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称帝前夕(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始投入到繁重的工作中去,无暇顾忌家中的娇妻。

    几日后,朝廷的正式文书下来,任命王弘为尚书左仆射。

    朝堂中终于是又迎来了琅琊王氏的人。

    刘义真在这段时间一直死死盯住王弘,凡是拜见过王弘的人都被刘义真记在小本本上,以便将来能对南方世家进行分化。

    不光刘义真,其他人对王弘这个琅琊王氏当代话事人也盯得紧。

    这里面有心怀鬼胎的,有希望攀附的,还有找茬的。

    但王弘在被任命后完全就是个泥塑的尚书,简直比刘义真还佛系。

    在朝堂上基本一言不发。

    在处理政务时也全部推给徐羡之,丝毫没有分权的意思。

    这幅懂事的模样让刘裕、刘义真、徐羡之乃至谢晦都松了口气。

    既然如此,也就剩下最后的准备工作。

    远在宋国的刘裕派心腹将密信交给刘义真,刘义真在看完后马上焚烧掉去找徐羡之、谢晦等人。

    在朝堂中枢彻夜密聊一夜之后,刘义真才来到王弘跟前。

    “这么快的吗?”

    王弘还以为刘裕会等个一段时间,但没想到自己这尚书仆射的位置还没坐热乎就被要求干活。

    曹魏到这一步花了两代人。

    西晋到这一步花了三代人。

    刘裕这是要在三年内做完?

    “不一样。”

    刘义真不想和王弘争论。

    曹操曾经扯着汉室虎皮“挟天子以令诸侯”。

    司马家是联合世家力量,名为禅让,实为篡位。

    刘裕却是靠着自己的力量将几乎已经灭亡的晋室从鬼门关救了回来,这里面的差距简直不要太大。

    “好,我知道了。”

    既然刘裕和刘裕的幕僚都认为时机已经成熟,那自己这个工具人老老实实干活就是。

    第二天一早,王弘就以尚书左仆射的身份入宫拜见了晋恭帝。

    这次谈话进行的十分短暂且愉快,晋恭帝当即颁布诏书名刘裕进京。

    这个时候当然要扭捏一点,明明几天就能到的路程刘裕硬是从七月拖到九月,这才优哉游哉的回到建康。

    刘裕在进京后,王弘再次入宫面圣。

    只不过这一次他还带着一封写好的诏书——

    “夫天造草昧,树之司牧,所以陶钧三极,统天施化。故大道之行,选贤与能,隆替无常期,禅代非一族,贯之百王,由来尚矣。晋道陵迟,仍世多故,爰暨元兴,祸难既积,至三光贸位,冠履易所,安皇播越,宗祀堕泯,则我宣元之祚,永坠于地,顾瞻区域,翦焉已倾……”

    “……念四代之高义,稽天人之至望,予其逊位别宫,归禅于宋,一依唐虞、汉魏故事!”

    这赫然是一道禅让的诏书。

    晋恭帝司马德文看到这封诏书后当即对王弘和身边的人说道:“桓玄之时,天命已改,重为刘公所延,将二十载。今日之事,本所甘心。”

    连挣扎都没有,司马德文老老实实的顺着诏书誊抄了一遍,并命玉玺官取出一尊大印。

    此印名为……传国玉玺!

    。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