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五十三章 火星复苏(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p;   第一次轰击产生的气体基本达标,冰冠融化9%,气压变化掀起了一股席卷火星的大风暴,早已停止的地壳活动也凑了凑热闹,不过强度很低。

    由于大气中水分含量依然比较少,一开始降水会是酸雨,随着后续多次轰击,冰冠加速溶解以及地下水资源开发,雨水的ph值会逐渐升高,靠近正常水平。

    第一次降雨发生在10天后,通过观察窗,所有殖民者都看到了这场洒在荒芜大地的淅沥小雨。

    哪怕知道这是对动植物都有害的酸雨,这场降雨也依然震撼人心:

    火星和降雨,这曾经听起来八竿子打不着边的两件事物联系在了一起。

    这一天被火星殖民地确立为“雨节”,用以纪念火星的第一场降雨。

    在人类的各种科技工具作用下,这颗早已死去的行星有了些许生气。

    “先生,生态学真是一门奇妙的学科。”奥伊斯一边监测着大气数据一边感慨道。

    “为什么这么说?”

    “火星的地核由于某些原因冷却,然后板块运动停止,水流停止流动,在两级形成冰冠,直到今天--激活它的磁场就像用电击救活了死去的人一样。

    它的各项体征都在复苏。”

    奥伊斯的感慨也不是没有道理,生态系统确实非常精妙,某种意义上讲和人体差不多。

    核弹轰击就像需要长期服用的特效药,磁偶极子盾则像是心脏支架或者是其他的什么医疗器材。

    现在火星已经逐渐被他们救活了,只需要一点点时间,火星也许依然比不上人类的母星地球,但也能成为一个不错的殖民地。

    【任务:行星改造】

    【将第一个人类殖民地宜居度改造为80%以上】

    【火星宜居度:20%】

    这是殖民任务的后续,那20%似乎证明了并不需要将整个火星的宜居度改良到80%以上。

    要知道现在除了五月花殖民地已经开始播撒地衣、蓝藻和苔藓类植物,其他地方的火星依然死气沉沉,甚至因为酸雨的原因产生了不少毒性水潭。

    这些经过基因工程改造的地衣生命力相当顽强,足以在改良后的土壤和岩层上生长,它们分泌的酸性物质将溶解坚硬的火星岩石,死亡后的残骸将堆积在岩面之上,为草本植物的生存创造条件。

    同时这些植物普遍具有很强的吸水能力,可以有效防止水土流失。

    假以时日,这片土地的环境会得到改良,足以支持草本植物生长,再之后是矮小的木本植物,最后是高大的乔木...

    获得了亚尔夫海姆基因的新型植物会改变整个殖民地的生态环境,并不断朝外扩张。

    殖民地预计占地2800平方千米,等到飞船外的环境按计划达到安全水平,他们甚至能离开飞船在外面建造建筑,真正的殖民地城市将在这片荒芜之地拔地而起。

    “我们英勇的先驱者已经在火星表面完成了初步建设,这是所有人类的一大步--

    这不是某一个国家的单独行为,在哈利奥斯本的带领下,unsc殖民者囊括了来自50个不同国家的殖民者。

    当然,现在他们都注册为unsc先驱者了--你想成为先驱者吗?现在就点击下面的网址进行报名吧...”

    unsc五月花电视台向全世界发出募集令,太空时代拉开了序幕。

    。

章节目录