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6章 东海徐氏(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这里就交由她负责。

    有了孙太后的保证,刘义真还是有些不安。

    郭氏虽然年纪稍长,但之前并未生育过,对她也是头一遭。

    这个时代妇人生育的风险高的离谱,刘义真当然不愿看到悲剧发生。

    为此,刘义真还专门请谢晦来皇宫一趟。

    谢晦自然不懂医术,但谢氏经营士林几十年,相当于隐藏的“武林盟主”,人脉宽广到遍布天下。

    当时谢灵运在拜访刘义真时随手就能丢出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和顾恺之的《女史箴图》,让谢氏去找个医者自然是小事一桩。

    仅仅三天,谢晦将将一个人举荐到刘义真面前——

    东海徐氏族人徐熙,曾任濮阳太守。

    此人据说得到过《扁鹊镜经》一卷,在经验苦读之下医术早已是登峰造极,  在民间有着极高的声望。

    本来刘义真还有些怀疑,  直到谢晦将徐熙的生平都展示给刘义真时,刘义真才想起来。

    东海徐氏!

    这个称呼不对!

    这一脉在后世还有一个响当当的名头——

    徐王!

    这一脉对于华夏医术的贡献不容小觑,特别是后来的族人徐之才,划时代的将中药药材分为宣、通、补、泻、涩、滑、燥、湿、轻、重“十剂”,在中医自成体系的道路上夯实了关键的一步。

    而且这一脉还开创了逐月养胎法,为后世医者所推崇。

    刘义真想到这不由一乐。

    没想到还真是瞌睡困了来枕头。

    这一脉居然刚好精通养胎之术!

    这就对了!

    要是谢晦推上来一个华佗……虽然也是神医,但刘义真将他找来是要做剖腹产吗?

    “好!就此人了!”

    “立即宣徐熙入宫,朕有要事交予他!”

    一边派人去请徐熙,刘义真一边却是在思考怎么将徐氏一脉的作用发挥到最大。

    医术在任何时代的重要性都毋庸置疑。

    但中医有一个很大的毛病,这一点直到后世还在被人诟病,那就是它的理论体系并没有和科学相互统一。

    即便在千年之后,科学水平已经发展的能直接作用到基因治疗,中医在传授课程的时候还是“天人合一”、“辨证论治”那一套……

    不是中医不行,和现在隔壁那套“放血疗法”相比,中医已经高了不知多少等级。

    但如果中医就是这么一番带着三分神棍色彩的样子走下去,它迟早是会被更先进的理论体系打的满地找牙。

    将科学代入中医当中,才是正道。

    抛弃科学的中医,那叫歪门邪道!

    刘义真此刻已经在琢磨这怎么利用这徐熙将中医给彻底魔改了。

    对方既然是正经医者,只要将事实摆在他的面前,那就一定能征服他。

    况且此次北伐当中有大量的将士都是靠着抗菌消炎的白药还有煮沸的无菌布料得以存活。

    大量的例子摆在面前,刘义真自信还是可以说服徐熙的。

    若是说服不了……

    天下医者何其多?刘义真能造出来一个“陶圣”自然也能造出来一个“医圣”。

    现在的刘义真,已经有了这个自信。

    。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