碰店里摆的东西,他就能记住,会跟现在似的,赶在旁人之前说。

    蹲在那里看够了,又站起来溜达着去看停在旁边的摩托,对这个大家伙不感兴趣,看了两眼就晃悠着小胳膊往旁边溜达,又去看书架还有放在外头的那些老家具。

    果园里东西很丰富,要是溜达着看不知不觉就走远了。

    骆听雨不敢让他跑太远了,免得一会儿老父亲进来带他们都来不及。

    “言言,咱去屋里玩。”

    骆言过来牵住姐姐的手,姐姐带着才敢进。

    屋里的东西对骆言没啥吸引力,他待了一会儿就拽着姐姐的手往外走,还是去看那堆瓶瓶罐罐。

    骆言这趟进来,几乎把百分之八十的时间都放在了瓶瓶罐罐上,老父亲进来喊他俩的时候还不乐意走呢,看见爸爸进来先卖乖,指着那堆东西道:“不动!”

    骆听雨笑得不行。

    知道这么说容易受表扬,就见谁都卖乖。

    骆常庆夸了夸他,把姐弟俩带出去。

    倒是没人来喊,是他估摸着那边的饭快好了。

    他算的正好,才出门,就看见廖春华往这边走,准备过来喊他们过去吃饭,看见小儿子还担心他忘了点蚊香,问:“蚊香点上了吗?”

    “点了!”

    “点了蚊香就行,提前熏一熏。”

    她那边屋里的味都散尽了,把饭桌摆到了堂厅里,吹着风扇吃凉快。

    院子里蚊子太多了。

    文霞没再喝酒,廖春华吹了一瓶。

    “跟汽水差不多,比汽水多了点酒味。”廖春华品了品,“也香!”

    她喝惯了橘子汽水,乍一换口味,觉得这香气很特别,也好闻。

    估摸着也好卖。

    不过小儿子这次带回来的不多,明儿还得走亲戚,答应她下回弄上一批放家里卖。

    吃完饭,骆常 庆拿上瓶天麻酒,拿了几瓶汽酒,去宋胜武家走了趟。

    得给廖春华开介绍信。

    文霞的介绍信快到期了,也得重新开。

    不知道这边啥时候能办着身份证,还是身份证方便。

    廖春华第二天早上去摆了一早上摊子,回来就去剪了剪头发。

    回到家就开始收拾衣裳。

    她现在也不缺新衣裳穿,文霞这回回来还给她带了件新的确良衬衣,她赶集的时候相中了一块布,自己还扯了身衣裳。

    常庆说去首都待好几天,也得换洗换洗衣裳啥的,带一身不够穿的,她得多带两身。

    骆常庆一家四口则走亲戚串门去了。

    从老大家转到老四家。

    文家几个闺女知道爹娘回来了,第二天又全都凑到兰沟村聚了聚。

    去首都玩,先问过几个姐姐姐夫他们要不要跟着,他们不去,骆常庆就提议让几个小子跟着。

    文梅不跟他客气,但也道:“小的别带,光带各家的老大。你家俩孩子,年龄都不大,再带上一串七八岁的,这一路上是去玩啊还是看孩子?你们也累。”

    “大的都懂事了,老四家的老大年龄最小今年也十二了,知道好歹,也能帮着照顾照顾他姥爷姥娘,你家我大娘不是也去?几个大的跟着也能帮帮你。”

    “要不然老的老小的小,你非累个半死不可。”

    文兰文琪她们仨差不多也都是这个意思,跟小妹一家处的实在,但也不能太实在了。

    这件事就这么定了下来。

    就是剩下那几个小的哭成一个蛋。

    文梅家赵为国这回不跟着,他这段时间把师傅哄的高兴,集中起来学,学开车还好,主要是跟着师傅学学修车,要不然跑半截车子不走了,他找谁哭去?

    所以再集中起来学也没那么快,才准备考驾照。

    考完驾照还得跟着师傅出趟远门,就着练练手。

    这边就让赵为家跟着,老二家李大海,老三家宋胜利,老四家高元平。

    他们开好介绍信,收拾好东西。

    骆常庆把家里安顿好,嘱咐左邻右舍帮忙照应着,提前一天带着他们去津店招待所住下,坐第二天早上六点多的火车走。

    早点走,下午早点到,要是大家不累,还能去吃顿火锅,就着出去逛逛。

    坐一天火车,除了几个皮小子精神头十足,三个年龄大的感觉浑身都要散架了。

    天又热,车上又闷,坐的腰疼。

    过道上人多,想站起来溜达溜达都走不开。

    到首都的时候下午五点多,邢爱燕跟廖春华从火车上下来,第一个动作就是先揉腰。

    俩娘对视一笑,廖春华道:“唉哟,真是年纪大了。”

    邢爱燕也笑:“可不呢,坐这么长时间还真受不了。”

    这时候真看出带几个小伙子的重要性了,几人提着大包小包,神采奕奕,对这边的火车站都充满了好奇。

    “走吧,去坐趟地铁,就是地下的火车。”

    俩娘正揉着腰,一听就有些怵头,这才下火车接着又上火车啊?

    “招待所远不远?不行咱溜达着走走吧,就别坐那地底下的火车了。”邢爱燕道。

    骆常庆也不清楚这时候的地铁挤不挤,上回跟闺女来没坐,爷俩都不新鲜这个,骑摩托多自由?

    “也行,溜达溜达活动活动吧,走不动了咱再叫三轮车。”

    几个大小伙子有点失望,但也都懂事,知道出来玩归出来玩,也得帮着小姨和小姨夫照顾几个年龄大的。

    赵为民从文霞怀里把骆言接过来抱着,李大海把他手里那个包接了过去,一手提着,一手搀着廖春华。

    到了这时候,骆常庆觉得幸亏没把所有的皮小子都带上。

    不然还真照顾不过来。

    一行人出了车站,溜达着走了一段,骆常庆叫过来几辆三轮车,拉着他们去了离这边比较近的招待所住下了。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