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第 44 章(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田吧?”

    贺君含笑回应:“下过几次。拍摄需要。我也不算演员。拍电视剧电影的才叫演员。我这种叫偶像,明星。唱歌跳舞,再拍点综艺。”

    “哎,都一样。电视上才看得到的。”

    “贺老师这个活是做得巧!”

    贺君笑着听人夸他。

    过了一会儿,他将话题引到他们当地各种与众不同的点上,笑着问他们:“你们往年都这么收水稻?”

    有人应声:“对喂,不费力。我们当地人几能干。这么点地方,几天就收好了。来年在种。”

    贺君又问:“大家都是吃什么水稻,糯水稻么?你们平时出门在外,应该比较少吃糯水稻了吧?”

    另一个人笑嘻嘻回着:“年轻人在外头日子过得多了,都是吃籼米。我们这边山上也有种籼米的。有人吃得惯,有人吃不惯嘛。”

    说起这,好些人和家里沟通过,知道贺君过来的目的:“贺老师是来劝我们当地种新水稻的吧?”

    贺君应声:“嗯。研究所那儿有新的粳稻,也有新的籼稻。种粮食要是花一样的力气,多收一点。大家都开心嘛。”

    这批人因为在外打工,接受度比本地人高不少,听着贺君的话不由自主附和:“是咯。”

    贺君说话很有耐心,语气温和:“也不用急着今年全换掉。多开几亩地种新的。收成好了,来年再考虑换不换的问题。总归吃得惯更重要。”

    大伙儿嘻嘻哈哈应下。

    大家这回不用上下山来回跑,收割的速度比往年快很多。有个小伙等背篓重新送上来了,愣是当场给贺君抓了一条鱼丢它背篓里:“这些天鱼肥!”

    贺君手里背篓一沉,里面的鱼活蹦乱跳:“哎,最近你们送的东西太多了,要堆起来了。吃不完!”

    小伙笑嘻嘻:“那养两天吃!我阿弟在你们那儿学鼓呢!”

    这条鱼算起来是学费。

    贺君于是替关正阳笑着收下这条鱼,到饭点跟着众人一起下山。山里头的人除了喜欢闲聊,还喜欢唱歌。这一路从山上下去,走着走着就嘻嘻哈哈唱起来。

    “揽哈朵桃令——”

    “揽祀亥花梅——”

    悠长清亮的歌声在山间飘荡,贺君是半个字没听懂。等人唱完了,他才好奇问了一声:“这歌词什么意思?”

    当地人回他:“好好学习才能共同富裕。”

    贺君:“……”这觉悟有点高了。

    他拍的综艺是相当正经,可没想这么正经,不由多了一句:“平时也唱这个?”

    一般来说,大家伙儿肯定是更喜欢唱别的歌。可碍于这些个外人在,大家唱的歌词才正经起来。刚才带头唱歌的姐转头,朝贺君露出一个大家都懂的深意笑容:“平时我们唱的,电视上不能播。”

    贺君:“?”你们到底唱什么歌,电视还不给播?

    另一头考完证,带着村民装起新一条单轨运输车的关正阳,也收工和人结伴返回。关正阳喜欢音乐,对山歌自然也有兴趣。当地人唱,他就跟着学两句。

    学山村悠扬的曲调,学那种交融自然的味道。

    学唱歌,词当然得问清楚。

    关正阳跟着唱一句,问一句意思。他身边的可都是大老汉,唱的山歌十首歌里五首是情歌,一首是杂七杂八唱什么的都有,还有三首是骂人的。

    关正阳学得认真,学到后来学到了关键的歌词,忙对着镜头说:“我刚学了两句,这现在不能告诉大家。今晚我就要唱给队长听!”

    镜头虽说没放,但弹幕已有准备:“前方高能预警!”

    “作死FLAG来了!”

    “笑死我了,重新回来这边再看一遍。”

    镜头重新转回贺君那边。贺君借了老农的装备,当然要去还。他还完回来比关正阳晚一步,到的时候暂住的屋里饭香都飘了出来。

    贺君一进门,看见关正阳站在院子的正中央,拿着小板凳,手上不知道从哪里竟挖出了一个便携式的麦克风。

    他用非常响亮的声音,眉飞色舞高声唱着:“叫声孙儿小憨憨,爷爷等你大半天!”

    当地人唱歌用的是家乡话,关正阳唱歌用的是普通话。字正腔圆,余音缭绕。整个节目组听到这山歌,已经集体憋笑到要疯了。

    贺君推门的手顿住,注视着相当嚣张的关正阳,眼眸深邃,露出一个温和笑容:“什么?”

    关正阳本来还想往下唱,看到队长这个笑容,本能抖了一下,挺直腰板重新唱了一遍:“叫声爷爷小憨憨,孙儿等你大半天!”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