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第 22 章(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敏如得尚方宝剑,拧着腰挺直背,歪过头看关婉如:“你呢?”

    表小姐低眉顺眼得像个受气包,倒也不犹豫:“我自然跟着姐姐。”

    三人干干脆脆的说定了,完全没把之慧的意见当回事,之慧又气又无奈,不过她私心里也以为偷瞧一眼无伤大雅,便叹了口气说:“我是没能耐盯住你们这帮小姑奶奶。去可是去,丑话说在前头,要让人看了笑话,爹娘责问起来,你别拖我下水。”

    之敏牙尖嘴利的回击:“姐姐莫不是忘了,你相看陈家公子那会是怎么求我陪你偷着瞧的。”

    听闻此言,楚熹和关婉如都忍不住乐,之慧只有掩面溃逃的份儿。

    相较被薄薄云雾遮挡的日光,月光柔软中增添了一汪清冷,它那么圆,那么满,那么莹润,低低地悬挂在沂都上空,仿佛触手可得,实则高不可攀。

    望月楼在沂都府的东北角,是一座造型别致的三层小楼,最顶端类似于天台,四周雕花栏杆内配着长且宽的美人靠,倚在那上面望月饮酒吹晚风,实为人生一大快意。

    只是今晚要摆戏台子,楼上难免施展不开,只能退一步,把席面设在院子里。这就便宜了三人悄悄潜入。

    “怎么没听见唱戏声?”

    楚熹并不怀疑之敏情报有误,望月楼内灯火通明,像是有大动作:“八成还没开始呢。”

    之敏似乎想到了什么,恍然大悟道:“是了,得亥时。”

    没人细问缘由,她们躲在一座假山后面,周遭有花有草,正是繁密,蚊虫也多得厉害,耳朵边上“嗡嗡嗡”响个不停,都紧抿着唇拿手轰赶,生怕一开口就沾了荤腥。

    没等一会楚熹就率先退缩了,她把手藏在袖子里说:“要不回吧。”

    之敏说了那句每个中国人都难以抗拒的话:“来都来了。”

    楚熹为着这句“来都来了”,硬是蹲到脚麻,终于等到好戏开场。

    所谓好戏,并非是戏台上敲锣打鼓,而是戏台底下出现的身影。

    双生子楚熹见过了,认得,还有一个略微年长的,被之敏称作大哥,兄弟仨后头又跟着一个小矮子,约莫十来岁。

    之敏说:“那是我六弟,同我长得最像。”

    毋庸置疑,这四位都是陆家嫡子,陆家重嫡庶,庶子庶女轻易不会露面。

    在父权社会下,这种嫡庶区分显然不合情理,管他哪个娘生的,爹是一个就完了,但大周朝历来有姻亲结盟的习俗。

    譬如张家女和李家子结为夫妇,只要两人不死不离,张家和李家就能相亲相爱,而张家女有娘家撑腰,在婆家无需看人脸色,整治瞧不顺眼的小妾更是手到擒来,她的孩子自然比小妾的孩子高出一筹,门当户对的人家要联姻,也会优先选择她的孩子,势力就这么一步步扩大,庶子庶女只能望洋兴叹。

    主人家就位了,客人紧随其后。

    只见两个锦袍玉冠,儒雅俊秀的公子并肩而来,样貌有七成相似,左边的二十出头,步伐稳健端方,右边的十七八岁,小姑娘般文静可爱。

    楚熹注意到他们俩衣袍上绣着繁复艳丽的芙蓉花,料想是合临城谢家的谢燕平和谢善臻两兄弟。合州盛产芙蓉,都城更以芙蓉为图腾绘制旌旗。

    陆家四子迎上前去,叫“燕平”“善臻”,算是印证了楚熹的猜想。

    “这谢家兄弟长得还不赖。”之敏轻轻垂着小腿,嬉笑着道:“快把我三哥四哥给比下去了。”

    没错,谢家兄弟相较于陆家引以为傲的双生子,并不逊色多少。

    楚熹戳戳一旁沉默许久的婉如:“你觉得呢?”

    婉如懵懵懂懂道:“几时唱戏呀?”

    之敏暗暗翻白眼,心知自己这个表妹在扮嫩装纯,可当着楚熹的面,不好给她难堪,便敷衍道:“急什么,得等人到齐啊。”

    陆家四子正与燕平善臻寒暄,忽听院外传来一阵脚步声,随即走入两个高大壮硕的男子,皆身穿赤色蟒袍,脚踏黑色长靴,看起来威武又豪放。

    这两个来了几日,之敏认得:“是东丘的梁春山和梁明山。”

    东丘城主原是先皇的左膀右臂,朝廷的振国大将军,如今虽不受新皇待见,但子孙个个有将军气概。

    就是这大胡子……忒显老。

    而那些男同胞两眼放光地看着春山明山,似乎极为欣赏他二人的大胡子。

    楚熹怕他们效仿,不禁感到忧愁。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