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番外(8)(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抢救记录的时候,同为实习生的金霖已经开口了。

    “心脏衰竭入的院,患者已经69岁,主动脉上还有一个瘤,不过这个瘤在这半年里控制得很好,急救的时候片子也显示主动脉瘤没有问题.....这个心电图肯定不是心肌梗死......后期还出现的呼吸问题,我认为是急性肺栓塞。”

    金霖一开口,其他的实习生也琢磨出了一些东西,纷纷点头表示同意。

    “不对。”谷宣看完治疗病例后,就提出了反驳意见,“他的心电图特征虽然也很接近,可这里的肺型P波,还有稍慢的凝血速率变化,其实并不严重,不会是栓塞。而且如果是栓塞,这个救治用了抗凝肝素,可患者还是离世。”①

    “老师,我觉得可能是急性心压塞。”

    “可是这里有写,检测的时候没有心包积液,否则医生的急救方案就不会是这个。”谷宣发言后,也有人反驳。

    因为心包积液是可以诊断出急性心压塞的条件之一。

    谷宣坚定:“有可能是误诊呢?而且这最后急救又用了维生素K凝血的啊,我猜测是有心包积血。”

    金霖也参与了争辩:“那你这样说,怎么不说是主动脉瘤破裂?机器都还能骗人呢。”

    谷宣道:“机器的失误比人小太多了,而且这上面的X光片就能看到,动脉瘤外围的阴影就是没问题的。”

    随着讨论开始,这群年轻的医学生们不自觉得发散到了患者生前出现过的各个症状和治疗逻辑,到最后的时候,因为这两个冤家,还吵上头了。

    “停,当菜市场了么?”林熙冬嘴上呵斥了一句,但心里对这群新来的孩子还是挺认可的,至少一部分基础很扎实,拍了拍双手喊停,单手对着解剖台位置做了请的姿势:“好了,虽然都没答对,不过谷宣好歹稍微接近些吧,你来解剖,我给你当助手,其他人好好听讲。”

    谷宣听到自己没答对,还有些难过,不过随后知道机会是自己,口罩下拧紧的嘴总算放松不少。

    他穿上蓝色的防护衣,拿起刀,将死者的胸膛以Y字型切开,若不认识,看起来像是法医一般。

    尸体解剖用的器械,其实也是手术刀,只是外科医生的手里,它是救人的神器,握刀也有专属的 方式,而在谷宣手里,就有点想只用铅笔刀削笔尖一样,手势虽然不标准,可解剖的时候线条会很稳定,毕竟他不用担心开膛破肚的后果,也不用一层一层特意剥离。

    “刚刚谷宣提到的维生素K,其实是我到现场的时候给出改动的治疗方案,所以你们才看到这个用药记录可能有一些奇怪,一开始抗凝,这后面又是凝血.....”林熙冬也套上了防护衣,作为谷宣的助手,在他旁边帮忙,然后降解同步这个患者的死亡经过,“金霖同学提到的一个小点,其实也很关键,虽然你一开始很成功的避开正确答案。患者应该死于主动脉瘤破裂,或者说,我认为这个患者就是主动脉破裂大出血而亡。”

    毕竟解剖结果还没出来,林熙冬也只是说她认为的答案。

    “大家可以看那个最具有迷惑性的X片,其实这个机器没有骗人,骗人的是人的眼睛和注意力......”

    这片子里在原本的动脉瘤旁边,有一丝阴影,就那么一丝。

    若不仔细多角度观察,根本看不出来。

    昨天她抵达急救现场的时候,大约花了十多分钟,就发现一开始的诊断方向已经有了问题,可是那个极具蛊惑力的片子,若不是她观察了十多分钟后注意到患者血流动力学变化很奇怪,她可能也会忽视。

    而当时急救本身就是需要快速下判断的时间,负责的主治自然更会关注类似肺栓塞症状的数据,也就把本该凝血的治疗方案定为了抗凝:“但是,我还是要提醒你们,急救的时候,切忌用数据来治疗患者。”

    等她确定病情的时候,老人早就处于休克状态,就算她再高明,这个年岁已高的老人,还是没能救回来。

    “所以,在临床上,你们其实能看到很多干扰性质的诊断或者数据,觉不能凭借单一的证据随意下判断。”这个病例特别典型,因为有很多临床上的思考,但也不典型,因为它已经很罕见,患者的主动脉瘤都跟随了大半年没有任何变化。

    林熙冬讲解的特别仔细,当然,这些也是她的预判,真实的死亡结果,还是需要解剖来告诉她。

    而随着她判断讲解完,谷宣把在患者胸腔如同机油的血抽出后,答案就如同林熙冬所说的一样,胸主动脉有一处破裂。

    “当然了,除了解析,今天这个课程,我也想说一点,我也不是神,或者说,医生从来不是神,这样意义的“误诊”就算主治经验丰富,也还是有可能会发生。医术本身就建立在无数的冰冷之上进步,所以我希望,以后大家出现了这样的事情,不是去自责,也不是忽视,而是了解自己的不足,把这些经验教训都给我刻到自己的脑子里,知道么?”

    “知道!”

    谷宣随着众人高声应下,但他手里的动作并没有慢,一点点剖除内脏,放在旁边的台秤上,手里的动作越发利落,心里也满是坚定和肃然,以及对林熙冬满满的钦佩。

    林医生不是神,是比神更真实的存在。

    因为神不会听到他的祈祷后给他机会活下去,但是她可以。

    到下午,这“死亡课程”其实也不只有解剖室那么一部分,等谷宣把这个病例解剖结束后,林熙冬就带着这群实习生走向报告厅,他们将要学习心肺复苏。

    这个最接近死亡,也是面对生命最后瞬间能够牢牢守门的技能。

    作为林医生在急救领域的抓手之一,林医生教得心肺复苏,几乎全院有空的医生,每年都会重复来学习。

    谷宣还记得,他第一次认识林医生的时候,就是林医生做超长的心肺复苏。

    那时候他还没学医,或许也因为看电视里看到靠着心肺复苏把人救活的例子太多了,在他印象里,很长一段时间都以为这个是医生的基本功。

    但是真正去了解急救的时候,他才知道,这个看似简单的急救技能,可以包含多少了教科书里面从未深入的技巧关键,也意味着需要无数努力模拟的时间,而这其中,还不包含体力,耐力的训练。

    这个心肺复苏是大课,每年只有实习生加入越医的时候才会开,所以开课的地方是越医最大的报告厅,并且伴有直播记录,全球各国只要关注越医官网的,都能看到。

    看着讲台中心,林医生和她的团队还在示意按压和通气比例,谷宣作为新晋的实习生只是在这个报告大厅的一角,遥望着最中心,看起来格外渺小,可她他心里就是又兴奋又骄傲。

    兴奋得是,他终于成为一名准医生。

    骄傲得是,台上那个神,也是他嫂子啊!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