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第一百一十一章(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很好,什么时候来给我们肿瘤中心也弄一个?可不能厚此薄彼啊。”戴菁看这个三维图像越看越满意,“把这个三维成像也做成介入术前规划系统,那之后介入的血管入路会简单很多啊,我听国外就有这个,你们年轻人脑子动得快肯定可以。”

    这样的图形就算作为学术论文研究,或者和家属沟通,意义都特别大,更何况直接与手术方案关联。

    “霍普金斯医院是有在研究,而且据我了解进展也顺利。”张昱墨拿回iPad,继续记录手术图片和可视化图片的对比,但是话却漫不经心,“林医生给了我骨科手术结构算法,骨科应力学函数,运动力学模型以及超过万例骨科病例整理,加上这些骨科相关资料专利与授权完整,才直接赶超同类项目进度,如果你能给我介入相关治疗逻辑方案和入路等相关理论信息支撑,还能够规避现有专利,我也可以帮你做。”②

    做这类项目研究,有一个绕不开的重点,就是项目相关基础专利,介入领域的专利都在国外公司,那就不是一笔小数目。

    但是3D手术模型软件不一样,这个是因为骨力学基础理论就来自王德明这样的骨科大拿,再加上林熙冬最先申请的相关力学模型专利,基本上可以说真正意义上的自主研发,那自然可以在这一年多里做成。

    ......

    戴菁揉揉鼻子:“万例是因为她和王教授一起做整理......好吧,听黄主任说你们这个软件之后准备对所有医院开放?这爱德生能同意?”

    爱德生投资项目是为了盈利,戴菁听到黄良超说等月底软件完工就会接入服务器,以后只要是有资质申请的医院,都可以免费使用这个软件。

    “九州免费而已,理由是数据需要定期更新,九州作为符合数据库底层资源,到时候可以长期纠正维护数据精算。”当时林熙冬提出这个由头的时候,张昱墨都没找到反驳点,“这是林医生研发的硬性要求,而且加州大学那边的医疗中心已经采购了这个数据库与软件,爱德生那些投资都已经回本,他们没办法介入。”

    戴菁看着手术室里正在缝合的手,林熙冬的手很好辨认,虽然都带着无菌手套,但是哪个飞针走线特别快又狠,基本就能判定是林熙冬:“行了,我看着手术都有些索然无味,我们移植中心的特邀专家,我看没人敢质疑了。”

    说着,头也不回离开了手术室,肿瘤中心马上就要成立,她还是有好多事情需要准备。

    *

    在林熙冬给小叶子做手术收尾的同时,越医急诊来了一位特别的病人。

    “你好,我想问一下林熙冬医生什么时候出诊?我们可以挂她的号吗?”一个穿着轻薄短袖唐装的中年男子找到了护士台,他推着轮椅,轮椅上推着是一个眼神呆滞,皮肤苍白,穿着整洁的白色衬衫的男孩,年龄看起来十七八岁的模样。

    中年男子名为苏迨,秦州人,他曾是有名的音乐家,在儿子苏闻患病后,便退休专职在家照顾,只偶尔在州博上做一些手工音乐盒作为经济来源。

    这次来越州,便是他求医路上的最后希望,他真的没办法了,他已经从秦合撵转九州多家知名肿瘤医院,都是让他放弃。

    这次来越州,一方面是通过吕梁了解越医这边有一个特别厉害的外科医生,另一方面也是知道,越医的肿瘤治疗在九州也是小有名气的存在。

    只是越医的肿瘤科他今天早上8点来,都已经没了号。

    他又从肿瘤科了解到,这位特别厉害的外科医生是急诊科,便带着儿子来到这里。

    护士台的人,听说找林熙冬医生,表情都特别夸张,其中一个小护士甚至忍不住嘀咕:“这一天终于来了。”

    “瞎起哄什么呢。”马姐无奈推搡了一下小护士,这才对着苏迨回,“您好,林医生是我们急诊科主治医生,暂时不门诊挂号。”

    越医的急诊门诊只是住院医和一些其他科室的值班医生,主要做一些分诊和基础治疗,而急诊二线以上医生并不专门开门诊。

    但是马姐她们确实也替林医生高兴,有人来求医,对于医生而言,是极大的信任,也是一种成就。

    “那我...”正当苏迨准备询问怎么找这位医生的时候,轮椅上的男孩双手开始猛烈的拍打着自己的头,神情及其痛苦喊了出来,鼻翼处的血和透明清凉的液体已经顺着剧烈的摇动滑下。

    “闻闻,不痛不痛!”苏迨努力抱住男孩的双手,眼里满是痛苦,“医生!”

    幸好!这里是急诊。

    马姐见状,赶紧招呼人抬上急救床:“去抢救室,是脑脊髓液鼻漏。”

    在急诊,经验丰富的护士有时候比医生都来的专业,说着,她还能指挥苏迨:“先生先冷静,病历本带了么?你孩子情况等下的病史病例要同抢救室值班医生说,林医生现在在手术,等手术结束后我们会通知她来,你现在需要冷静,知道吗?”

    “知道,知道。”苏迨抖动的手互相握住,这里是医院,他孩子一定会没事的,一定会的。

    这才亦趋亦步跟着急救床,直到被拦在抢救室外。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