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世家作坊(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     刘义真听到这个问题没有意外。

    “谢侍中,希望你明白,若私自设小作坊。那损害的是你们自己的利益,别犯傻。”

    听到刘义真这么说,谢晦才拱手作揖离去。

    此事在世家当中引起了很大的风波,即便有谢氏牵头,还是有不少世家不愿意尝试。

    放弃资源,对他们来说代价太大了。

    谢氏却没有惯着这些人的毛病,很快就开始向建康官府申报。

    作坊按照人数多少被划分为不同的等级。

    五千人以上为“大作坊”。

    一千人到五千人为“中作坊”。

    一千人以下为“小作坊”。

    官府也会按照这划分的等级提供不同数量的原料。

    到时候作坊产品出仓的时候官府会按照原料支出来检查并收税,这要也可以杜绝世家自己攥着生产资料不交给官府。

    售卖的时候官府同样要检查,不给世家任何钻空子的机会。

    这套机制需要大量的数学计算,刘义真也不客气,让高允在户部兼职,一个人当十个人使。让高允快乐并痛苦着。

    陈郡谢氏财大气粗,人多势重。

    在之前的几次争斗中陈郡谢氏并没有赶上先机,这一次他们是要做第一个吃螃蟹的大户。

    他们在短短三天内就开起三个大型作坊还有十数个中型作坊以及无数小型作坊,几乎涵盖了市面上所有的商品。

    凭借流水线带来的产量优势谢氏几乎是在一夜之间就干翻了建康其他竞争者,一枝独秀。

    琅琊王氏也不甘其后,开始在周遭大肆开办作坊,赚的盆满钵满。

    这下终于是让一些世家坐不住,陆续开始下场。

    这其中官府收税收的更是手软,一份份财政报告陆续上报给建康,最后的数额让刘裕瞬间眼红。

    “车士……这是……真的?”

    “下面的官吏没有虚报?”

    “父皇放心,就这儿臣都觉得少了。”

    刘义真也在翻看关于作坊的税收,这短短几天收上来的钱几乎顶的上去年一半的税收。

    “但这种收入毕竟不稳定。”

    “以后这钱估计会日渐减少,到最后估计收不上来几个子。”

    刘裕听到这话有些不解:“为何?”

    “父皇,南方多山地。运输成本会很高,这会使得成本升高。”

    “所以这种工坊也就在建康附近开的起来。”

    朝廷也就能吃到这一波红利,之后要么交通工具有质的飞跃,要么用机器解放生产力。

    “但这些商品以后可以多用于贸易。”

    用成品换对方的原材料,开始进行原始的积累,是富强的第一步。

    抢劫,也要斯文一些。

    刘裕听后并没有觉得可惜,他能从一个寒门子弟爬到帝王,很清楚任何收益都是细水长流来的稳妥。

    “车士此计倒是真的让为父开了眼。”

    “即解决了朝廷财政。”

    “又将世家的佃户底细都给暴露出来。”

    “此举,功在千秋!”

    看着刘裕兴奋的模样,刘义真嘴边的话还是没说出来。

    功在千秋的背面,通常都是现世的灾难。

    只希望自己能利用皇权处理好这一切。

    。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