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93(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bsp; &nbsp ;一辈子还早呢,攒点攒点吧。

    这又提家电的事,老两口说啥都不要。

    “那先给你们存着吧,这家电啥的随时想添咱都能添上。”骆常庆道,“就算不买,带您二老去逛逛也行啊。”

    整天光帮着他忙活,也没空出去逛逛。

    老两口也不打算去逛,还得回家收拾呢。

    骆常庆的计划就又落空了。

    他本来想的是找借口把收货时间延后,带着丈母娘他们去逛完友谊商店,再去趟张家,最后走的时候再接上货。

    现在看着丈母娘归心似箭,只好先把二老和文霞娘仨送上汽车,给老丈人准备的年货只能等晚上送过去。

    他自己去张家走一趟,还得去趟黄师傅那里,最后再去趟齐家村,忙着呢!

    人情关系不能现用的时候现处,都是平时你来我往这么为下的。

    给张家老两口送了点年货,苗绣花一直等着骆常庆过来,给他留了两大支香蕉、烤鸭、蜜饯、桂圆,还有一直少不了的点心。

    去黄师傅那里走了一趟,找黄师傅定了套桌椅板凳,闺女那半拉江山得给她武装起来。

    省得她叭叭。

    黄师傅知道他家里有孩子,给他做了个小木马和小推车。

    他倒是没想着年货啥的,也没想到骆常庆会来送年货。

    就是觉得他上回来拿的东西有点多,就随手做了俩小玩意儿,想着哪天骆常庆来的时候给他。

    看着他提来的年货,黄师傅吧嗒吧嗒抽着烟袋,问了问骆常庆家里都有啥家具,心里就有数了。

    最后去齐家村看了看自己买的院子,敲开了齐忠良家的门。

    齐忠良正好没在家,光他媳妇在家,骆常庆不好进去,光把东西给她了。

    几条带鱼、二斤虾、一斤瓜子和一斤花生。

    齐忠良家的也觉得不好意思,总认为他们也没干啥,人家还这么客气,就让骆常庆在门口稍等会儿,她回去拿了只刚杀好的鸡。

    骆常庆推脱不过,只好接了过来,说了两句客气话,提前拜了个年,骑上车走了。

    那大彩电啥的他丈母娘临时不要,骆常庆觉得他又能花了。

    去逛了逛这边的友谊商店,买了好几支野人参、又拿了几瓶茅台。

    也没敢全花掉,还得买古董呢。

    之后找地方把东西拿出来,又重新归拢了归拢,扛着坐车回家。

    到公社一下车,就看见了等在路边的三轮车。

    文霞果然来接他了。

    还是媳妇会疼人啊。

    也幸亏他琢磨到了这一点,提前把东西拿出来带着坐公共汽车。

    廖春华在家里看着孙子孙女。

    老长时间没见,小孙女没忘了她,跟小孙子得重新认识一下。

    瞧着俩孩子白白净净,一看就知道他姥娘照顾的很好。

    今年廖春华手里宽绰,置办东西挺舍得,也体验了一回花钱的乐趣。

    鱼不用买,小儿子给她留了。

    自己割了不少肉,也是担心小儿子他们回来的晚没地方买,她就多买了点,还买了两只白条鸡。

    瓜子不用买,有了。

    她去供销社称了半斤水果糖,买了点鸡蛋糕、麻花啥的。

    提前蒸了好几锅馒头,怕小儿子家回来的晚忙活不过来,能准备的她都准备的差不多了。

    文霞今天回来,廖春华让骆听雨带着骆言在她那边暖和,自己过来帮着扫了扫尘,收拾了下卫生啥的。

    忙的差不多了,文霞算着时间去公社等着,接常庆。

    廖春华就回了自己这边,看小孙女和小孙子在那儿玩。

    “小言能自己走两步了吧?”

    “能,就是走的不稳当。”骆听雨跟她奶奶说着骆言的情况,“扶着东西走的挺溜了。”

    让骆言喊奶奶。

    刚到家的时候让他喊,他有点认生,光盯着廖春华瞧,就是不喊。

    在省城的时候就教他这个称呼了,那边胡同里也有好几个‘奶奶’呢。

    骆言喊‘奶奶’比喊‘闹娘’喊的清楚。

    发音的问题。

    骆言看着姐姐,一个字一个字的往外蹦:“奶、奶!”

    “冲奶奶喊,奶奶在那儿呢。”骆听雨无语的给他指指, “那是奶奶,你喊奶奶。”

    骆言这回瞄准了,嘴里‘奶奶奶奶’的喊着。

    廖春华忙乐呵呵应着。

    过去扶着骆言走路,玩了一会儿就熟悉起来了。

    骆常庆跟文霞回到家,把东西分好,拿上给他老丈人的那份,直接骑车去了兰沟村。

    邢爱燕家里倒是不用收拾,二闺女跟二女婿过来帮着扫过一遍尘了,家里也有炭,光把炉子生起来暖暖屋就行。

    骆常庆去送的时候,就多了点水果蔬菜。

    年货一下就全了。

    鱼肉蛋都有,烟酒糖茶也备了。

    豆腐丸子是现成的。

    骆常庆还给了酱鸭和盐水鸭,还有一块腊肉和火腿肉。

    炒货更不缺。

    别人送的那些粉皮、木耳、山药之类的也都匀了点。

    还给了点海参、海米。

    还有鞭炮啥的。

    老两口得等着过完了元宵节再回去,得把吃的用的给他们备足了。

    家里,廖春华瞧着那腊肉和火腿肉,问文霞:“这干巴巴的咋吃啊?这一点油都炼不出来啊!”

    廖春华都没做过腊肉,更没做过火腿,她都没吃过。

    就跟大多数人的想法一样,买肉挑肥的买,回来能炼点油。

    哪怕这段时间肚子里不缺油水了,买的时候还是往那肥肉上盯。

    总觉得买瘦肉就亏了。

    文霞笑道:“炒菜吃,尤其是这腊肉,炒菜跟咱平常用的肉味道不一样,人家是熏的,特别香。”

    “一会儿我炒个菜尝尝。”

    她忙活的时候就顺嘴问了句他大爷一家回没回来。

    过年了老大一家肯定得回来吧?

    虽然跟他大爷家不对付,可这关系是逃不开的。

    文霞还纳闷,从她回来就没听婆婆提过老大一家。

    她一问,廖春华就忍不住冷哼,道:“他们也得有脸回来啊?”

    刘美青是没那个脸,就算有那个脸廖春华也不让她回来。

    说的是这辈子不让她进这个门。

    当初刘美青戳哄着杀人犯来抢她这件事,没那么快能过去。

    “前两天他大爷跟小峰哥俩回来过一趟,给了我十块钱让我过年,我没稀得要。”

    “我跟老大说明白了,大年初一也不让刘美青回来,他跟孩子爱回来不回来。”

    “老大还替刘美青说话,说也白搭,我气还消呢,让她在县城过就行,也省的回来丢人。”

    又道:“年三十他大爷肯定得回来,回来给他爷爷上坟。”

    “俩孩子估计得留下,过完年再回去。”

    说了两句又开始骂骆立春:“他姑那个小没良心的……”

    骆立春:这词我熟!

    骆立春也回来过,还找到公社去了呢,苦口婆心的劝她娘大度。

    是骆常胜去找她了,让她帮着回来说话。

    她去的那天廖春华手里的衣服已经清完了,就光卖茶叶蛋,骆立春觉得寒冬腊月的,她娘就该跟其他老太太似的坐墙根上晒太阳,跟别的老太太拉拉呱,不该出来受冻。

    就对着她娘埋怨骆常庆出馊主意。

    让廖春华骂回去了。

    “嗯!”文霞点了点头,她不想听关于大姑子的事,又问回老大家那俩孩子,道:“小峰他俩考试考的咋样?”

    廖春华啧了一声,道:“许是让他们那个娘搅合着没心思学了,成绩都比去年降了,他大爷也是愁的不行。”

    婆媳俩忙活着做饭,就着剁了只鸡炖了。

    晚饭就是一大盆粉皮鸡、腊肉炒蒜苗,蒜苗还是廖春华自己在家里种的。

    火腿炖冬瓜,海米拌黄瓜,还有道丝瓜鸡蛋汤。

    熬的菠菜粥,馏的大馒头。

    一家人坐下来热热闹闹的吃饭。

    骆常庆开了瓶茅台,给他娘倒上一盅,给自己和文霞各倒上一盅。

    骆听雨手边除粥,还有骆言的奶瓶。

    “来,辛苦这大半年,咱们先举杯喝一个。”骆常庆招呼着。

    一家人举杯,大人举酒盅,骆听雨举起…奶瓶?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