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1章 召集宗室(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恭的能力还是没问题的,而且胆子也温顺,历史上之所以行“谋逆”之事是因为刘子业那糟心玩意实在太过分……

    六弟刘义宣,这位能力也是强的出奇,不强也不可能造两次反……

    出于他的“黑历史”,刘义真打算将其放在中原,自己还是盯着点好。

    至于年纪最小的七弟刘义季。

    是几个弟弟中唯一没有造反过的好孩子,  刘义真当然放心将他派往蜀地,不害怕他玩东汉末年刘焉的那套。

    剩下的临江王刘义庆,当然是帮天子镇守江州。

    既然是镇守,那肯定是要给兵给人的。

    建康是刘义真自己要牢牢把守的,不可能分权出去。这普天之下除了他这个天子,没人有资格在建康这片土地上指手画脚。

    蜀地则是因为有萧氏外戚在,也就是萧承之。虽然这位的儿子是刘宋王朝的终结者,但至少现在他的忠诚还是没问题的。

    彭城同理,有赵伦之这个外戚,放心的很。

    荆州则有檀道济。

    如今只剩下中原和江州。

    尤其是江州。

    这里处于荆州和扬州的中间,乃是军事重地,必须要有一个军事能力足够强的将领带重兵把守。

    用谁呢?

    一系列将领的名字在刘义真脑海中闪过,让刘义真体验了一把幸福的烦恼。

    名将太多了!真的不好选……

    最后刘义真在纠结很久后才选中一人——

    到彦之。

    这位跟着王镇恶打完林邑后就一直待在建康,也是时候让他出去活动活动。

    他出身寒门,起点为刘宋名将中最低,被刘裕发掘后才能崛起,忠心同样没问题。

    即便他的进攻水准有待商榷,但仅仅是镇守一地,还是没问题的。

    中原将领那就容易多了,裴方明就是个不错的选择。

    敲定人选后就是召集百官后颁布诏书。

    百官对于天子将宗室外派就藩也是高举双手同意。

    宗室在中央始终会对皇权产生威胁,外放才是能将宗室利用最大化。

    【临江王刘义庆,迁镇南将军。】

    【长沙王刘道怜,迁骠骑将军。迁世子刘义欣为镇西将军】

    【彭城王刘义康,迁徐州刺史、镇东将军。使持节、都督青州、徐州诸军事】

    【刘义恭为庐江王,迁扬州刺史、安南将军。使持节、都督亳州、苏州、杭州诸军事】

    【刘义宣为颍川王,迁许州刺史、安东将军。使持节、都督许州、郑州、豫州诸军事】

    【刘义季为成都王,迁益州刺史、安西将军。使持节、都督益州、宁州诸军事】

    这六条还好,只是给藩王封号,但后面三条诏令却让百官嗅到一丝不同寻常的气息。

    【到彦之为昭武将军,迁安南将军司马】

    【裴方明为牙门将军,迁安东将军司马】

    【萧承之为建威将军,迁安西将军司马】

    突然提拔三名大将,怎么看都不对劲。

    像王弘等一些得知风声的臣子则清楚,这便是天子的未雨绸缪。

    迁都大计,已经是缓缓拉开它的序幕。

    。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