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四章 府兵(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爵制无二?”

    “自然不是!”

    军功爵制已经不是双刃剑了,而是魔鬼。

    在秦代搞军功爵制都被反噬的那么惨,何况是现在?

    别的不说,地从哪来?

    现在的地可都在百姓和世家手上,哪来的六国给刘义真造?

    河北的世家也是世家。

    刘义真脑子瓦特了要复活军功爵制和百姓与世家对着干。

    “王刺史,军功爵制那是用土地和爵位赏赐战功,府兵制只是一开始赐予土地,之后虽然也会赏赐战功,但绝对不会是土地。”

    这个口子不能开。

    天下的地本来就没多少,打两场仗土地就分光了,你猜那帮士卒会甘心?

    “府兵制只是让士卒绑定在关中这片土地上,不是给他们一个向上晋升的渠道!”

    刘义真未来的计划是下层可以爬上来,刘义真也会主动打开这个口子。

    文的和武的都行。

    可来武的绝对不能让他们卷起来。

    文的卷起来顶多有那么几个自认怀才不遇的文人到处写写诗,骂骂人。

    武的一旦卷起来,那不是兵变就是造反,谁受得了?

    在刘义真唾沫横飞下总算是给王修讲明白。

    但王修看得也很远。

    “长安公,修明白府兵是何意了。其确实利国利民。”

    “但是……”

    “长安公有没有想过如此一来统率府兵之将,怕是权柄过重啊!”

    王修不愧是老江湖。

    看看府兵将领称呼的前后发展就知道了。

    在萌芽阶段人家叫军镇长官,后来叫柱国。

    末期则叫藩镇节度使。

    打仗无非兵与粮。

    现在府兵制下,将领有了兵,有了粮。

    可不就权柄过重吗?

    刘义真耸耸肩。

    这世上哪有什么十全十美的制度?

    任何制度都是要随实际情况而变化的。

    府兵制的后果刘义真自然知道,但它也确实是最符合这个时代的制度。

    想要得到什么,就要付出相应的代价。

    万事规律总在一个“平衡”二字上。

    刘义真自信只要自己还活着,就不会发展到最后的那一步。

    于是他故作轻松的对王修说:“那就靠王刺史了!还要多多费心监督。”

    王修:“……”

    刘义真给他加的担子他自己都有些数不清了。

    有一个不管事的主君,辛苦。

    有个管事的主君,怎么感觉更辛苦了?

    “我会让杜骥辅佐刺史的。”

    刘义真也没办法。

    现在手下还是人才太少。

    高允倒是不错,但人家刚来就委以重任的话那是对关中世家官僚的打脸。

    这又不是玩游戏,谁的属性高谁就能上位。

    连王买德都需要刘义真给他修建新长安的功劳才能方便王买德服众,何况高允?

    “慢慢来吧。”

    王修同志加油,美好的明天就在前方!

    ————————

    不好意思,我记得我有存稿的…………

    。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