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5章:论东南亚(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薯、棕榈油、橡胶、甘蔗等,这些都在ADM的业务范围内。”

    “你还想都吃下啊!”肖恩把墨镜拉下来一点,斜眼看着贝洛克·汤尼。

    “都吃下来更好。”贝洛克·汤尼理所当然地说了句,不过,随即耸耸肩,“可问题是,我们的收购遭遇到了抵制,准确的说是拖延,有点非暴力不合作的感觉。”

    “别想了!”肖恩直接给贝洛克·汤尼的想法判了死刑,“你在东南亚很难收购到土地的,即便是收购到了,也只是一点点,没有任何作用。”

    “为什么?”贝洛克·汤尼一脸不解。

    “美国、澳大利亚、南美,东南亚,曾经都是欧洲的殖民地,被发现的时间来排列的话,东南亚是最早的,很早很早,地中海地区的商人就到了东南亚,然后才是美国、南美、澳大利亚。”肖恩想了想说道:“但现在我们回头看就能发现一个问题。”

    “什么?”贝洛克·汤尼一脸好奇,不明白肖恩怎么一杆子扯到几百年前了。

    “后被发现的美洲,土著基本被杀光了,南美的土著也没剩下多少,都成了混血,澳大利亚也是同样的,可最早发现的东南亚地区,土著却一直保持完整。”

    贝洛克·汤尼点点头,确实是这样,同样是殖民,欧洲人彻底占据了南北美,在非洲拥有绝对的影响力,但是在东南亚却不行,完全不行。

    “因为,这里的土著并不封闭,当欧洲人开始殖民东南亚的时候发现,这里的文明程度丝毫不落后于欧洲,比骑兵,他们见过蒙古人,比舰队,他们看过大明的,比火器,16世纪的时候大家在一个水平线上。”

    “之所以产生这种状况,那是因为他们深受东边那个古老帝国的影响,影响了一千多年。”

    “所以,你想表达什么?”贝洛克·汤尼还是一脸懵逼。

    “文化!”肖恩抬手打了个响指,“对拥有土地的执着,这种文化影响到每一个东南亚人,所以,你很难像是在南美一样,从他们手中拿到土地的所有权!”

    “更何况,有一些国家里,土地还是在华人手中,那你就更不可能买到了。”

    “那怎么办?”贝洛克·汤尼眉头紧锁。

    在南北美,几大粮商都是从土地开始控制整个产业链的,但现在源头上就被卡死。

    “分化,拉拢。”肖恩给出答案。

    “能详细一点吗,亲爱的肖恩先生?”贝洛克·汤尼完全无法理解。

    “详细一点,那就要从历史说起了,挺长的一个故事。”

    “没关系。”贝洛克·汤尼举了举手中的果汁,“我们有很多时间。”

    “好吧,说起分化拉拢,我们要首先明白,在东南亚,我们可以简单区分两个团体,土著、华人,我们需要分化拉拢的也就是他们!”肖恩眯着眼,语气中有些玩味地说道:“如果你拿出历年的富豪榜,那你就会发现,东南亚各国,除了安南,其他国家的富豪榜上大多都是华人,80%都是华人。”

    (安南是因为越战后,1977年政府没收华人资产,强行驱赶出国,并强迫每个离开的华人交纳12两黄金,三分之一华人因此死亡。)

    贝洛克·汤尼歪头想了想,“嗯,确实,可为什么,这里是东南亚,富豪为什么不是本国人,而是外国人,这里又不是非洲,我完全无法理解。”

    “如果我们把东南亚类比成二战之前欧洲,那么,我们就会惊讶地发现,东南亚华人在一定程度上就是犹太人的翻版!”肖恩嘴角挂起一抹诡异的笑容。

    “东南亚各国,每过一些年就会掀起一次反华运动,最早是1740年的红溪惨案,就像是欧洲当年每过几年就开始集体反油一样,。”

    “油太人是一个没有自己国家的人,华人在东南亚虽然有一个兴城,但独立才24年,在400年的殖民史上微不足道,而且军事上,人口上,地理上,国土上,都不能给华人提供什么帮助,而且政治上受到英国影响严重,同样提供不了什么帮助,最多是个资金避风港。”

    “欧洲那些年,最有钱的人是油太人,而不是欧洲各国的贵族,就像是现在的东南亚,最有钱都是华人。”

    “可是,欧洲那些年,反来反去,有钱的还是那些油太人,就像现在的东南亚的华人。”

    “所以,像不像。”肖恩笑着看向贝洛克·汤尼,“都是外来民族,都没有自己国家,都是经商为主,都是最有钱的人,都有自己的语言,自己的文化,自己的传承,都不会被当地人同化,都周期性被反。”

    贝洛克·汤尼一脸见鬼的表情,“确实很像啊!”

    “是啊,如果深入挖掘一下后我们还会发现,每次反华或者反油,被杀的都是那些中低层,而顶层的富豪华人和油太人,依旧活的好好的。”

    “之所以呈现出这种状况,那是因为东南亚华人和油太人所扮演的角色,几乎相同。”

    肖恩笑着继续说道:“他们最初发家致富,都是因为做了当地权贵的白手套。”

    “油太人因为没有国家,也没有国家概念,是纯粹的商人,一切向着利益看齐,他们因为不同语言文化种族,又无法扎根当地,所以便与当地权贵进行勾连,权贵利用油太人从民众中疯狂榨取最大的利润,油太人利用权贵给予的保护和特权疯狂的数倍的敛财。”???..coM

    “但社会矛盾积累到一定程度之后,国家便将矛盾点转移到油太人身上进行一次收割,缓解矛盾的同时重新分配这些油太人的财富。”

    “而那些真正的顶级油太人,却早就已经利用关系提前得到信息跑路了,或者干脆被本地权贵保护起来,等到社会矛盾成为过去,继续跳出来进行重复作业。”

    “所以,油太人还是油太人,还是最有钱的那一批,当然,后来美国出现了,给了油太人一块全新的土壤,彻底尾大不掉了。”

    “当然,有了国家之后的油太人也就没那么可怕了。”

    “在东南亚情况也是类似的,唯一的区别在于华人服务的权贵一直不是东南亚本地人,起码二战之前不是。”

    “早期华人背靠东方帝国,虽不说是人上人也差不多,等东方没落了,欧洲殖民者到来后,为了更好,更经济的管理土著,从殖民地榨取最大的利润,他们发现了当地华人跟欧洲的油太人十分相似,于是采取了老办法,给予东南亚地区华人最大的特权,成为殖民政府管理当地人的高层。”

    “管理矿山,管理种植园,管理港口,管理工厂,拥有各种专项经营权,包括承包一个村庄,一个部落,或者城市的税收。”

    “华人利用这种特权取得了大量的财富,而殖民者也将当地人的仇恨引导到了华人身上,当矛盾积累到一定程度,掀起一起反华事件,然后一切又回到原点。”

    “反来反去,真正可怜的,悲惨的是那些普通的华人和油太人,而那些顶层的富豪嘛……更加可怜!”肖恩说的斩钉截铁,作为资本家,一定要终于自己的阶级!

    “这就是历史。”肖恩拿起果汁狠狠吸了一口之后继续说道:“当然,东南亚华人与油太人又有本质区别,这也是二战后东南亚殖民地独立后,殖民者撤走后华人依旧能保持最多财富的原因。”

    “第一,与油太人喜欢流浪不同,华人不喜欢流浪,更喜欢扎根在一个地方,华人喜欢土地,喜欢搞实体经济,那是刻印在骨子里的,刻印在基因中。”

    “同样是利用权贵给予的特权,油太人为了跑路方便,更喜欢搞金融,搞股权,而不是带不走的实体产业,而华人却利用欧洲殖民者给予的特权拿到了太多矿山、种植园、港口等等土地的所有权,这让华人在摆脱殖民者之后,依旧有了从法理上保留了财富的可能。”

    “第二,油太人是真的没有国家,而华人不是,他们背后就是东南亚地区各国臣服了两千年的宗主国,这让东南亚地区各国独立之后,不敢真的拿起屠刀,强行抢走华人在法理上拥有的那些矿山、土地、港口、工厂等等固定资产,甚至一些当年定下的特许经营权都还留在手中。”

    “这就是拥有靠山的好处,也是二战前后东南亚华人华商大力支持东边的原因之一,有同胞同属的情感,也有很大的利益驱动,单纯的情怀很难如此大规模,如此长时间的不计代价的支援。”

    (PS:一些资料就不方便列举了,初年,东南亚国家与伟人有过很多沟通,希望拿回那些特权和民生相关的经济命脉产业,国内无论是从制度本身,还是对未来的判断上,给华商的意见也是不应该长期握着这些产业,容易被人利用,激发矛盾……但,又有多少人能放弃手中的权利和利益呢,而且也正是因为这些才能保有影响力和财富。)

    以郭家为例,1909年,郭钦仁来到马来柔佛新山创办东升公司,专营大米、大豆和糖。

    1923年,郭鹤年出生,1942年日本占领马来亚,战争结束后,马来消费品奇缺,当局严控食品供应,当时担任粮食统制官的达图·翁跟郭钦鉴有莫逆之交,郭家至此拿到了采购和销售的专营权,垄断控制了整个柔佛州的食品、糖生意,包括当地政府、医院、军队的粮食供应权,从此奠定了走上巅峰的基础。

    “所以,你的意思是,我们现在与东南亚这些国家的土著合作,利用当地反华情绪,把华人手里的土地、矿山什么的全抢过来?”贝洛克·汤尼听了这段历史,立刻以为自己明白了肖恩的想法。

    肖恩斜眼看着贝洛克·汤尼,抓起旁边的一串葡萄就丢了过去,没好气地骂道:“抢、抢、抢,你就知道抢,最讨厌你们这些抢劫的,一点技术含量都没有!”

    “我,肖恩,正经商人!”

    贝洛克·汤尼:???

    你确定说的是我?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