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九章 送君十里,终有一别(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然也是派士卒来维持秩序。

    顺带一提,因为毛德祖和傅弘之要留下来训练府兵,所以此次护送刘义真的是裴方明和范道基,外加一千悍卒。

    又是熟悉的灞桥。

    几个月前刘义真在这里送别王镇恶他们,今天却是刘义真成了要离开的人。

    “就到这吧。”

    来送刘义真的为首之人是王修和朱龄石,后面跟着杜骥等。

    “诸位,关中虽然看似安稳。毕竟是四战之地,又胡汉混杂,各位务必要齐心协力共同治理好关中!”

    别看刘义真之前洒脱,临走时又是好一顿嘱咐。

    “长安公放心,吾等记住了!”

    送别的官员都是王修提拔上来的“自己人”,知道刘义真对关中的重要性,所以此刻内心都有离别的伤感还有对自己前途的忐忑。

    刘义真还想说什么,但当他看到王修还是一副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的样子后终究还是咽下去。

    解下自己的佩剑后刘义真在关中所有官员的注视下交给王修。

    “劳烦刺史了。”

    王修知道刘义真这番举动是何意。

    剑在王修手中一天,王修就是刘义真在关中的代言人。

    这对于王修现在主政关中是好事,但是在建康那帮官老爷眼中可就是另一种看法。

    但王修会在乎?

    他恭敬的接过宝剑,用宝剑指着灞桥远处的渭水发誓:

    “修绝不负长安公。”

    这是承诺。

    虽然被司马懿玩坏过,但依旧是这个时代最可靠的誓言。

    山川社稷见证过的话,又怎么敢去辜负?

    刘义真如释重负的长嘘一口气。

    “走了。”

    再无多言,刘义真踏上马车就打算离去。

    “长安公!”

    “那是长安公的车架!”

    “长安公能看见我们吗?”

    “喂!喂!”

    “……”

    临上车的刘义真被远处的嘈杂声给吸引过去。

    人。

    密密麻麻的人。

    这些都是关中的百姓。

    因为有朱龄石的军队警戒,百姓都不敢离刘义真太近,只是远远挥手招呼着。

    “长安公!俺家今年地里丰收了!”

    “长安公!俺家娃娃选上府兵还吃上肉啦!”

    “长安公!一定要回来啊!我们家老汉说要跟着你打仗呢!”

    一群僧人也挤在人群中。

    看着刘义真的车架,为首的僧导双手合十盘坐在地上,低眉垂眼,嘴里默默念着经文,为刘义真祈祷。

    刘义真折回身子,对前来送他的关中百姓与僧侣作揖。

    似乎是有人看见刘义真作揖,百姓的欢呼声更为大声。

    刘义真也没有再登上马车,而是骑着棉花在队伍中注视着远去的百姓。

    刘义真走一段,百姓就跟一段。

    路上的百姓没有随着距离减少,反而还多了不少。

    直到快要出长安地界,刘义真才回头相望。

    “诸位请回吧!”

    再走就要出长安县,从法律层面上讲是需要路引的。

    这时有个离的近的男娃询问:“长安公你还回来吗?俺娘说长安公在的话就没人欺负我们,还能吃饱肚子。”

    刘义真看着男娃天真的模样嘴角漏出笑容:“回来!一定回来!”

    “好耶!”

    刘义真这才跳下棉花回到马车内。

    马车里只有李静一人,见刘义真上来正要让座却发现刘义真眼睛红肿。

    “主上怎么了?”

    刘义真这一刻终于憋不住,两行泪水从眼眶中流下来,此时他的声音有些发颤:“我……”

    “高兴!”

    。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