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前往江州(加更9)(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尽。

    “走了,元亮!若我能过这劫,我晚年必然来和你一起归隐山林,你那床榻记得给我留一处容身之地!”

    说罢,王弘头也不回的走出这院子,重新焕发精神,积极面对接下来要发生的一切。

    而老者也是放下了虚掩的手掌,看着王弘离去的背影以及远处的南山。

    良久后,都化作一声叹息。

    王弘回到南昌后给刘义真准备了堪称豪华的接风宴,早早就让人在码头候着,等刘义真一上来就是锣鼓喧天,彩旗招展。

    迎接刘义真的是江州別架,王弘毕竟是一州刺史,又是琅琊王氏的掌门人,便是刘裕前来也有资格在县衙中设宴等候。

    刘义真等人被一路接引来到招待之地,王弘也早就恭候多时。

    “早就听闻长安公是少年英杰,今日一见果然是不同凡响。”

    刘义真也是第一次见到王弘。

    和同为豪门掌门人的谢晦有所不同。

    谢晦如同天上夺目的太阳,无时无刻不在散发着自己的贵气,有些“公子世无双”的感觉。

    但王弘……

    却和从末微走上来的徐羡之一样,沉稳如水。

    又如谢晦一样,表面一副笑呵呵的模样,但谁都看不透底细。

    如果硬要说的话大概和王买德有几分相似。

    就是那种隐忍!

    王买德在胡夏就是一直忍,最后不断爬到胡夏宰相的位置。

    但这种几乎只有从“吊丝”身上能看到的逆袭气质和王弘堂堂琅琊王氏掌门人的气质实在有些不配。

    甚至连史书上都记载王弘有些“轻佻”,但凭着今天这次会面他就知道史书上又是在扯淡。

    一个轻佻的人能让琅琊王氏起死回生?

    甚至在宋文帝刘义隆诛杀谢晦、谢灵运后,王氏一门三相达到极盛,足以能说明王弘城府之深。

    与此同时王弘也在观察刘义真。

    自从自己的傻弟弟王虞被刘义真坑了以后,王弘就开始着手调查刘义真的资料。

    这一查让王弘大吃一惊。

    不是因为刘义真在建康做的事情,而是关中。

    因为王华的亲弟弟王昙首就是刘义隆的属官,刘义隆的心腹也是琅琊王氏的族人王华。

    从他们口中王弘能得到第一手且准确的资料。

    相比于被人追捧的“千里战河套”,王弘更在意的是刘义真在关中施行的新政以及对佛教的调整。

    特别是“人人成佛”的偈语,让王弘嗅到了危险的气息。

    那种危险叫做改革。

    在王弘这种人眼中,刘裕要做的改革换代不叫改革,充其量是极大的风暴。

    改革,比如魏文帝曹丕发布“九品中正制”,比如汉武帝的“盐铁官营”,再比如秦始皇的“车同轨,书同文”。

    这样能改变世界的事情才叫改革!

    所以王弘知道,刘义真是个绝对意义上的危险分子。

    甚至王弘都有些后悔之前在信中告知王虞要他结交刘义真。

    因为自古以来想要改革的大魄力者,无一有好下场。

    想要利千秋,就要有事当代的觉悟。

    刘义真……能是意外吗?

    。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