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章 晴天霹雳(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陶渊明正兴奋的和刘义真探讨他发现的一些作物之间的规律。

    “我按秦王殿下所说,将作物的各种性状分为阴、阳两种。”

    “将阴阳两态性状杂交,果然如秦王殿下所言,所成后代都有固定的性状。”

    “阳阳、阳阴、阴阴。”

    “有阳性便都显阳态,双阴性便呈阴态……”

    躲在东林书院中种菊的陶渊明并未觉得自己无聊。

    这作物的阴阳之道宛若一个充满未知的新奇领域,让人无比向往。

    以前陶渊明对刘义真说这的什么种植作物就能种出来了圣人还有些怀疑,现在却是再没有动摇过。

    圣人?

    格局小了!

    陶渊明甚至觉得此道能比肩仙神!

    他孔夫子能让粮食增产吗?他孟夫子能让枯木逢春吗?

    这等夺天地造化的神迹,越研究便越让人着迷!

    现在的陶渊明就是在和刘义真研究之前王镇恶从林邑运来的占城稻。

    他发现占城稻确实谷穗饱满,一支麦穗结出的粮食比本土水稻要多七成!更被说还有耐旱的特性,让它格外容易成活。

    通过陶渊明的研究,他已经判断是占城稻的一些阴阳性状显现的比之本土水稻要更复杂,所以他正在研究怎么将占城稻和本土水稻性状的融合……

    嗯,就是杂交水稻。

    当刘义真得知这个消息的时候整个人都兴奋不已,所以才放下国事来陪着陶渊明到田间听听他的高见。

    事实证明,华夏先贤名士是真的不比西方那群自诩文明社会的家伙弱。

    只是走的道稍微偏了点。

    刘义真稍微一点拨,陶渊明花了不到三年的时间便得出了阴阳性状杂交的规律,属实让刘义真有些震感。

    就是种花家的基因实在太过根深蒂固,陶渊明稍微研究出点门道就开始想着怎么种地了……

    “陶公此举,自是功在千秋!”

    无论如何,粮食问题就是华夏民族自古以来最大的问题。

    没有之一!

    多几个陶渊明研究研究也是极好的。

    况且根据各地的官员勘察,今年极有可能出现旱灾。

    若是能研究出更适合华夏本土的稻种,以后对这类灾害的损失自然也能降到最低。

    就在刘义真和陶渊明还在闲聊的时候,一支轻骑从建康方向赶来。

    为首士卒气喘吁吁的下马对刘义真行礼:“秦王殿下,孙俢华请您现在过去一趟,说是有急事。”

    急事?

    刘义真有些意外。

    孙俢华知道刘义真现在位高权重,从不肯轻易打扰他。今日居然是反常的派遣骑士来寻找自己?

    和陶渊明告别并赏下一笔钱财后,刘义真这才回到建康宫室。

    却没想到在孙俢华宫殿中见到的不是孙俢华,而是刘义真一直以为还在北方的刘义康。

    刘义康此时见到刘义真,终于是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与内心的恐惧,上前一把抱住刘义真的腰腹就痛哭起来。

    “二哥!”

    “父皇……驾崩了!”

    顿时,刘义真仿佛听见一道晴天霹雳在耳边炸开!

    。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